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四章
壮观的古希腊神庙

我们这里所说的古希腊神庙建筑,对于古希腊而言同时也是它整个的建筑艺术,因为对于古代希腊人,他们最辉煌的建筑只有一项——神庙建筑。

虽然只有一项,但由于神庙建筑复杂,工序繁多,说起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我将从神庙的功能开始,先对神庙的一般功能与结构进行一下介绍,然后再具体地来看神庙的建筑,并且说一下这建筑的伟大艺术意义。

顾名思义,神庙应当是用来敬神的,古希腊的神庙也不例外。我们以前说过古希腊有许多神,那神中的老大是宙斯,他的老婆叫赫拉,还有智慧之神、也是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娜,爱与美之女神维纳斯等。虽然讲到为人行事,这些神似乎并不值得崇拜,但古希腊人对他们还是很尊崇,为他们修建了大量的神庙来祭拜他们。而且,与咱们中国人一个庙里可以敬上好几个神若干个佛,不同的是,古希腊人为自己的每个神都建立了不同的庙,绝不让他们挤在一起,免得他们谁都要最好的房间,大吵大闹起来,据说这种争吵在神常住的奥林匹斯山上几乎是天天都有的事儿。于是,古希腊的神庙就分外地多起来了。因为这么多神每一个都要庙,而且每座城市都有它的一套神庙系统,例如雅典城的宙斯神庙就是雅典人用来拜宙斯的,如果奥林匹斯人要拜宙斯,那你们还是老老实实地自己去建自己的宙斯神庙吧。

现在我要来消除大家一个可能的误解。咱们中国人拜神是在庙里面拜,要到庙里面神的膝下去磕头,但人家古希腊人可不一样,他们的拜神不是在庙里面拜,而是在庙外面拜,至于神庙内部,那一般人是进都不准进去的。

古希腊神庙的结构有一个发展的过程,这个发展过程是很漫长的,我将之总结了一下,大致可以分成四步。

第一步是最初的原始神庙,只是一间屋子,并且是一间小草屋,墙是泥的、顶是茅草的,有一扇小门,里面搁着一尊小小的神像,神像也只是把一根木头或者石片稍稍雕琢了几下,总之二者都简陋得很。

后来,也许是为了管理神庙的人进去给神掸灰尘前有个给自己抖雨水的地方,就在前面开了一个小门廊。这个小门廊被称作前殿,而里面放神像的大房间则被称作正殿。这就是神庙发展的第二步了。

第三步,由于古希腊人对美的认识进一步发展,认为美就是对称,对称就是美,于是他们在神庙后面又加了一个门廊,与前面的一模一样,叫后殿。不过这后殿只是建来与前殿对称的,因此没什么实际作用,只是用来增添一点对称美而已。

第四步,经过若干个世代后,希腊人对自己的神庙又不满了,觉得应该更加好看一点。用什么法子来让它们变得更美呢?有两个法子是可行的,首先他们把神庙建造得更大了、更雄伟了。其次当他们给神庙造门廊时——那门廊是要柱子才立得起来的,他们看到门廊加上这柱子美得很,于是便想到若给神庙前后门廊的两侧也加上那样的柱子说不定也会更美。到现在还可以看到这样前后门廊都有柱子的神庙废墟。

最后一步,这时希腊人的要求更高了,决心要将他们的神庙建得更加富丽堂皇。那又怎么办呢?很简单,他们已经学到经验了,一是更大,二是再多加些柱子。现在前后都有了柱子,再加就只剩下四周了。于是又出现了另一种神庙,神庙四周都绕着柱子,像篱笆一样,不过这些篱笆都是石头做的,壮观且美观。那些非常阔气的城邦,他们不但给神庙围上了柱子,甚至围了两层。至此,神庙的大致结构就稳定下来了:它们大都是相当雄伟的,外面绕着一排或两排立柱。

我以上的说法并不是纯粹的个人猜度,而是有例为证。如毕达哥拉斯的故乡、希腊萨摩斯岛上的赫拉神庙。最初它建于公元前750年左右,这时只有前后门廊有柱子。过了百多年,萨摩斯人把它变成了单列绕柱式的,也就是说四周围上了柱子,其中前后各有6根,两边各有18根。又过了百多年,它再变成了另一种样子,这样子大家可以猜得到,就是双排绕柱式的神庙,不用说,至少外边看上去真是阔气得多了。

我这里要提醒一句的是,在希腊人神庙这个不断趋向雄伟堂皇的过程中,在背后起作用的关键点乃是希腊人的不断强盛。只有当他们有了更多的财富、更大的力量之后,他们才能建筑更大的神庙。我想这是不言而喻的,也符合希腊历史发展的进程。

神庙的建筑式样大致确定之后,希腊人便开始将注意力集中到修饰上,他们深深知道,对神庙而言,最重要的其实并不是柱子的多少,而在于它是否美丽,更具体地说在于神庙之中的神像以及装饰神庙的雕刻是否出色。所以,古希腊最阔气的城邦雅典最大的神庙并不是双层柱子,只是单层,但它依旧是整个古希腊最了不起的神庙。

