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小店选人、用人、管人有诀窍

如何选择销售人员

要恰当地选择销售人员,店铺必须先确定选择标准,明确对销售人员所期望的是什么。

一旦确定了选择标准,就可以鉴别申请人的素质。在选择店铺的销售人员中,最流行的鉴别方法是考虑申请人的性别、年龄、个性、知识、智力、文化程度和经历,从中挑选合适的人员。

1. 性别、年龄标准

鉴别、挑选销售人员的工作中,对申请人的性别、年龄的考虑是相当重要的。而不同的行业,对销售人员的性别、年龄的要求是不相同的。比如,音像商店的主要供应对象为青少年,必须选用30岁以下的销售人员,因为他们更容易与青少年沟通,获得他们的信任,而且容易掌握他们的消费需求的变化。高级妇女时装商店的主要供应对象,是18~30岁的、有职业的和上层社会的妇女,所以,要求销售人员具有一定的素养和气质,并能了解时代的最新潮流。

对上述这些要求,所有零售店都无一例外,对于专卖店来说,更是如此,店铺可以根据本身的业务经营需要,从应聘人员中予以筛选。

2. 个性标准

一个人的个性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他的潜在的能力。店铺多倾向于选用那些开朗、自信、待人友好,又比较稳健、精力充沛的人作为其销售人员。这些个人的素质,可以通过零售策划者与申请人的个别交谈,或有关个人的个性记载材料来了解。

3. 知识和技能

店铺销售的许多产品在技术上是比较复杂的,比如微型计算机、电视机、微波烘箱、35毫米照相机、VCD机等。所以店铺提供的服务很大程度是来源于技术方面。所以要求销售人员具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快速掌握商品的技术知识,这样面对顾客技术方面的询问和要求才能游刃有余。

4. 经历标准

考察销售人员业务能力的最可靠依据之一,是他以前的工作经历,特别是从事销售工作的经历。因为在零售行业,经验和积累是一个人业务能力强弱很重要的因素。当然,这不是绝对的。还有,许多谋求销售人员工作的申请人为年轻人,他们在此以前是没有任何重要的经历的。对这些申请人,可以根据他们个人的特点,以及显露出来的雄心、干劲和职业道德,来做出评价。

如何启动员工招聘程序

如果店铺需要招聘员工,那么应该提早准备。一般来说,60天时间足够雇到合适的人了。

1. 工作描述

工作描述是对店铺需要雇人来做的工作的简短描述,主要侧重于所需的技能、学历和经验。

工作描述是极为重要的人事工作。撰写工作描述可以让创业者注意到该项工作(真的需要这项工作吗?优秀的求职者应具备哪些特点?)的要求,避免求职者的条件达不到规定要求。创业者可以不必雇用任何不愿意或不能做好该项工作的人,但是创业者不能歧视求职者。工作的限制条件必须运用得公平、公正。如果有基于种族、性别、年龄或其他因素的双重标准,就说明招聘中出现了歧视问题。

工作描述也会帮助创业者决定可接受的工资范围,从而缩小可以雇用的雇员的范围,并在雇用后与员工顺利进行沟通。工作描述不会束缚创业者的手脚,但却有助于明确一项工作具体涉及的内容,以及相应的职责和义务。

2. 在三个以上的应聘者中挑选

三个是必需的数目。如果合格应聘者少于三人,那么创业者就在冒招聘决策不力的风险了。发布求职广告能够吸引应聘者,有助于创业者做出正确的招聘决策。

3. 确定面试时间

由于创业者必须同时处理许多事情,因此确定面试时间成了问题。但是创业者不能指望有人会自动提供帮助,自己制订一个时间表,然后严格地按其行事。对许多创业者来说,招聘都是存在问题最多的领域。在这个领域犯错误的代价是巨大的(就时间和金钱而言),然而并不是每个人都有犯错误的经历。面试时要分外留意:创业者很容易草率地录用第一个应聘者。千万别这样做!尽量设计一个招聘研究会,借此进行招聘。最重要的是,创业者应记得审查应聘者的简历。

如何组织员工培训

员工招聘只是店铺人力资源管理的开始,如何使新员工成为符合店铺要求的合格的销售人员,这是店铺内部培训要解决的问题。许多企业为培训员工开办了专门的学校,比如假日酒店大学、麦当劳的“汉堡包大学”等。这些学校为本企业的员工培训制订专门的培训计划,配置专门的培训人员。学校的一切活动都围绕着培训企业需要的人,只要是企业的需要,哪怕是细微的方面也会配合以精心的计划。

