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一〇二 舒西努集体农场

集体农场的普遍化,是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的一种异常重要的成绩。因此它也是游历苏联的人们谁都想去看一看的制度。要看集体农场,重要的区域是在苏联的南方(以后记述南俄之游的时候当谈到),但在莫斯科附近的集体农场,规模虽比较地小些,也可略见一斑,所以我要在这里先把八月十日在莫斯科所参观的舒西努集体农场(Zuzino Collective Farm)的情形,撮述一二。

这天去看的只是一个小群,除一位“向导”和记者是男子外,其余四位都是女子——都是暑期大学中的同学。因人数不多,乘的不是二三十人堆在里面的公共汽车,只是一辆较大的汽车,汽车上的篷盖没有撑起,驶在乡间的泥土马路上,左右纵览,碧绿无际,时有村屋点缀其间,屋墙系用木柱砌成,内部刨平成壁,外面却仍是横叠着的木柱原形,除窗外,不加油漆,倒也别致。既而到了集体农场的界限,最先见的特点是一大片一大片的田地,大规模的种植,这是集体化的结果,和小农制,各人占着一小块的土地,彼疆此界者不同。在附近的田间有三四十个女子工作着。我们的汽车刚才停下,正要下车观览,忽起大风,急雨奔临,汽车夫赶将车篷撑起,向前开驶。后来雨渐息了,我们的车子驶到一个屋子的面前,据说是农场的办公处,该屋原来是一个地主所有的,革命后地主逃了,便用作这个集体农场的办公处。里面的房间颇低小,除我们一小群人外,是另有七八位外国旅客临时加入共在一个小房间里坐着,由这个农场的主席对我们报告大概的情形。这个主席是由农场的全体公举出来的,年约三四十岁,是一个很诚实的农夫,但却能很镇定安详地对着这许多人报告工作的情形。

该农场成立于一九三○年,共占三百二十赫特地(每赫特约等两个半英亩),其中一百二十赫特种水果,二百赫特种菜蔬。参加组织的为一百四十八家农户。居民五百六十人,在农场上工作的三百六十人。有马四十匹,牛六只。各农户私有的牛一百十二只,出品如牛奶等则归各人私有。有公共食堂,每日有二百五十人在此用膳。有一个托儿所,容纳三个月至三岁的孩子;一个幼稚园,容纳三岁至八岁的孩子。

每人每天的工资为八个罗布,再加上十五基罗格兰菜蔬。在夏季每日工作十小时,冬季则三小时或四小时。上面所说的八罗布工资,系指“每个工作日”(each labor day)为单位,工作时间以七八小时为标准。七月至八月的两个月,普通工人可得到一百八十个“工作日”的酬报(每“工作日”普通为八罗布)。在此同一时期内,熟练工人可得到二百八十个“工作日”的酬报。换句话说,工作的酬报依工作者的能力和成绩而定,工作的日数和“工作日”的单位数量不一定相等,所谓“工作日”不过是用以计算工资的单位而已。

关于组织方面,由全体大会每年公举七人组织执行委员会,由委员会公推一人任主席。这些委员一样地要作工,不过因为工作加重,主席每日得到两个“工作日”的酬报,其他委员每日得到一个半的“工作日”酬报。关于工作方面,工人分为若干突击队,每队由公推的一个队长领率着。所用的机械则由政府所设立的曳引机站供给。此外该场有自设的合作商店。

该场一九三三年的生产量,比前一年增高百分之三十。在未经集体组织以前,每农户每年收入只五百罗布,现达三千罗布左右。大规模的种植和合作的利益,显然可见。

其次我们谈到他们每年收入支配的大概。每年在收成已得到之后,政府酌抽若干赋税(约六千罗布)。出产中抽出百分之三十五售与政府,由政府付以所规定的价值(比市价略低);百分之三十五归各农户所有;百分之十五为喂马及其他维持费(办公费不得超过全部收入百分之二或三);百分之十五售与市场。售与政府及售于市场所得收入,用来支付工资及其他费用。

我们出了办公处之后,由主席等引导我们到附近的另一个屋子里,即公共食堂所在;里面的陈设和城市里的又不同,木桌是没有经过油漆的,虽则擦得很干净;椅子是没有经过油漆的板凳。全是农村的风味。有好几位笑容可掬的农夫村妇帮同招待,饷我们以水果,梨和番茄(tomato);饷我们以新鲜的蜜糖,夹在黑面包里吃,甘甜芬香,大概是新自蜜蜂窝里取出的。我们尽量地大吃了一顿,还承他们送了不少鲜花,我们每人拿一束,笑嘻嘻地和主人们道别。我们感到特别兴趣的,是这些水果、蜜糖、鲜花,都是这农场里的本地风光,都是最最新鲜的产品。这只有在乡间才享得到的罢。

出了公共食堂,我们还舍不得就走,在田间和丛林中钻来钻去跑了许久,遇着数十成群的村妇在田间工作着。在这散步的途中还看了一个托儿所,一个幼稚园,规模虽远不及城市的大,但乡间儿童另有他们的一种有趣的憨态。托儿所里有三个看护妇,各领导着一群二三十个两三岁的孩子玩着;有的围立着跳舞唱歌,有的围立着听看护妇讲笑话,或柔声独唱。幼稚园里有五六十个四五岁的小孩,赤着上身,穿着一律的短裤(这时还是热天),我们到时,正由一个女教师领导着全体提高着嗓子,大唱其歌曲。农村间的乡下孩子,在从前只有啼饥号寒的份儿,革命后便受着这样的孩子幸福!

我们的汽车停在该处附近,临走时,这几十个天真烂漫的孩子都跑出门外来,围紧着伸出小手挥着,笑着欢呼着,和我们送别。

(一九三五,三,十一,夜。伦敦。) DmKOrYf1/Qt5ktH91RcseGLTLFEI7eU7V51srFi0mtSkx2obysaHjgyL0Ols4wec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