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一章
马萨乔与弗朗切斯卡

欧洲的文艺复兴首先是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刚一起步,意大利就展现出了它作为文艺复兴之都的迷人风采,在建筑、雕刻与绘画三个领域之中意大利人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但其中又以绘画为主。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画家可谓璀璨若群星,选谁出来讲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只能选择几个对文艺复兴绘画特色的产生有重要影响的人物,这些人物才能作为文艺复兴时期绘画的代表。

这样的人物在文艺复兴的初期有四个:马萨乔、弗朗切斯卡、贝利尼、波提切利;在文艺复兴盛期有我们熟悉的达·芬奇、米开朗琪罗与拉斐尔三大师,还有乔尔乔内、提香,等等,是整个西方艺术史上最群英荟萃的时期;文艺复兴晚期则有丁托列托。

三大师我们将在后面专章讲述,这里先不讲,贝利尼、乔尔乔内、提香、丁托列托则同属西方历史上最著名的一个画派——威尼斯画派,等到以后再讲,波提切利后面也有专章讲述,这里我们只讲余下的两位,即马萨乔和弗朗切斯卡,他们都是文艺复兴初期了不起的画家,也是后面那些更了不起的画家们的老前辈。

但在讲这两位画家之前,我们先要讲一位非画家,他就是布鲁内莱斯基。

布鲁内莱斯基是文艺复兴早期意大利建筑艺术的代表人物,我们后面还要讲他,这里只讲讲他对于绘画艺术的贡献。

布鲁内莱斯基对绘画的贡献在于他对透视学的研究。

作为一名建筑师,布鲁内莱斯基在建筑设计时需要绘图纸,为了使图纸中的建筑看上去更像生活中的建筑实物,他发明了一种新的画法,能够很好地做到这一点。据说他的做法是在画板上涂一层银,这时它就成了一面镜子,能够在里面照映出物体的形状,然后他用颜料将镜中物体的轮廓一一勾勒出来,由于这是对于实物的直接描绘,当然形象了,这样也不知不觉地遵循了透视法。通过这种方法,布鲁内莱斯基发现了科学的透视规则,例如距离越远的物体在画面上就会越小,等等。

后来,布鲁内莱斯基的一个好朋友,一个名叫阿尔贝蒂的热那亚人,写了一本《论绘画》,将布鲁内莱斯基的方法用科学的语言进行了详尽的描述。

文艺复兴最早的大画家 马萨乔对于我们而言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对于达·芬奇或者米开朗琪罗就不一样了,在整个文艺复兴时代,几乎所有伟大画家都或多或少地将他作为宗师,他的画也成了那些名声远比他响亮的大师们的楷模,因此,马萨乔堪称文艺复兴时期第一个伟大的画家。

马萨乔是佛罗伦萨人,1401年出生于佛罗伦萨南部一个叫阿尔图拉圣乔瓦尼堡的地方,这里当时是米兰公爵的领地,马萨乔出身小康之家,原来的名字并不叫马萨乔,而叫西莫内·圭迪,或者也叫托马斯·乔瓦尼。马萨乔这个名字还有一番来历呢,原来,马萨乔小时候是个懒鬼,也不讲卫生,成天拖着鼻涕到处跑,邋遢得很,大家都喊他“懒鬼”或者“邋遢鬼”,这个字眼儿音译出来就是“马萨乔”了。

马萨乔的童年相当不幸,5岁时爹就死了,不久娘就改了嫁。16岁左右时,他离开家乡到了佛罗伦萨,在这里遇到了达帕尼卡莱,两人成为艺术上的良伴,他还把这时已经很有名的雕刻家多纳泰罗和建筑家布鲁内莱斯基当作老师,将他们在雕刻和建筑上创造的艺术规则运用到绘画上,取得了创造性的成果。

1422年,他画出了现存最早的作品之一《圣乔万尼三联画》,初露锋芒。此后,他正式定居佛罗伦萨,并于这年加入了当地的“圣路加画家公会”,说明他的才华已经正式得到了同行的承认,成为画家俱乐部之一员了。这时他不过21岁。

