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两汉的大一统结束之后,历经了西晋王朝的短暂统一,中国历史又一次进入了刀光剑影的乱世之中。居住在北方诸州郡的少数民族贵族趁乱而起,推翻了西晋政权,先后建立起十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历史上称为十六国时期。十六个政权你来我往、骤兴旋灭,战争成为这个时代的主旋律。这一时期南北王朝的统治者将唯权力论发挥到了极致,后赵石虎家族就是这样赤裸裸地为了权力而相互仇杀的典型。
十六国中的后赵是羯族人石勒建立的政权。石勒出身于一个小头领家庭,在西晋政权对少数民族残酷统治的政策下,石勒年轻时曾给人做过佃农、逃过荒,还曾被东瀛公司马腾买来做奴隶。石勒受尽苦难,胸中的积怨在民族仇杀中得到宣泄,潜意识中有着强烈的破坏和报复心理。拥戴石勒起事的一批人多数都是做过强盗的山野亡命之徒,凶狠残暴成性。在成长为最强暴力的拥有者之后,以这些人为核心的后赵政权自然也充满了凶戾,尤其是后赵第三代君主石虎。父子间相互残杀,几乎达到了灭绝人性的极限。
石虎字季龙,是石勒的侄子,从小由石勒的父亲所抚养,因此收到了石勒母亲王氏的宠爱。石虎17岁时,他和石勒的母亲一起被送到石勒军中生活。
石虎喜欢骑马射箭,游手好闲,多次用弹弓打人。有一次,石虎打瞎了一个士兵的眼睛,早已不满石虎残暴行径的将士由此闹起事来。石勒见此立即请示母亲要把石虎杀掉,王氏对他说:“一头好牛在小时候经常把车撞破,石虎正是一头好牛,他将来会有大用,能帮你打天下的。”于是,石勒狠狠地教训了石虎一顿,石虎这才有所收敛。
石虎身高七尺五寸(约合现在的一米八),善于弓马,勇猛善战,每次打仗都所向披靡,被石勒提拔为征虏将军。石虎性情残暴,抓到俘虏不分男女一律杀掉。石勒虽多次责骂,但渐渐地发现石虎是块带兵打仗的好苗子。于是,石虎开始受到石勒的器重。石勒亲自到当时有名望的将军郭荣家说媒,让郭荣的妹妹与石虎结为伉俪。但是,石虎不喜欢郭氏,反而对宠姬郑樱桃宠爱有加,两人便密谋把郭氏害死。
但是,石虎同时也是一个喜新厌旧的人。很快,石虎把郑樱桃玩腻了,又陆续娶了名门望族郑氏和杜氏的女子为妻,郑氏生了儿子石邃、石遵,杜氏生了儿子石宣、石韬。
太和三年(公元330年),石勒自称大赵皇帝,史称后赵,他封自己的儿子石宏为大单于,统领胡部,封石虎为中山王、尚书令。大单于是胡人的最高称谓,仅次于汉人的皇帝,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石虎一直以为大单于非己莫属,因此对石勒恨得咬牙切齿。石虎对儿子石邃说:“自从石勒占据襄国(今河北邢台)以来,我南擒刘岳,北追索头,东平齐、鲁,西定秦雍,攻克了十三个州,立下了汗马功劳。大单于之位应当给我,却给了石宏。每想起这些,就气得我吃不下饭睡不着觉。等石勒死后,我要让他断子绝孙!”说到做到,三年之后石勒死去,大权在握的石虎先将右光禄大夫程还、中书令徐光逮捕下狱,然后逼迫太子石弘继位。石弘害怕石虎,便痛哭流涕,以软弱无能为借口,一再要求把帝位让给石虎,石虎训斥他说:“我也知道你不能胜任,过些日子自然有人换你,再不要吵嚷了!”强迫石弘即位,改元延熙。
中国古代的权臣在自己想当皇帝时,一般都假惺惺地要傀儡皇帝禅位,但石虎可不管这一套。后赵延熙三年(公元334年)十月,石弘捧着印绶颤抖着走到石虎身边,请求禅位给石虎。不料石虎板起面孔对石弘说:“谁来当帝王,大家心里都很明白,何必由你来说!”石弘流着眼泪回宫后,对母亲说:“父亲的亲生骨肉不会再留在世上了。”这时,有一个尚书揣摩着石虎想自己当皇帝,便上奏石虎请求石宏禅位,石虎没好气地说:“石弘应当废掉,还讲什么禅位!”于是自称赵天王,改元建武,立儿子石邃为太子,把石弘废为海阳王。不久,石虎就把石弘、石弘之母程氏、秦王石宏、南阳王石恢等石勒的子孙全部杀掉,总算发泄了心头之恨。
