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节
腧穴的定位方法

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取穴法,是指确定腧穴位置的基本方法。临床上,取穴是否准确,直接影响针灸推拿的疗效,因此,针灸推拿治疗强调准确取穴。常用的腧穴定位方法有以下4种。

一、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指以人体解剖学的各种体表标志为依据来确定穴位位置的方法,又称自然标志定位法。人体体表解剖标志可分为固定标志和活动标志两类。

(一)固定标志

固定标志指利用各部位由骨节或肌肉所形成的突起、凹陷及五官轮廓、发际、指(趾)甲、乳头、肚脐等固定标志来取穴的方法。如鼻尖取素髎,两眉中间取印堂,膝骨小头前下缘取阳陵泉,俯首时第7颈推棘突下取大椎等。

(二)活动标志

活动标志指利用关节、肌肉、皮肤随活动而出现的孔隙、凹陷、皱纹等活动标志来取穴的方法。如张口时在耳屏与下颌关节之间取听宫;屈肘时,在肘横纹外侧横纹头处取曲池;正坐屈肘,掌心向胸时,在尺骨小头桡侧骨缝中取养老等。

人体体表标志,尤其是固定标志的位置恒定不变,因此,此法是确定腧穴位置的主要依据,其准确性也最高。但由于全身腧穴中分布于体表标志处的仅限于部分穴位,故此法有一定的局限性。

二、骨度分寸定位法

骨度分寸定位法指以体表骨节为主要标志来测量全身各部的长度和宽度,并按自身比例进行折算,用以确定腧穴位置的方法。古称“骨度法”,最早见于《灵枢·骨度》。取用时,将设定的骨节两端之间的长度折成为一定的等分,每一等分定为1寸。不论男女老幼、肥瘦高矮,一概以此标准折量作为量取腧穴的依据。表2~16和图2-8是现在普遍采用的骨度分寸,是以《灵枢·骨度》所规定的人体各部的分寸为基础,结合历代医家创用的折量分寸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腧穴名称与定位(GB/T 12346—2006)》中的“骨度折量定位法”而确定的。

图2-8 常用骨度分寸示意图

表2-16 常用骨度分寸表

三、手指同身寸定位法

手指同身寸定位法是指以患者的手指为尺寸折量标准来量取腧穴的定位方法,又称“手指比量法”和“指寸法”。常用的有以下3种。

(一)中指同身寸

令患者拇指和中指屈曲成环形,以中指中节桡侧两端纹头之间的距离作为1寸(图2-9)。

(二)拇指同身寸

以患者拇指的指间关节的宽度作为1寸(图2-10)。

(三)横指同身寸

令患者第2~5指并拢,以中指中节横纹为标准,其4指的宽度作为3寸(图2-11)。四指相并名曰“一夫”,故用横指同身寸量取腧穴的方法,又称“一夫法”。

图2-9 中指同身寸

图2-10 拇指同身寸

图2-11 横指同身寸(一夫法)

四、简便定位法

简便定位法是临床中简便易行的一种辅助取穴方法。如两手虎口自然平直交叉,一手食指压在另一手腕后高骨的上方,当食指尽端处取列缺;半握拳,当中指所指处取劳宫;立正姿势,两手自然下垂,于中指端处取风市;垂肩屈肘合腋,于平肘尖处取章门;两耳尖连线中点取百会等。

思考题

近年的针灸研究表明,动物存在着与人类相似的经络与穴位现象,在进行针灸动物实验时,应如何进行腧穴定位呢?

动物腧穴的定位方法有:依解剖形态做取穴标志,以体躯局部距离做标志,尾骨同体寸法(动物正对坐骨结节的一节尾推的长度作为一寸),指量定穴(以中等体型动物为适宜)等。实验动物针刺取穴时,应注意运用比较解剖学和体表标记确定腧穴的位置,将经典针灸与兽医针灸相同的穴位,应用到实验动物上。具体动物取穴可以参考国家级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中的动物穴位图谱及文献、《动物针灸穴位图谱》、《实验动物针灸穴位图谱》、《中国兽医针灸学》等。 ife6ZQXXcEA/sRsLAN8YIqCxtzdaa+iwYzOeSI0mprzjsyrtzL/2c8UgnDm1B8N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