业务能力培训仅仅是对销售人员进行业务上的教导,这对于店铺是不够的。店铺的服务质量依赖于员工向顾客提供服务过程中的表现,顾客是各不相同的,依靠业务能力培训不能解决员工为顾客服务时遇到的所有问题。由于员工在与顾客交往中可能遇到的问题难以预先料到,因此很难在培训中对这些问题加以模拟解决。在店铺的培训中,交往技巧的培训在某种程度上比技能培训更困难。

在店铺的培训中具体而言,对与顾客有直接接触的销售人员的培训主要有以下内容。

1. 商店经营政策

销售人员往往是店铺的代言人。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顾客与店铺是通过售货员来联系的。因此,重要的是售货员要通晓商店经营政策,特别是那些与顾客直接有关的政策,比如商品经营利润、对偷窃商品的人的处理、赊销业务、商品储藏、送货和议价等。除此之外,销售人员还应当了解关于营业时间、休息时间、午餐和晚餐时间、酬金和定额办法、非售货任务,以及定期考核标准等政策。

2. 商品知识

店铺应培训它的销售人员,使他们对店内商品的性能、使用方法及优点、缺点有详尽的了解,以便销售人员能够协助顾客选购最能满足顾客需要的商品,并提供给顾客各种合理的建议。此外,销售人员还应当了解竞争对手供应的商品的优点和缺点。

销售人员更需要熟悉店内经营的商品的保质期以及商品的耐用性。这意味着销售人员还应当了解由商店来代表的各加工、制造厂商的信誉的情况。

3. 顾客类型

销售人员就如何鉴别和适应不同类型的顾客的要求接受训练。这一点非常重要。如果销售人员能懂得如何接待这些顾客,使他们感到满意,将大大提高店铺的销售额。

4. 顾客选购标准

销售人员应当学习如何发现顾客的选购标准,以及如何对他们的要求做出反应。

培训的内容有哪些

1. 兼职人员

人员短缺是店铺常面临的问题,通常店铺在营业高峰时段都会雇用兼职人员,以缓解人力的不足,而且兼职人员的费用也相对较低,再者,兼职人员也是日后专职人员的最佳人选。

兼职人员的工作内容为实务性的操作,故培训时间较短,时间为2~3小时即可,课程内容包括:标价机的使用、补货时应注意的基本事项以及基本的清洁管理概念等。

2. 门市员工

门市员工除学习实务操作外,还必须学习一些观念性的课程,时间以20~28小时较为适当。

课程内容应涵盖以下内容:

(1)经营理念(时间:1.5~2小时)。商店运作顺畅,必要条件是经营者与员工的经营理念必须一致。因此,经营者在对本店职工训练时,应将经营理念导入课程中。

(2)顾客应对技巧(时间:1.5~2小时)。有技巧且适时与顾客沟通,是与顾客建立感情最佳的方法,其内容可涵盖各种常用礼貌用语应用时机、仪态、顾客抱怨处理、促销技巧等。

(3)设备的操作、维护及清洁(时间:3~4小时)。一般生产经营设备是指冷冻碳酸饮料机、汽水机、冷气机、冷冻冷藏冰箱、招牌、照明设备等直接或间接与销售有关的设备,教导门市员工正确的使用方法,并经常做一些基本的清洁及维护,可延长其使用寿命。

(4)收银机的操作、维护及简易故障排除(时间:3~4小时)。操作收银机要求速度要快,误打率为零,并熟悉其各项功能。对于不曾操作收银机的新进人员,应将此课程列入首要的训练内容。

(5)商品陈列技巧(时间:2~3小时)。商品陈列技巧直接影响到商品回转率,经营者必须向门市员工灌输商品陈列的观念,如商品陈列的目的及原则,各类商品最佳的陈列位置等。