我们现在来总结一下在用上了绕柱之后,古希腊人神庙之大体形象。

神庙是建在地基之上的,地基是石头的,一般分三级,就像三级台阶一样。神庙就居于最上一级台阶之上。在这台阶之上我们就看到了很巍峨的神庙,由一排大石柱围绕着,显得既坚实又美观。

三种形式的绕柱 从上面对神庙的发展过程与大致结构的介绍,您可能看出来了,古希腊神庙的最大特色就是外面那些立柱,它们也是区别不同类型神庙的主要标准。因此,当我们具体地走近希腊神庙时,第一个要介绍的就是神庙立柱的几种式样,您甚至也可以将之看作是古希腊神庙的几种式样。

朴实而粗壮有力的多利亚式柱 古希腊神庙绕柱的第一种式样是多利亚式。

多利亚这个名字我们听说过。在《西方通史》第三章“雅典和斯巴达的故事”中,我们说到,迈锡尼人从历史舞台退出去后,希腊文明进入了一个黑暗期。这时整个希腊回到了更为原始的状态,既没有发达的文明,也没有强大的国家。这段时期约从公元前1000年开始。

这段时期的希腊人有两大支:一支是毁灭了迈锡尼文明的多利亚人,他们住在原来迈锡尼人住的希腊半岛上;另一支叫爱奥尼亚人,他们住在小亚细亚半岛西部和爱琴海中多如牛毛的大小岛屿上。

这毁灭迈锡尼文明的多利亚人虽然落后,但并不傻,毁了迈锡尼后,他们也发展了自己的文明,这种文明甚至比迈锡尼文明还牛,就是我们正说着的古希腊文明。

乍一看来,这些多利亚人的柱子的总体特征是下边略粗上半略细,给人以朴素然而粗壮有力的印象。说它朴素,因为它浑身上下除了柱子上一排条纹,没有任何其他装饰,甚至连基座也没有,干干脆脆地立在台阶上,上面托着屋顶的地方也只是一块石头。说它粗壮,因为柱子直径比它的总长小不了多少,其长度大约只有底部直径的四到六倍。这样的形状就像一个膀大腰圆的人一样,看上去当然比较粗壮。

那么这样的柱子是怎么制成的呢?是用一块大石头凿成的吗?在绝大多数情况下不是,哪来这么多大石头。它们是用一截截单独的石块垒起来的,石块中间还被凿出了一个孔,垒好后再用一根铜或木棍将它们从上到下串起来,好增强稳定性。

您也许会想,这样垒起来的柱子牢固吗?会不会倒下来?尽管放心,那些古希腊人的手艺高明得很,就是不用中间的棍子也会很牢固,我们现在都可以看到,那些神庙废墟里,屋顶啊、墙壁啊什么的可能都没了,但那些柱子依旧挺立,仿佛一直可以挺立到世界末日呢。

古希腊用多利亚式圆柱围绕的著名神庙有下面这样两座:

第一座是奥林匹亚的宙斯神庙。

奥林匹亚这个名字大家想必很熟悉,它与奥林匹克运动会有啥关系呢?当然有。事实上奥运会就是从它那里来的。在古希腊,从公元前776年起,每隔四年都要在这里举办一次全希腊运动会,会上要举行跑步、打拳、标枪、铁饼之类的比赛,获胜的人还要进行奖励。不过奖励与现在有所不同,现在奥运会上得了奖牌的运动员们都可以得到大笔赏金,有的达上百万。但古希腊那时冠军的奖品也不过是把桂树叶子,做成个圈儿,围在冠军的脑袋上,美其名曰“桂冠”,到现在还是西方人象征优胜的标志呢。奥林匹亚这样一个重要地方的神庙当然要建得像样,否则其他城邦的人来看了不把这里的邦民们笑死才怪!

奥林匹亚神庙长超过60米,宽近30米,环绕它的柱子就是典型的多利亚式柱子,这些柱子高达10米,下面的直径有2米多,上面也差不多有2米,每根柱子上面有20条凹槽。

除了这些显得十分坚实伟岸的柱子外,神庙还有许多雕刻,里面则放着由伟大的菲狄亚斯雕刻的宙斯神像,关于神庙里的这些雕刻我们等下还要专门详细地说,合在一起真是内外俱美,博得了参加或参观奥运会的希腊人的交口称赞。

对了,如果您对奥林匹亚这个地方感兴趣的话,可以在《西方地理通史》第七章“漫游希腊”的一节“现代奥运会的祖祠奥林匹亚”中看一下。

第二座神庙是科林斯城邦的阿波罗神庙。

阿波罗我们知道,就是太阳神,宙斯的儿子,也是最被古希腊人和西方人崇拜的神之一。在古希腊有大量供奉他的神庙。这科林斯城邦的阿波罗神庙有一个特点:它的柱子不是像其他绝大多数神庙一样用一块块的圆石头垒起来的,而是用整块的石料凿出来的,想想看吧,这要花多少的功夫,光是找那样大的石头的功夫就不得了了!每根石柱上也有20条凹槽,而且涂上了雪白的由大理石磨成的灰制作的灰浆。这些柱子到现在还有七根屹立着,在夕阳余晖之下美得让人心醉眼花。

