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物体绝对不会抗拒使它运动的力的作用。但是总会有这样一种说法:如果一个力量使物体运动,那么这个物体就会花费一点时间来“克服它的惯性”。究竟要克服什么惯性呢?
原来,一个物体要运动起来,是需要一定时间来获得足够的速度的。不论将要获得力的物体质量有多小,也不论这个力有多大,要想让物体获得足够的速度,时间是必要条件。有一个数学公式可以解释这个道理:
t 表示时间, F 表示力, m 表示质量, v 表示速度。时间 t 是零时,等式另一边 mv 的乘积也是零。由于物体的质量永远不可能是零,等于零的只能是速度。也就是说,如果没有时间让力 F 施加它的作用,物体就不可能产生运动。物体的质量越大,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正是这个原因,才让人们产生了误会,以为静止的物体想要运动就得“克服”自身的“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