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权臣杨坚废周敬帝自立,改国号隋,这就是隋文帝。隋文帝即位后,几年间北逐强胡、南灭残陈,统一全国,结束了中国近400年的大分裂局面,建立起了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
隋文帝杨坚
隋文帝和独孤皇后感情甚好。独孤后是鲜卑大贵族的后裔,有一定政治能力。隋文帝想通过她收揽鲜卑贵族,因此也畏惧她三分,让她参与政事,宫中称为“二圣”。独孤后对隋文帝管束很严,因此隋文帝不敢接近别的妃嫔。
隋文帝共有五个儿子,都是独孤皇后所生。长子杨勇被立为太子,次子杨广被封为晋王,其余三个儿子也被分封为王。隋文帝曾经骄傲地对群臣说:“前代帝王都有很多宠妃,嫡庶纷争,遂有废立,甚至亡国。我旁无姬侍,五子同母,可说是真兄弟,哪能有嫡庶纷争的忧虑!”其实,杨坚未免太过于自信和乐观了。杨坚完全没有料到,正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使自己亡国丧身,并演出了一幕幕骨肉相残的丑剧。
隋文帝从孤儿寡母手中夺得天下,自己也感到太容易了些。杨坚怕人心不服,长存警戒之心。杨坚总结历史经验,得出两条保国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节俭。从辅政时期开始,隋文帝便提倡节俭生活,积久成为风尚。当时一般读书人便服多用布帛,饰袋只用铜铁骨角装饰,不用金玉。隋文帝本人生活也很简朴,姬妾都没有华丽的服饰。有一次杨坚患痢疾,配药须用胡粉一两,宫中竟找不到胡粉。独孤皇后曾想赏赐给某大臣的妻子一件织成的衣领,宫中也找不到。秦王杨俊(隋文帝第三个儿子)因生活奢侈,多造宫室,被隋文帝发觉,遂勒令禁闭。大臣杨素劝谏,说罚得过重。隋文帝说:“法不可违,皇子和百姓只有一个法律,照你说来,为什么不另造一个皇子律?”于是,杨坚没有接受杨素的意见。
隋文帝曾教训太子杨勇说:“历观前代帝王,没有喜好奢华而能长久的。你当太子,应该崇尚节俭。”然而,杨勇却辜负了他的希望。
隋文帝称帝那年即立杨勇为太子。杨勇性格宽厚、直率,处理问题也有一定的能力,起初隋文帝还是很信任他的。但后来杨勇逐渐奢侈起来,声色犬马,无所不为。有一年冬至,百官到东宫朝贺,杨勇违反礼制,大讲排场,张乐受贺。隋文帝知道后,对朝臣说:“内外百官,都到东宫去朝贺,这成什么话?”从此,杨坚对太子的恩宠有所衰减。
杨勇不仅奢侈,还很好色。杨勇有很多内宠,其中云妃是他最喜欢的。太子妃元氏不为杨勇所喜爱,每天郁郁寡欢,不久就病逝了。元氏是独孤后选中的,很受她的喜爱。独孤后听说元氏突然死了,便怀疑是云妃害死的,于是对太子也开始产生不满。
隋文帝次子晋王杨广于开皇九年(公元589年)率军灭陈,养成了很大的势力。杨广很有野心,一心想取太子的地位而代之。杨广非常善于伪装,他做出种种姿态,竭力讨隋文帝和独孤后的欢心。
隋文帝反对奢侈,杨广外表就装得十分节俭,室内摆设用具和衣着都很不讲究,车马侍从也非常俭朴。独孤后限制隋文帝亲近妃子和宫女,杨广就装出一副不好女色的样子,除了和晋王妃萧氏生的孩子外,和其他妃子生的孩子都偷偷害死。有一次,隋文帝和独孤后到他府里去,他事先得到消息,把宫中的美女都藏起来,只留一些又老又丑的宫女出来侍候,还故意把乐器弄得残缺不全。隋文帝来后,看见乐器的弦都断了,上面又有很多灰尘,好像许久不用了,以为杨广不好声色,非常高兴。
