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愚公移山

夸父死后,他的后代们组成了博父国。博父国的北山有一个老翁,名叫愚公,他就是夸父族的后代。那时愚公家门前有两座大山: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高耸入云,一眼看不到顶,山形巍峨,怪石嶙峋。愚公一家人口众多,许多的田地需要种植,可是两座大山挡在家门口很不方便,出去种地还要绕好远的路,实在辛苦。于是愚公召开家庭会议,商量对策。

愚公首先发言说:“这两座山实在太过分了,挡在咱们家门口,进进出出已经不便了,每天种田就更辛苦了。干脆我们把这两座山搬走吧。”子孙们一听,都随声附和,表示同意,只有愚公的妻子不同意。她说:“你头发胡子都已经白了,你这把年纪只怕连魁父那么大一点土坡都搬不动了,怎么能搬得动太行和王屋这么大两座山呢?还有,那些挖出来的泥土和石头你又准备放在哪里呢?”

愚公的儿孙们说:“就搬到渤海边上倒在海里吧!”

愚公很高兴,说:“只要我们齐心协力,肯定能搬掉这两座山。”愚公的妻子见大家都没有反对,也就不再说什么了。

于是一家人便开始了艰巨的搬山运动。大家分好了工,身体比较弱的挖土,稍好一些的搬石头,最强壮的就挑着那些石头和泥土往渤海运。愚公的邻居京城氏的遗孀有一个儿子,刚刚到换牙的年龄,看见愚公一家干得那么起劲,觉得很好玩,也蹦蹦跳跳地跑过来帮忙。

从太行、王屋到渤海有几万里,挑着泥土和石头去渤海的人,来回一趟要大半年的时间。河曲有一个叫智叟的人,看见愚公一家竟然这么不自量力,摇着头叹息说:“我说老头子啊,你已经风烛残年了,这么辛苦,又何必呢?你还想把这两座大山怎么样啊?”

愚公停下锄头,擦了擦脸上的汗,说:“智叟啊,你也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可是你的见识怎么连寡妇和小孩子都不如呢?”

智叟道:“为什么这么说?”

愚公信心十足地说:“难道你不知道,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死了,还有孙子的儿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我们每一代人都会挖走一些石头和泥土,我们的人会不断增加,可是这山却再也不会长高了,如此下去,这山肯定会被我们搬走的。”

智叟听了愚公的话,哑口无言。愚公又埋头继续挖山去了。

没想到愚公的话被山神听到了,山神很害怕,他怕万一愚公真的一直这么干下去,总有一天这两座山都会变成碎石、泥土被填到渤海里,于是赶紧上天报告了天帝。天帝为愚公的执著所感动,就派了夸娥氏的两个儿子,替他把两座大山背走了,一座搬到了朔东,一座背到了壅南。从此太行和王屋两座大山就天南地北分开了。

【哲理点拨】肯干但不能蛮干

愚公移山的精神,强调的是藐视困难,坚持不懈,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战胜困难的决心。这种精神无疑是我们在学习和生活中所需要提倡的。

但是,如果人的主观能动性不与客观规律相结合,办事不从实际出发,不顾自然条件的限制,只管蛮干,不思巧干,将会自食其果,受到自然的惩罚。到那时,天帝虽“感其诚”,也无能为力了。 Fi9AXshvExj1gObwBGwXs0MicsYzPveHqgtzPEaW3Ebj2RaRT8ORybAcRcPoK+y2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