毫不奇怪,在这样暴戾凶狠的父亲熏陶下,再加上亲眼看见诸般暴行,自然培养出一代浑身戾气的子弟,石虎的儿子在残暴程度上较其父有过之而无不及。
太子石邃是个酒鬼、色狼兼暴徒。石邃不喜欢过问政事,每天只知喝酒玩女人,胡作非为。有时外出打猎几天不归,回来宫门已经关闭,石邃就爬墙进去;有时半夜闯进私宅奸淫人家妻妾;有时竟然兽性大发,酒席筵上将宫中美女的头砍下来,洗去血痕,放在漆盘里遍席传阅,观赏评论。石邃还有一个奇怪的嗜好,就是喜欢尼姑。石邃曾挑选美貌尼姑拉入宫中,玩够了杀死,将尸体肢解以后与牛羊肉混在一起煮着吃,或者盛在盘里遍赐左右佞臣,让他们分辨哪是人肉,哪是牛羊肉。
石虎最宠爱的儿子是河间公石宣、乐安公石韬,都是石邃的弟弟,石邃因为失宠而恼怒怨恨石宣、石韬,一直想把这两个弟弟除掉。为了巩固自己的太子地位,石邃想讨石虎的欢心,暴躁的石虎对此反应漠然。石邃以太子身份总理一应政务,将大小事一律上奏石虎,石虎怒喝:“这些小事,也要进呈?”石邃于是不进奏小事,石虎又呵斥:“朝中小事,如何不进奏?”石虎动不动就杖责石邃,一个月起码有两三次。
受尽了石虎虐待的石邃自然对这个残暴的父亲恨之入骨。石邃恨恨地对侍从无穷、长生及中庶子李颜说:“皇上实在太难侍候,我要杀了他,你们敢跟我造反吗?”太子这是要弑父自立,随从、侍臣除了立刻跪拜,谁敢言语?众人吓得浑身打战。石邃见无人响应,也不敢贸然行事,于是称病不上朝。
此时,石虎也发觉了某些迹象,他听说石邃病了,心里十分怀疑,便派了一个最信任的女尚书,以慰问为借口前去观察真伪。石邃心中正没好气,他微笑着把女尚书叫到面前说话,乘其不备,一剑砍下头来。石虎正在宫中饮酒作乐等候回音,结果,等回来的不是花枝招展的女尚书,而是一颗血淋淋的人头。石虎勃然大怒,马上派人把石邃监禁起来。
不久,石虎气消了,打算赦免石邃,父子重归于好。石虎下了一道赦令,并召石邃到太武东堂进见。但石邃心中仍充满怨毒之气,见到石虎一言不发,照了一下面扭头就走。石虎按捺住性子,还想缓和局面,派人追上去问石邃:“还没有朝见皇后,怎么就匆忙走了?”石邃毫不理会,扬长而去。石虎顿时大怒,暴戾的性格不可遏抑地发作,马上下旨将石邃废为庶人,当天晚上又派人诛杀了石邃及其妻妾子女26人。然后,石虎又杀掉宫中石邃党羽二百多人,并废石邃的母亲郑樱桃为东海王妃,另立儿子石宣为天王皇太子,石宣母亲杜氏为天王皇后。
建武十三年(公元347年)九月,石虎让太子石宣到名山大川为他祈福。不久,石虎又命令儿子石韬到秦、雍一带祈福。石韬出行的规模丝毫不亚于石宣,这令石宣极为恼怒。
石宣也同样是个暴虐成性的人。有一次,侍中崔豹嘲笑石宣的属官孙珍眼窝深可以存尿,想不到犯了石宣的大讳,他马上派人杀了崔豹父子。原来,石宣有胡人相貌的遗传特征:鼻子高,眼窝深,连鬓大胡子。所以,石宣最忌讳有关此类的言谈。
石宣与父亲石虎一样,很喜欢打猎。石虎率领猎队出发时,前呼后拥,非常气派。后来石虎年岁大了,身体发胖不便骑马,就造了一千辆猎车。车身长三丈,高一丈八尺。还造了四十辆兽车,车身多层,像楼一样。石虎划了一个极大的猎场,派朝廷司法官看管,如果有人进入打猎,就处以死刑。石宣围的猎场更大,每边长百里,远近禽兽都被赶进场里。打猎时,晚上点起火把,照耀得如同白日。石宣经常带着他的宠姬显德美人乘辇观看射猎,高兴时要等到场内野兽一个不剩才肯离开。石宣打猎时,命令文武官员立着或跪着围守在猎区周围,不能让野兽跑掉。如果野兽从哪里逃出猎场,哪里的官员就得受罚:有爵位的罚下马步行一天,无爵位的则鞭打一百。每次出猎都搞得人心惶惶。有时为了一场围猎,士卒饿死、冻死的不下万人。