(6)店内安全管理(时间:2~3小时)。经营者必须提高员工对在工作中可能发生意外灾害的防范技巧,如防抢、防偷、防骗及搬运商品时应注意事项等。

(7)报表制作(时间:3~4小时)。报表是经营者管理员工的工具之一,故应培训员工能正确填写基本的报表,如交班日报表、现金记录表、误打、销退、自用记录表等。

(8)简易的包装技巧(时间:2~3小时)。

(9)简易POP制作(时间:2~3小时)。

如何建立员工绩效考核制度

1. 考核的意义与目的

员工绩效考核是员工奖惩以及日后晋升及发展的重要依据,应当力求客观及公正。员工绩效考核制度,将有助于店主一目了然地掌握手下每一位员工的工作绩效。

近来西方欧美等先进国家,甚至通过一种所谓的“目标管理”制度及期望成果作为考核员工的依据。其方法为:确定每一位员工的主要职责范围,然后再利用此标准,指导员工的日常工作,并作为日后评估员工绩效及其贡献程度的依据。该方法不仅充分发挥了考核的意义,同时也达到了考核制度设立的目的。

2. 考核制度的评定标准

考核制度除了影响员工日后的晋升外,另外也关系调薪、奖金的分配。通常,店铺经营者为了鼓励员工按规定出、退勤均会设立所谓的“全勤奖”。如果两名员工在一个月内除正常休假外,没有额外请假,迟到的次数、时间也在公司规定的额度以内,可以领到全勤奖,作为辛勤工作的奖赏。

除了出、退勤记录,请假次数,员工平日在店内的工作表现、工作情形、工作能力及态度,也应列为考核的项目,才能真正达到赏罚分明的目标。无论是对哪一个职位的员工进行考核,都是为了得到以下全部或部分信息:

(1)工作知识。工作范围的专业知识及相关的指令、制度、设备等各方面的情况。

(2)工作(服务)态度。能否对工作(或客人)认真负责并积极主动地寻找解决问题和改善工作的方法。

(3)观察和分析能力。能独立发现问题并找出问题的原因。

(4)计划与控制力。能预知各种情况,设计出长期有效的行动方案。

(5)判断与决断能力。能否领悟事情本质,并在做出正确的决断前没有不必要的拖延。

(6)领导能力。能否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使之付诸实行,采取必要手段的能力如何。

(7)协调能力。为店铺的利益和其他员工合作、协调的能力和主动性如何。

(8)开发能力。是否有能力发现和充分发挥员工现有和潜在的能力。

(9)工作量。准确的工作数量是多少。

(10)工作品质。正确、完善地完成工作的情况如何。

一般的员工考核方法有:

(1)自我评鉴。负责考核的人员将业绩考核的内容以问题的形式向员工提出来,让员工自己写出报告。这种方法为员工反思、总结自己过去所做的工作提供了机会。员工经过系统的思考以后,可以比较容易地发现自己的成绩和不足,甚至可以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排序法。这种考评方法类似学校里的“学生成绩榜”,就是根据所有员工的工作成绩排列名次。这种方法的优点是一目了然,可以使每个员工知道自己所处的位置。其缺点是人数多时做起来比较困难,另外,它只限于同一种工作的人之间进行比较。

(3)对比法。将所有接受考评的员工工作成果都与其他员工做比较。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所有参加考评的员工进行有价值的比较,全面评价所有人的业绩。但其比较的次数要随着考核人数的增加而呈几何级数增加。

(4)与绝对标准比较。一项工作的绝对标准往往是通过反复实践以后确定的,因此,可用于衡量一个员工的工作成绩。这种考评方法的优点:一是标准明确,员工自己就能判断自己的工作是否符合要求,也利于管理者对员工进行指导;二是绝对标准的组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有重点地矫正员工不符合标准的行为;三是这种方法不仅可以了解员工是否达到了标准,还可以了解他们在朝着标准努力的情况。这种方法也有缺点,例如,无论对多少人进行考评,标准只有一个,很难顾及每个人的特殊性。而且,由于有绝对标准,大家都以达到标准为目的,谁也不会使自己的工作超出标准,这就限制了部分员工潜力的充分发挥。

在店铺的经营过程中,如果能正确建立员工的激励机制,不但可以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还可以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那么,怎样具体实施激励机制呢?