到1424年左右时,他已经成了当时意大利最出色的画家之一,这一年他画出了《圣母子和圣安娜》,这幅画现藏于乌菲齐美术馆。

《圣母子与圣安娜》是他的成名之作,整个画面,从人物的造型到姿势,一笔一画都具有雕刻般的力度与美感,与以前哥特式美术那种富于装饰性的华丽外表形成了鲜明对比。并且,在这幅画中马萨乔采用了一种全新的技巧——单一光源。即绘画时有意将光源定于一点,光线从这点照射下来,照在画家的模特上,这样体现在画面上,就使得整个画面有了一个鲜明的重心,也就是光线最强烈之处。这与前面的焦点透视一样,使整个的画面有了中心与支柱。堪称西方绘画技艺的一个重大飞跃。

马萨乔最大的一项绘画工程是从1424年起,花4年时间为佛罗伦萨的圣马利亚·德尔·卡迈纳教堂绘制的大型壁画《逐出乐园》和《纳税钱》,此外,他最有名的另一作品是《圣三位一体》,它与《纳税钱》一起,成为马萨乔的两幅最伟大的杰作。

此后又怎样呢?很难说,我们只知道1428年时他去世了。有人说他是被仇人毒死的,又有人说他是被强盗谋财害命了,死时只有27岁。

我们现在来介绍一下马萨乔两幅最有名的作品《纳税钱》和《圣三位一体》。

结构宏大的《纳税钱》 《纳税钱》实际上是一幅“连环画”,描绘的也是关于耶稣基督的故事。有一天,罗马收税官来问耶稣收税。耶稣就命令大徒弟彼得去湖里捕条鱼,从鱼肚里取出金币来缴税。鱼肚里怎么会有金币呢?但彼得到了湖边后,果真捕到了一尾鱼,并且在这条鱼的肚子里果真有金币呢!这也是耶稣行的神迹之一。画面分三个部分:中间是主体,站着一大群人,包括耶稣和他的12个门徒以及税官。最前面的是穿短裙子、露出半截大腿的税官,他老实不客气地拉着头上有光轮的耶稣,问他要钱。耶稣则从容地指着前面,好像在对着他旁边的彼得说着什么,彼得的手指也指向耶稣同一个方向,好像在问:“是那边吗?那湖里真有鱼吗?那鱼肚里真有金币吗?”其他门徒站在更靠后的地方,各有表情。这就是《纳税钱》的主体画面了。但不止于此,从这个主体画面往左,也就是耶稣和彼得所指的方向,那里又有一个人,正弯着腰在忙啥,从头发看出来这个人就是彼得。另外,从主画面往右,也有另一个画面,又是披袍子的彼得,他正把什么东西交给中间画面中扯着耶稣基督的税官儿。左右两幅画画面要小得多,它们的意思不难明白,一幅是彼得在捕鱼,另一幅是彼得将从鱼肚里得来的金币交给穿裙子的税官儿。

这幅画的特色是明显的,首先是它结构宏大,全画面有16个人,中间的主体画面就有14个人,这些人各有不同的形象,从面容到衣着都有所不同,例如税官儿穿着难看的裙子,其实就是一单件的上衣,只是在腰里捆了根带子。耶稣则穿着两截衣服,上身是红衫,下身是黑长裙,背后还有披风,其他弟子大都披着罗马人的长袍,但颜色与式样都有所变化,所有人从面容到头发的颜色、胡子的式样都不同,各具特色,使画面更加复杂而多彩。然而,这复杂的画面却没有一丝凌乱,众多的人物也个个站得稳如泰山,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当马萨乔作画时,他将那些主要人物,例如耶稣、彼得、税官,从头顶到脚心画了一条直线,再根据这条线来确定了人物的重心,这样画出来的人物都有了一个坚定而明确的重心,有了这个重心后,他们自然就站得稳了。这也是马萨乔的创造之一,现在如果凑近仔细地看,还看得见这条线呢!