隋文帝和独孤后每次派身边的人到杨广那里去,不论地位高低,杨广和萧氏都亲自迎接,热情款待,送以厚礼。所以,这些人都称其仁孝。杨广还经常送重礼给隋文帝的宠妃沈氏,后来杨广能当上太子,她起了很大作用。
杨广时刻不忘伪装自己。杨广率军灭陈后,将府库封存,资财无所取,天下称贤。杨广倾心结交朝臣,对读书人也很有礼貌,甚至对普通士兵也注意拉拢。有一次行猎遇雨,身边的人要给杨广披上雨衣,他说:“士卒们都被雨淋着,为什么单单让我披雨衣?”让人把雨衣拿走。这些表演蒙蔽了很多人,使杨广的声望越来越高,远远超过其他诸王,隋文帝和独孤后也越来越喜欢他。
有一次,隋文帝秘密让人给几个儿子看相。看相人说:“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 隋文帝又问大臣韦鼎:“我的几个儿子,谁能够继承我?”韦鼎说:“皇帝和皇后最喜爱谁,谁就应该继承皇位,这不是我所敢于预料的。” 隋文帝笑着说:“你不肯明说吧!”
杨广看出父母不喜欢太子却喜欢自己,就抓住时机加紧活动。一次,杨广入朝后要返回扬州总管任上,进宫向独孤后辞行,说:“臣虽然愚鲁,但很注意维护兄弟间的情谊。也不知因为什么得罪了太子,他总想暗算我。”说着,哭泣不止。独孤后相信了杨广,也泪流满面,愤愤地说:“太子越来越不像话了。我为他娶元家姑娘,他竟不以夫妇之礼对待她,专宠云妃。以前毒死太子妃,我还没治他们的罪,现在又要来暗算你!我在世时尚且如此,我死后还不把你整死!”杨广又拜伏在地,呜咽不止,独孤后也悲不自胜。从此,独孤后拿定主意要废掉杨勇,立杨广为太子。
杨素
杨广和安州总管宇文述非常要好。一次,杨广向宇文述问计。宇文述说:“皇太子失爱已久,令德不闻于天下。大王以仁孝著称,才能盖世,南平残陈、北伐突厥,屡建大功,皇上和皇后都很钟爱您。四海之望,实归大王。但废立太子是国家大事,处人父子骨肉之间,实在不容易谋划。越国公杨素深得皇上信任,能劝说皇上废立太子的,只有杨素一人。而杨素所信任的人,只有他的弟弟杨约。我很了解杨约这个人,请允许我到京师找他商量,共图大事。”杨广听罢大喜,给了宇文述很多珠宝,让他相机行事。
杨约当时任大理寺卿,杨素要干什么事,都要先找他拿主意。宇文述到长安,有意接近杨约,赌博时故意输给他,把杨广给自己的珠宝都输光了。杨约得到很多珠宝,拿出一些送给宇文述。宇文述乘机说:“这些珠宝都是晋王赏赐的,让我和您共为欢乐。”杨约大惊,说:“为什么这样做?”宇文述便把杨广谋夺太子位的事告诉了他,并劝他说:“您的兄长杨素执掌大权已经有一些年头了,为他所屈辱的朝臣不知有多少,连太子也被他得罪了。虽然皇帝对他很好,但想害他的人也很多。皇上一旦去世,谁还能庇护他?”
杨约听了这番话,不免有些紧张,问道:“依兄之见,当如何处置?”
宇文述道:“如今太子失爱于皇后,皇上也素有废黜之心,这是您所知道的。若在此时请立晋王为太子,也就在贤兄的一句话。要是能在这个时候建立大功,晋王必然刻骨铭心,感激不尽。这是去累卵之危,成泰山之安啊!”
一席话,说得杨约不住点头,连连称谢道:“多谢仁兄赐教,使我愚兄弟一家去危存安,我这就去同家兄商量。”
杨约告别宇文述后,匆匆赶往杨素府第,如此这般地说了一番,并道:“晋王势在必立,若是我家拥戴于未定之时,他必然感恩戴德。一旦他临朝执政,对兄长还能不言听计从吗?”