(1)提高员工薪水。提高员工薪水是一种最直接的激励机制形式,可以充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激发员工的潜在能力,使其为店铺创造出更高的经济利润。有的经营者可能认为,提高员工薪水意味着经营成本的提高,这样做有些不合算。其实,如果压低员工薪水,虽然降低了经营成本,但同时也降低了员工的积极性,低薪水状态的员工会消极怠工,使整体的工作效率下降,从而影响店铺的正常经营。

(2)建立奖励制度。奖励的方式和内容有很多种,可以包括奖金、奖品、休假时间等。奖励给那些工作突出、成绩优秀的员工,以激励其他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但要注意,在员工得到奖励时,经营者一定要兑现奖励内容,使员工真真切切地感到欣慰和满足,以便日后更加努力地工作。

(3)增加有意义的集体活动。在店铺的经营淡季,可以分批组织一些员工参加郊游、娱乐等活动,使员工得到身心放松,尽情享受生活,从而调节员工工作状态,使其更好地投入工作。

如何建立按劳取酬的薪资制度

1. 各级职员薪酬给付办法

一般来说,薪资是吸引人才、鼓励员工努力工作的关键,薪资对员工的意义,含有“按劳取酬”和“保障生活”这两大原则。也就是说,薪资公正的条件必须是与劳动等值,且能保障基本生活。

因此,薪资具有劳动力价格的性质,通常员工是根据自己能产生多大的价值(即生产力)而定;而雇主则是由作为创造劳动力成本的生活费用所决定,所以薪资给付若想在雇主与员工间取得协调,就是要在这两个原则中间寻求平衡点。

“按劳取酬”意味付出越多,理应得到报酬越多。当然所谓“付出”,不单是指体力,还有脑力上的付出。不同职位的员工,因为付出的体力和脑力不同,承担的责任也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职位、不同薪酬”的薪资制度。

通常兼职人员的薪资计算以小时为单位。具体价格可参考行业平均价,另外,也可以有全勤奖以及清洁奖金等作为鼓励。

正式店员的薪资以“月”为单位,而且还有许多的福利及津贴(如伙食费、交通津贴、房屋补贴、夜班津贴、全勤奖等),各项合计才是真正的薪资。

除了一些共有的基本津贴之外,有的店主还会加发给员工清洁奖金、业绩奖金、工作奖金等,不但达到“保障生活”的原则,同时也兼顾到“按劳取酬”的原则。

2. 加班费及各项奖金的给付办法

以排班方式轮调的店铺,比如碰到商店新开业、节假日或是月底盘点等特别忙碌的时候,员工有时也需要留下来额外加班,基于劳动法相应的规定,只要确实由于工作上的需求而加班者,资方应向劳方给付相应的加班费。

另外,遇到法定假日或是周末,轮职当班员工当天的薪资,也用加班费的方式来计算,计算原则为底薪乘以一定倍数,如:2小时以内为底薪的1.33倍,2~4小时为1.66倍,4小时以上则为1.99倍。

至于业绩奖金,是为了鼓励创造比平均目标更高的业绩。计算方法为超出部分的金额×5%为其业绩奖金,如:假定早班平均每日应为10000元,而达成15000元,则以多出来的5000元×5%=250元,就是该班人员的业绩奖金。店主可以根据各营运状况制订业绩目标,而且可以隔段时间(如3个月)调整一次,以鼓励各当班人员不断努力创造更高的业绩,连带提升员工工作士气。

如何建立利益共享的福利制度

福利制度的建立,充分体现了劳资双方的利益共享、双赢原则。应该考虑到店铺的每一份子,上至店主、下至店铺的兼职人员,都应享有完善的福利措施,以保障员工的工作安全及生活无虞。

1. 劳保、意外险的必要性

根据劳动法的规定,雇主有义务为员工上保险,以作为工作上的一项保障。除了劳保外,店铺职员还应该得到意外险的保障。原因在于店铺的现金收入,常让歹徒虎视眈眈;如果是24小时营业,大夜班正值夜阑人静,危险概率较高的时段;另外,补货上架、清洗设备等,也易发生货伤人的意外。为员工支付一定数额的保险费,虽然增加了雇主的一定成本,但要想到,一旦事故发生,雇主会不堪拖累;另外保险有抵税作用,抵消了部分成本增加,最后有保险的保障,员工可更安心工作,也显得店方有诚意,有人情味。

2. 各项津贴及补助费的给付办法

薪资中的物价津贴、交通津贴、房屋津贴及夜班津贴等,在食、住、行等方面给员工一些实际的补助,津贴的额度也非固定不变。店主可视当时的物价或是交通费率的高低起伏,来调整物价津贴及交通津贴额度的多寡。 bl87hEPQPLjkBZiTtTxKBZbbSv1GCThUkElIhmaHjjTH3/qVFZwOO7h/y8d2W3A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