石虎很欣赏石宣的围猎办法,命令石韬向石宣学习。于是,石韬也大张旗鼓,率众张网打猎。不料这样一来,更引起了石宣的不满。
石宣与石韬虽是同母兄弟,但因为石虎偏爱石韬,石宣早就怀恨在心。石韬围猎又大出风头,更引起了石宣的疑忌。石宣手下有个宦官,平时对石韬不满,经常向石宣散布石韬有野心之类的坏话。恰巧,石韬要在府中建一座大殿,准备用九丈长的殿梁。但这超过了亲王宫殿礼制,在那个时代是大逆不道的罪行。石宣知道后大怒,派人杀了工匠,并把梁截去一段。石韬很生气,他又换了新梁,而且增长到十丈。石宣听说后怒不可遏,对他的心腹杨柸、牟成说:“石韬太不像话了,胆敢这样对抗我,你们如果能杀掉石韬,我即位后马上把石韬的国土分封给你们。你们杀了石韬,不要露出马脚,主上听说他死了,必然去临丧,那时我们乘机行事,何愁不马上得到天下?”杨柸等看到有利可图,就答应了。
当天晚上,石韬喝醉了酒,在佛精舍中过夜。杨柸、牟皮、牟成、赵生等几个石宣的心腹用猕猴梯(一种极精巧、轻便的爬墙软梯)爬进院去,杀死了石韬,并把他的眼睛戳烂、肚子戳破,弄得血肉模糊、惨不忍睹。石虎听说自己最心爱的儿子惨死,惊得昏倒在地,半天才缓过气来。石虎想亲自临丧,被别人劝住了,于是派石宣去临丧。石宣到了丧所,不但不哭,反而还掀开被子,慢慢欣赏血肉狼藉的尸体,然后满意地哈哈大笑着离去。
石虎早知道石宣、石韬兄弟不和,怀疑是石宣下的毒手。石虎设计召石宣进宫,想弄个水落石出。石虎假称杜皇后哀伤过度,已命在旦夕。石宣没有想到自己已受到怀疑,便大模大样地去朝见母后,并住在那里。与此同时,一个叫史科的人前来向石虎告密,泄露了他听到的石宣派人杀掉石韬的密谋,石虎听了报告后勃然大怒,马上派人捉拿凶犯,只拿到杨柸、牟皮、赵生。半路上又逃掉了杨柸、牟皮二人,只剩下赵生。赵生胆子比较小,一五一十交代了事情的始末。
石虎证实了爱子是被太子石宣杀死的,恨得咬牙切齿,立刻派人从皇后宫中把石宣捉来,关进席库,剥了衣服,反绑起来,用铁环穿透他的下巴,像牲口一样锁在库中铁柱上。石虎又命人抬来一个大木槽,把残汤剩饭全倒进槽里,让石宣饿了渴了就像牲口一样去舔。石虎命手下不分白天黑夜地用鞭子抽打石宣,抽得他像狼一样地哀嚎。
几天之后,后赵都城邺城北面积起了一个高高的柴堆,柴堆上立着一个大柱子,柱顶安装了辘轳。这是石虎亲自设计的处死太子石宣的刑具。刑具准备好之后,石虎带领数千人登上邺城内高台,观看行刑。石虎指挥人把石宣用梯子拉上柴堆,派石韬的两个亲信拔光他的头发,割断他的舌头,砍去他的手脚,挖去他的眼睛,剖开肚腹,弄得像石韬死时一样血肉狼藉。最后,石虎命人用绳拴住石宣的下巴,用辘轳吊到柱子顶端,四面放火,烧掉了这个血肉模糊的东西。石虎看到石宣被残酷地烧死后,还不解心头之恨,又命令把尸体烧成的灰分撒在各十字路口,让万人践踏。随后,石虎又派人把石宣的妻子、随从、亲信、宦官三百多人,全部车裂肢解后丢到漳河里,又命人把东宫拆毁,改成养猪养牛的场所。
石虎和其诸子的关系仿佛是一群饿狼之间的相互撕咬,我们根本看不到传统道德中鼓吹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只是对权力贪婪的追求,而决定最后成败的,又是最强暴力的拥有者,无论是石虎杀尽石勒诸子,还是石虎与自己儿子的争斗,抑或是后来冉闵将石虎的儿子斩尽杀绝,决定最后成败的毫无正义性可言,仅仅是实力在决定谁是最后的胜利者。权力的原规则——最强的暴力拥有者有最大的话语权体现得再清晰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