这幅作品就结构之复杂,气势之宏伟而言是马萨乔最伟大的作品,但如果讲到更能体现出或者说更容易让我们看出马萨乔绘画特色的还是他的另一名作《圣三位一体》。

结构谨严的《圣三位一体》 《圣三位一体》作于1425年,是为一座坟墓所创作的祭坛画。

画面上共有6个人,最明显的是中间的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他浑身惨白,没有血色,低垂着头颅,长发长胡子乱披着,下身系一块布,快要掉下去了!他后面有一个更显老一点,胡子也更多的男人,看上去是一个老者,他斜披着一领黑袍,露出穿红上衣的右臂,伸出双手捧着钉耶稣的十字架,正对着观者,一脸的神圣庄严。在耶稣下面站着两个人,他右手边是一个披着黑色丧服和头巾的女子,她伸出右手,好像在祝祷着,她的对面,也就是耶稣左边一个披红袍子的人,他两手互握,也像在祈祷着,脸虔诚地朝向十字架上的耶稣。再在他们下面有两个人,都跪着,一个穿红袍,一个穿黑袍,都双手合十,一脸虔诚的样子。除了最下面的两个人之外,其余四人头上都有神圣的光轮。

与前面所有的画作比起来,这幅画的特点有以下几个:

一是精确细致、栩栩如生。

前面我们所讲西方艺术中的所有画作,从古希腊罗马直到伟大的乔托,都有一个共同点:不能对所画的对象作多么细致的描绘,一方面是由于古人的观察难以做到细致入微,更是因为他们即使有那样一双眼睛,也没有那样一双手,那样高超的画技,能够极为精确细致地表达他们之所见,使画面色彩丰富多彩而又免于纷乱无序。

二是画面结构谨严,空间感强烈。

如果我们仔细地看看这幅画,就会看到它有着明确而谨严的结构。首先,整个画面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就是耶稣,虽然全画共有6个人物,但耶稣处于全画的正中心。同时,从其他五位人物的秩序分布来看,倘若我们顺着十字架的长竖臂画一条纵线,就会看到画面左右呈现一种巧妙的对称了:上帝与耶稣是并列而立的,而且他们的姿势都是将双手左右伸开,且正对着我们欣赏者,这样他们各自的左右也是对称的了。到了他们俩下面,四个人左右分列,其中圣母和圣约翰分别站在耶稣左右两侧,他们与耶稣之间的距离大体一样,也是以十字架为中线大体对称的。再往下是两个赞助者,他们又分别站在圣母与圣约翰两侧之下更往外一点,且分别与圣母与圣约翰的距离也差不多,这样,他们同样以十字架为中心左右对称。不仅如此,连画面的背景也是对称的,画面是一个拱门,它两侧的柱子分别位于两面的两侧,与中心十字架的距离也是一样的。

也就是说,这样《圣三位一体》整个的画面就构成了一个对称的整体,如此,虽然画面有多达6个人物,然而整体布局极为整齐,富有美感。加上耶稣的垂死、上帝的庄严、圣母与圣约翰的安详,下面两个小人物的虔诚,使整个画面充满了一种神圣而庄严的气氛、美妙而磅礴的气势,这是西方绘画中前所未有的。

最后我们来看看作为画面背景的拱门顶上,只要略一仔细就会发现它是作者运用了透视法画出来的,例如拱顶是四方形的格子结构,但在画面上,上面的格子要大些,往下就要小些了,而且基本上是由方形变成了平行四边形的结构,这样就产生了明显的透视效果:上面的格子距我们近些,而下面的格子就是靠里距我们远些的了。此外,格子结构里面还有另一个拱门结构,它就更小更低了,上帝挡住了它的顶部,十字架也挡住了它的一部分,一看就让人感觉它明显地是靠后的,距我们有相当一段距离。

这些就是我们上面讲过的透视法则了,这种方法虽为布鲁内莱斯基所发明,但马萨乔是第一个将之运用于绘画中的人,他的这幅画堪称西方艺术史上最关键性的作品之一!