苗条漂亮的爱奥尼亚式柱 围绕古希腊神庙的石柱的第二种形式是爱奥尼亚式。

爱奥尼亚这个名字我们也早说起过了,它指的不是希腊半岛,是小亚细亚半岛西部沿海以及爱琴海中的大量岛屿这一带。顾名思义,这些柱子之所以叫作爱奥尼亚式,当然是因为它起源于爱奥尼亚地区。

较之多利亚式,爱奥尼亚式的柱子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它整体看上去要比多利亚式的柱子细长一些。它的高度是底部直径的8—10倍,而不是多利亚式的4—6倍。这样它看上去就不像个粗壮的汉子了,而像个苗条的女郎。

二是它上面的凹槽也要多一些,有的多达24条,并且凹槽之间凸出的线条没有锋利的棱角,而多利亚式是有的。

三是,爱奥尼亚式柱子与多利亚式的柱子它不再是朴素的,而是相当的华丽。在它的头上和脚底都有了漂亮的装饰。首先看它的脚底:这是用一整块大石头雕成的础石,它圆圆的,上面与下面都凸出来,中间则凹下去,上面凸出的部分还有一颗颗钉子似的花纹,这使柱子的基础看上去挺牢固。再看看柱子的上面,那可靓了。首先柱子的最上头有一些漂亮的花纹,花纹上面更放着“涡卷”。涡卷是螺旋形的,往左右两边卷开成两个漂亮的小螺旋,我觉得有点像两棵卷心菜呢。

用爱奥尼亚式绕柱的神庙多得很,也许在三种绕柱中,前面的多利亚式、这里的爱奥尼亚式,加上后面还要说的科林斯式,用得最多的就是它。而所有古希腊神庙中规模最大、最美丽的神庙——帕特农神庙——用的就是爱奥尼亚式的绕柱。关于它我们后面要专门介绍,这里暂且搁下。

另一座用爱奥尼亚式绕柱装饰的有名神庙就是以弗所的阿尔忒弥斯神庙了。

这阿尔忒弥斯我们前面几卷中曾在《西方文学通史》第一章“古希腊神话”中介绍过她。她是一个顶可爱的女神,是宙斯的女儿,阿波罗的孪生姐姐,职责是掌管大自然的生灵们:动物与植物。她的主要优点是贞洁。如果说爱神阿弗洛狄忒相反是淫欲的象征,她则是贞洁的表率。因为她喜欢打猎,因此又被称为狩猎女神。希腊人很崇拜这位女神,曾在以弗所建起一座雄伟的神庙来祭祀她,号称世界七大奇观之一。这座神庙的规模异常庞大,有100多根柱子绕着它——连帕特农神庙都只有50根,大家可以想象神庙有多大!据说其中一根柱子的底座上雕着一群美丽的少女,它的作者就是我们前面提过的古希腊有名的雕刻家史柯帕斯。

结构复杂的科林斯式柱 最后第三种绕柱形式是科林斯式。这也是最晚出现的一种,并且有时被认为是爱奥尼亚式柱的变种,所以算不上是独立式样,但我这里还是把它单独列出来了,因为它太有特色。

这种特色主要表现在柱头上。这柱头比较长,像一口倒扣着的钟,钟上面有略显古怪然而不失漂亮的装饰。它是由蕨一样的东西组成的,上面有卷起来的须根。这些须一般分为两层,每层有若干根,每一层的每一根都夹在另一层的两根中间。下面一层的须根还没长到上面的顶板就不长了,只有上面一层一直长到头,把上面神庙的顶板托住。不但如此,上面这层蕨头还长出两个花朵儿样的东西来,直直地再长上去,又把顶部再托了一遍,这样大概是为了让它显得更为牢固美观一些。

不难看出来,科林斯式乃是三种绕柱中最复杂的一种,是否是最好的就难说了,因为复杂不等于美丽。我倒觉得第二种爱奥尼亚式更好看一点,它与石柱合在一起时似乎更为和谐、也更有力量一些。这种形式直到古希腊的古典期过去后才大量使用,由于这时古希腊的神庙建筑已经走过了它的黄金时代,所以虽然用得不少,但似乎没有很著名的神庙用它。

光有架子和柱子是建不成古希腊的神庙的。古希腊的神庙之所以了不起,除了它宏大的结构以及那些围绕着它的美丽的柱子外,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它身上那些精美的雕刻,不过这些我们在前面已经讲过了,这里不再多说。 BP8l3PvliGHfdcFpq6A45ef/FaBZEiveGwK7l9kVcAtzMsU06IwVk3kWBxEIAlL+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