杨素沉思良久,方才说道:“这件事我何尝没有想过,不过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杨约不解,说道:“兄长的意思是……”
杨素道:“太子自然是应该废掉,皇上也有这个意思;可是,你看晋王有仁君之德吗?只怕他当上皇帝,比当今太子也好不到哪里。”
杨约道:“只要能长保咱家的富贵,管他好坏呢!”
杨素道:“他未必是个以德报德的人,我担心的也正是这一点。”
杨素一生,历仕两朝,自然比杨约想得深、看得远、认得准。只可惜杨素贪欲胜过了智慧,没有能够做出正确的决断。后来,杨广上台,第一个遭到灭族之祸的便是杨素一家。
听杨素这么一说,杨约不禁有些失望:“看来兄长是不想管了?”
杨素摇了摇头说:“既然他已经找到我们头上,不管岂不更糟?”
杨约这才高兴地说:“皇后之言,主上无不听从。兄长既然肯于出面,何不先从皇后入手!”
过了几天,杨素到宫中侍宴。席间,杨素屡次提到晋王仁孝谦恭,以此来试探皇后。独孤后哭着对他说:“你说得很对,我这个儿子非常孝顺,每当和人说起自己远离父母,都痛哭流涕,不像太子终日和云妃欢宴,专门亲近小人、猜疑兄弟。我之所以越发疼爱晋王,是怕太子要暗算他。”说着,孤独后给了杨素一些金子,让他劝说隋文帝废掉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杨勇知道他们的密谋后,非常恐惧,不知如何是好,时常有反常表现。隋文帝让杨素去查看杨勇动静。杨素来到东宫,故意拖延时间,让杨勇等了许久。见面后,杨勇不免埋怨杨素一通。杨素回来对隋文帝说:“太子怨望,恐有他变,应该加以防备。”隋文帝听了,对杨勇更加疏远。
独孤后时常派人窥视东宫,搜集丑闻,然后添油加醋地向隋文帝报告。杨广又令亲信段达收买东宫近臣姬威,让他诬告太子图谋不轨。
在独孤后的屡次劝说之下,隋文帝终于拿定主意。开皇二十年(公元600年)十月,隋文帝在武德殿召集诸王和文武百官,当众宣布废掉杨勇,改立杨广为太子。
杨勇被废后囚禁在东宫,隋文帝令太子杨广看管他。杨勇自以为废非其罪,屡次要求面见隋文帝申诉冤情,都被杨广阻止。杨勇于是爬到树上大喊大叫,想让隋文帝听到后召见他。杨素对隋文帝说,杨勇被癞鬼附体,已经神志昏乱,不可救药了。隋文帝竟信以为真,杨勇从此再也没见过隋文帝。
仁寿二年(公元602年)八月,独孤后病死。当着隋文帝及宫女们的面,杨广哭得死去活来,好像非常伤心。但杨广回到自己的私室,饮食言笑和平常一样。
独孤后和隋文帝的感情很好,对他看管得也很严,限制他亲近妃子和宫女。一次,隋文帝见到一个宫女长得很美,就住在她那里。独孤后知道后很生气,乘隋文帝上朝时,把那个宫女杀了。隋文帝闻讯大怒,骑马从后苑跑出,信马由缰,深入山谷二十多里。经高颎、杨素等大臣扣马苦谏,半夜才返回皇宫。杨坚曾叹息着说:“我贵为天子,而不得自由!”