独特的弗朗切斯卡 弗朗切斯卡全名叫皮耶罗·德拉·弗朗切斯卡,因此有时又被称为皮耶罗或皮埃罗,他也是佛罗伦萨人,约1420年生于佛罗伦萨的圣塞波尔克罗镇,出身小康之家,早年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教育,19岁时被多米尼科·韦内齐亚诺收为弟子,进入其画坊学习。

通过临摹先师们的作品,弗朗切斯卡的技艺进步很快,到1445年已经脱师独立了,这一年他绘制了巨幅的壁画《圣母像》,1450年时又创作了名作《基督受洗》,还为弗朗西斯科教堂创作了一系列的壁画。

1459年时,已经成名的弗朗切斯卡受到教皇的青睐,到了罗马,为当时的教皇庇护二世作画。但他最主要的作品是在乌尔比诺公爵那里完成的,如为乌尔比诺公爵的宫殿完成了壁画《鞭笞》,等等。

由于受到乌尔比诺公爵的庇护,又获得了大量画酬,弗朗切斯卡度过了一个幸福的晚年,1492年在故乡圣塞波尔克罗镇逝世,享年72岁。

除了是杰出的画家外,他还是一个重要的艺术理论家,对数学尤其是几何学深有研究,撰写过两本论述绘画理论的著作,第一部叫《绘画透视学》,第二部叫《论五种标准人体》,甚至还写过数学和几何学论文,例如《计算法》。在这些著作里,他着重分析了科学的透视学原则及如何在绘画中运用,又分析了在画人体时应该依照什么比例,即头、上身、腿部等各应占全身多大的比例才是最美的。这些著作本本都语言精辟、逻辑严密,称得上是优秀的散文作品,对后世的许多伟大艺术家都很有影响。我们下面就介绍他的名作《基督受洗图》。

卓有特色的《基督受洗图》 《基督受洗图》是一幅看上去有点怪的作品,与我们上面看过的马萨乔或者乔托的作品都有明显的差异。它的画面是这样的:中间站着耶稣基督,披散着金色长发,略带灰色的胡子,肤色如大理石般白皙,上身和脚都赤着,只在下身围一块布,如我们在前面所见,这算得上是耶稣的标准行头了。他双手合十,双目朝下,表情十分凝重。在他的头上有一只碗,正往下淋着水。这是圣约翰在为他施洗。

圣约翰左侧朝向我们,他披着一头褐色长发,胡子也一样颜色,个子同耶稣差不多高,装束则颇为不同,全身罩一领暗红色短袍,长到膝盖上面。腰里还系着根黑色的绳子。他们两位是整个画面的主体了,但除了他们之外,还有其他人。

在耶稣的右侧有三个天使,他们并肩立着,一个还将纤纤玉指搭在另一个肩头,天使们都一身古希腊人装扮,一个背后还耸着一只翅膀。中间一个穿白衣服的略带惊奇地望着耶稣,仿佛在问:这个人在干啥呢?干吗将一瓢水泼在头上呢?更令人有些茫然的是,在他们后面还有一个人,左侧对着我们。看上去是个男人,他正在干吗呢?仔细一看不禁令人有些啼笑皆非了,原来这个人正在脱衣服呢!正脱一件我们现在的T恤的衫子,将它从头顶掳下来。因为费劲的缘故,他弯下了腰。更有意思的是,在他的下身穿着一条白色三角裤,这可是条不折不扣的三角裤,紧紧地包裹着屁股一带,将它的轮廓分明地凸现出来,与我们现在男人们穿的三角内裤没有丝毫两样。他在干啥呢?仔细一看,原来正准备游泳。在他的面前有一眼池子,他显然是准备脱了衣服后跳下去游个痛快。

怎么样?是不是有些古怪?这确实是一幅相当古怪的画,把一个正脱T恤准备跳下池塘洗个痛快的人与正在施洗的耶稣基督并列在一起就是古怪的最好说明了。

就其艺术特征与价值而言,关于《基督受洗图》我们要说两样:第一是它的背景,第二是它的色彩。

《基督受洗图》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它那令人惊奇的复杂而细致的背景,有山有水有草有木也有人,可以说,一幅画中可能有的背景它几乎占全了。

我们且由近而远去看看吧!

