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4.6 耍脾气的“永动机”

俄国有许多“永动机”的狂热粉丝,他们往往闭门造车,自己独立研究这个东西很长时间。不只是科学家,甚至其他各行各业的人都十分爱好这种探索。西伯利亚有个农民叫亚历山大·谢格洛夫,正如19世纪下半叶俄国最杰出的讽刺作家谢德林的小说《现代牧歌》中所描写的“小市民普列津托夫”一样。谢德林描写的这位俄国农民大概三十五岁,身材瘦削,面色略苍白,眼睛很大,给人一种他若有所思的感觉,长发是披到颈后的发髻。他住在自己宽敞的木房里,这同时也是他的研究室。整个房间的一半都是他那只大飞轮,连进屋都是一项困难的工程。他的轮子不是实心的,中间有辐条。轮圈像是用薄木板钉成的空荡荡的大箱子。就在这空膛里藏有机关,那是发明家的秘密所在。当然,这秘密也不怎么高明,好像就是若干袋装满沙土的袋子,起平衡作用。一根辐条上插着一根棍子,使轮子固定在静止不动的状态。

小说中有一段对话,是描写这位农民与完美机器的,当小说主人公表现出想要一观此庞然大物的威风时,农民既欢喜又骄傲,就领着主人公绕着轮子转了一圈。主人公前前后后看了一下,觉得它不过就是只轮子而已。有趣的对话就发生在这个时候,主人公问农夫它真的转吗,农夫的回答很含糊,说貌似应该能转。但似乎它在耍脾气,农夫接着说得给永动机点儿推动力。

他双手使劲抓住轮圈,摇动了好几下,之后松开手让轮子转起来了。起初轮子转得相当快,也很均匀,然后听得见轮圈里面沙袋一会儿撞到隔板上,一会儿又从隔板上掉下去。轮子转得越来越慢,发出咯咯吱吱的声音,最后轮子纹丝不动了。“其实是点小故障”,发明家十分窘迫地解释道,接着他使出吃奶的力气,把轮子猛推了一下。果然,第二次还是出了点“小故障”。

主人公问这位农夫有没有考虑摩擦力的因素,他很是不屑:“当然,我怎么会不考虑摩擦力?不过……这情况与摩擦力无关,好像是……这机器耍花招,闹脾气,一会儿讨好我,一会儿又突然……突然不转了!它要是用上等木材做的,一定不会这样顽劣的!但我用的都是些边边角角的材料。”

这位发明家认为,这个机器无法正常运作,只是因为一点“小故障”和用料不好。但事实是这样吗?所谓的“小故障”究竟是微不足道的还是罪魁祸首呢?如果所有的“永动机”都要靠“给点儿推动力”才能转几下,那怎么可能是完美机器?在制造“永动机”之前,发明家是否想清楚了其中的原理和思想,恐怕是个值得怀疑的问题。时至今日,我们终于知道能量的守恒定律了,但对于当时的人来说,这还是个未曾触及的领域。 Qbs5aBGfjJaoxtS3PFd5R4r9UmlkXCfyqrmy9eUNmtG5TvDuiFHUwehsHcS450w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