这回,独孤后死了,没有人看管杨坚了,他便纵情声色起来。无奈岁月不饶人,六十多岁的隋文帝,终因纵欲过度病倒了。
仁寿四年(公元604年)四月,隋文帝卧病仁寿宫。七月,病情加重。这时,杨坚才有些后悔,对身边的侍者说:“若是皇后还健在,我不至于此。”
隋文帝自知不起,乃召太子杨广入居大宝殿,随时侍奉。杨广拜见父皇,故作愁容,详问病状,隋文帝略略相告。尚书左仆射杨素、兵部尚书柳述、黄门侍郎元岩等也都入阁侍疾。隋文帝与众臣握手辞决,自言凶多吉少,众臣皆出言相慰。
杨广见父亲病重,料想死期不远,心里十分欢喜。杨广即位心切,就给杨素写信,问他皇帝一旦驾崩,应该注意哪些事情。杨素将注意事项一一写清,封好后吩咐宫女送给太子。
偏偏事有凑巧,那宫女误将杨素的回信送到隋文帝那里。隋文帝看后大怒,心想自己还没死,太子就准备继位登基了,心肠也太狠毒了。一时肝气上冲,喘息异常。当时在旁侍疾的宠妾陈夫人和蔡夫人慌忙上前救护。一阵忙乱过去,隋文帝才渐渐平复原状,悲叹数声,朦胧睡去。半夜醒来时,见两个宠妾仍在旁侍候,隋文帝有些不忍,遂令二人更衣休息。
天色微明,隋文帝正在闭目养神。忽见一人抢入门来,定睛看时,原来是陈夫人。隋文帝见她神色有异,顿生疑窦,忙问原因。陈夫人欲言又止,经一再诘问,不禁泣下,呜呜咽咽地说出“太子无理”四个字。
原来这陈夫人本是南朝陈宣帝之女,生得国色天香,且性情聪慧。陈亡,被隋文帝纳入后宫。独孤后性情奇妒,后宫罕得进御,唯陈夫人有宠。等到独孤后病逝,陈夫人进位为贵人,专房擅宠,主断内事,六宫无人能比。杨广慕陈夫人美貌,早已垂涎三尺。陈夫人今晨出去更衣,被杨广撞见,便欲行非礼。陈夫人极力挣扎,才得免于受辱。
隋文帝听罢,跃然而起,用手捶床道:“畜生怎么能托付大事?独孤误我!”说着,即呼内侍入室,令其速召柳述、元岩。二人奉诏而来,隋文帝一边喘一边说:“快召我儿!”二人将呼太子,隋文帝道:“不是杨广,是杨勇!”
柳述、元岩出阁,找来纸笔,草拟诏书,切磋多时,方才草就。他们正要派人去召杨勇,不料外面跑进许多卫士,不由分说,将二人捆绑起来。不一会儿,只见宇文述手执诏书赶到。诏书中说柳述、元岩二人侍疾谋变,图害东宫,应将二人拘系下狱。两人如同做梦一般,便被关进大理狱中,看押起来。
原来,隋文帝令柳述、元岩草拟诏书一事早已为杨素侦知,他赶忙告诉杨广。杨广闻言大惊,急忙伪造圣旨,逮捕了柳述和元岩,又派心腹刘恕、郭衍率卫士包围仁寿宫,禁止出入。再派心腹张衡入殿问疾,同时密嘱一番。
张衡进入内殿,将陈夫人、蔡夫人和众宫女尽行赶出。众人走不多远,就听里面传来隋文帝喊痛之声,一阵高似一阵。过了一会儿,声息皆无。张衡出来报告太子,说是皇上驾崩。杨广率众人入内检视,果然见隋文帝一命呜呼,气息全无,只是双眼圆睁,甚是恐怖。屏风上溅有斑斑血迹,不知为何。杨广派心腹守住殿门,不准宫嫔、内侍等进入。
就在这一天,杨广即皇帝位,是为隋炀帝。不久,杨广伪造隋文帝遗诏,将杨勇和他的十个儿子全部处死。后来,又杀了自己剩下的两个弟弟(另一个弟弟在隋文帝时已死)。杨广即位那一年,陈朝的亡国之君陈后主恰好死去。杨广给他订了一个恶谥叫“炀”,谥法:好内远礼曰炀,逆天虐民曰炀。杨广做梦也没有想到,十四年以后,他被臣下处死,也戴上了他自己制定的“炀帝”的丑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