在近旁,除了前面我们提过的5个人物之外,还有几样:一是树,二是路。在耶稣的旁边有一棵不大的树,这是最醒目的背景了,它有着同耶稣肌肤一样白皙的树干,上面长着密密麻麻的椭圆形叶子,可能是欧洲常常见的橄榄树。它用它的荫凉遮蔽着耶稣。在这棵树的下面是路,它分成两部分:中间是赭黄色的,两边还有白色的边,就像我们今天城市中的人行道一样。在这两条白色的边上生长着株株小草,而在路中间则一株也没有。之所以这样当然是因为路中间经常有人在践踏,小草自然长不起来,从这点就可见画家观察与表达的仔细了。在路两边是墨绿色的草地,与路边一样,上面也长着许多小草小花。这是近处的背景了。

再往远些,我们可以看到这条路在耶稣等人的背后时隐时现,曲折向前,在路的两边仍然是墨绿的草地,上面长着株株花草,粗一看不觉得怎样,仔细一看却令人感觉到那种独特的小径蜿蜒之美。而在那个弯腰脱衣服的人前面有一眼池子,这随意看是看不出来的,仔细看也看不出来,因为压根儿看不见水呢!那么我们怎么能说那里有一眼池子呢?这并不是通过那个脱“T恤”的人看出来的,而是通过再往他后面的几个人看出来。那是几个僧侣模样的人,因为远,有些朦胧,但还看得出戴着修士的帽子。如果更仔细看的话,我们会在他们面前的路下面看到他们下身清晰的倒影:左右两边的两个都是红裙子,中间一个则是黄的。

于是,虽然没有看到池子,但通过这倒影画家将之更生动地表达了出来。

再往远还有不少背景,这时候已经是一座山了,山上有树有路有人家,分布也疏密得当,别有一番风味,这里就不一一述说了。从耶稣的头顶直到远山之巅,天空是蓝蓝的天空,飘着朵朵白云。

这些背景,连同几个主体人物,一个共同特点是令人惊奇的精确的透视效果。我们前面说过,马萨乔第一个使绘画具有了科学的透视效果。这种效果我们从他的《圣三位一体》中已经看到了。现在,弗朗切斯卡则把这种透视效果发挥到了一个新的境界。在这里,不仅有近景,还有远景,不仅有人,还有山有水有花草树木,可以说,一幅画中可能有的东西它都具备了。在这种条件下,所需要的透视技巧自然也更高了。而弗朗切斯卡很好地做到了这点,也可以说在这复杂的画面里无处没有做到这点。我们不能一一举例,且看几个例子吧!一是人,我们看到,最前面的耶稣与施洗约翰最高大,画得也最清楚。从他们往后是天使,由于靠后,他们的形体就要小些了,而且,由于站在最前面的那棵树后,右边的那个天使给挡住了一半。第二个透视法的好例子是路,我们可以看到,路在耶稣脚下的时候,它宽阔得站了耶稣和约翰两个,两边还有空隙,但往后就变窄了,而且正是越来越窄,产生了极好的透视效果。与我们在《现代西方艺术的故事》中将要看到的另一幅名画《行道树》上那著名的路有异曲同工之妙。还有树,最前面的那棵树比耶稣都要高大,往后还有一棵就要小些,到了最后的山上,那里的树就比前面的小草还要小了。这一切都说明弗朗切斯卡已经很好地掌握了透视画法。

《基督受洗图》第二个要说的是它的色彩。

我之所以说这幅作品有些古怪,主要就是其色彩,那有点古怪的色彩。

我们可以看到,耶稣的皮肤如大理石般白,不大像真实的人,旁边那个正在脱衣服的人也一样,肤色都不像真人,倒像大理石雕像。还有,如果我们看整幅的画,会感到它十分耀眼,但又不是暖色调,而是冷色调,这样,使之不但耀眼且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说实在的,这种风格几乎是所有文艺复兴画家中独一无二的,也许因此弗朗切斯卡在世时没有得到应有的广泛承认,他逝世时也并没有被认为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然而,到了近代,特别是印象派诞生之后,他的名声大大超过了生前,人们从这种明朗耀眼的冷色调里看到了印象派所要表达的东西——对自然与阳光的尊重并且力图在绘画中表达这种感觉,即对于阳光的感觉。这种感觉在弗朗切斯卡这里已经得到初步的表达了,然而他太超前了,直到几百年之后人们才会了解其非凡之处! 4LRkG7lXb5v3sOZPYlK8LBNW3O05vFfxvYjy8POkpbP/BaVbZfnP7NsqLvamm65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