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引言

诗的概念很复杂、范围很广,清代学者方贞观将其分为三类:“有诗人之诗,有学人之诗,有才人之诗。才人之诗,崇论闳议,驰骋纵横,富赡标鲜,得之顷刻。然角胜于当场,则惊奇仰异;咀含于闲暇,则时过境非。譬之佛家,吞针咒水,怪变万端,终属小乘,不证如来大道。学人之诗,博闻强识,好学深思,功力虽深,天分有限,未尝不声应律而舞合节。究之其胜人处,即其逊人处。譬之佛家,律门戒子,守死威仪,终是钝根长老,安能一性圆明!诗人之诗,心地空明,有绝人之智慧,意度高远,无物类之牵缠。诗书名物,别有领会;山川花鸟,关我性情。信手拈来,言近旨远,笔短意长,聆之声希,咀之味永。此禅宗之心印,《风》《雅》之正传也。故作诗未辨善恶,当先辨是非。有出入经史,上下古今,不可谓之诗者;有寻常数语,了无深意,不可不谓之诗者。会乎此,可与入诗人之域矣。”(《辍锻录》)按照他的意思,吾辈之作是哪个境界都沾不上边的,只能算作另类了。本人也算胆子不小,少年时期就酷爱此道,开始涂鸦之作,从50岁开始,每十年都会推出一本集子。作为走过路程的记录,自我欣赏是第一意义的,送给朋友玩味一下也算一件雅事。给经历过的岁月一个交代,这便是能坚持写下来的初衷。

这本《桑榆唱晚》,是笔者60岁至70岁十年间的随感之作,基本是流水式的生活笔记,原本是想按照百山百水、百市百地、百人百家、百事百情、百感百叹的分类成书的,后发现难度太大,干脆就用按年份顺序自然排列的这种既便当又省事的方法了。这部分内容,以“十年诗韵”为题,分成两组来结集:

一组是自己生活的写真,叫“一路走来:脚步的记忆”,是本书的主体。主要内容是对十年来自己走到过的一些地方、感受到的一些事物的情感抒发。一般来说,凡是第一次到过的地方都是要记要写的,或整体印象,或名胜赞颂,或题签留言,以褒奖为主;也有对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进行抨击的,为数不多。对过去曾经去过、写过的地方,有新意则写,无新意则罢,完全是由自己感知的轻重程度来决定的。对重大事件和熟悉的人或事的吟咏,也有若干首,不过是有感而发,属于兴趣型的,写什么内容,并没有刻意的界定。诗体多是七字四句式,大体是模仿绝句格式的,不敢直呼其为“绝句”,是因为自知未能遵循其太严格的规矩,只是感到写起来简单些,读起来能朗朗上口就可以了。也有少部分是效仿律诗的格律或词牌的样式写出来的,但都不敢用这样的称谓名之,是担心自己的随意性亵渎了它们固有的神圣。总之是脚步的记忆,心灵的呼喊,一路走来一路写,没那么多清规戒律,自己满意就行,留下点痕迹而已。

另一组是同仁、友朋间的赠诗及唱和,叫“清歌雅韵:朋友的声音”,是本书的附篇。主要内容是同仁、朋友间节日的问候或祝贺、同感中的交流或共鸣,内容不多,形体更自由,有些甚至是通过手机短信、微信接收来的。收入它们,一体现的是友情,二也是创造向朋友们学习的机会。作为一种史料,或可能会对这段交往的回忆提供一点有益的帮助也未可知。

一些诗中配发的照片,大都是笔者十年来的随手拍作品,有用相机照的,也有用手机拍的,工具都是非专业水平的。它们的长项,是与同一首诗歌有着完全相同的背景,虽然谈不上什么艺术,但作为一种补白所具有的写实作用恰巧可以与诗歌形成互补关系,相信这是其他美图无法替代的,因为它是反映作者心态、爱好和另一类创作构思的体现。近代以来,文人们琴棋书画的作品越来越少了,摄影作品倒成为一种比较现实和时尚的补充,其中未必不包含与时俱进的元素。

本书的正文之后,着意收录了一个叫“触类旁通:常用的代语”附录,是笔者将一生学习和应用中辑录、使用过的部分代语,经过漫长时间的积累,最终分类整理出来的。中国的语言之学,博大精深。以词语论,对同一意义的表达,可以由不同的几种乃至上十种的表达形式。究其因,或出于用典需要,或出于精练语句,或出于避免重复,或出于字数限制,或出于不可直言等因素。这些借以表达原意的替代者,就是人们常说的“代语”。在诗词,尤其是古诗词(仿古诗词)作品中,这种手法应用得非常普遍,以弥补其由于受到格局限制而无法直白的那些意义。如不能熟悉掌握它们的含义,就无法对相应作品做出恰如其分的诠释。这些代语,大都为个人的创作曾经提供过有益的帮助。学问乃公器,不敢私藏,把它梳理之后贡献出来,力图为有兴趣的朋友在读诗学文时提供一点参考,还不知能否如愿。

需要说明的是,汉语言中的代语不仅数量极多,很难全部汇集;而且不少还具有一词多义的属性,用这种分门别类的方法很难把它们的全部含义说得全面。譬如“所天”,既可以代皇帝,又可以代父亲,还可以代丈夫;“龙种”,既可以代帝王的子孙,也可以代骏马,还可以代竹子;“组练”,既可以代军队,也可以代士兵;“老圃”,既可以代“菜农”,也可以代菜园子;“貂蝉”,既可以代美女,也可以代官员的衣饰;“胭脂”,既可以代化妆品,也可以代妇女;“刀圭”,既可以代药物,也可以代医术;“三韭”,既可以代蔬菜,也可以代清贫生活等。本书只能择其常用的意义把它们归入某一个类别,而不能反映出其全貌。不少代语,原本就是一个典故,其意义之深邃已远远超越词语的本身了,书中也无法对其做寻根求源式的深层次揭示,只能留待读者自己去深挖细究了。不少代语,还会受到时代变迁的影响,在不同的时期表示不尽相同或根本不同的含义,这是需要使用者自己去仔细甄别的。中药,大都有各自的别名,也可以划入代语的范畴,但涉及的内容太多,没有办法全部录入,本书中录入的都是文人们著作中提到的、民谣谚语中提到的内容,基本是选自中医药专业之外应用的极少部分,大量的由中医药专业人员使用的内容则未选入。交代这些问题的目的,是要告诉读者,本书采用的这种分类表述法,虽然能够给使用者的查检提供一些快捷和便利,但也存在着诸多不足,与这种方法本身存在的无法克服的局限性缺陷有直接关系。

别人十年磨一剑,磨出来的是精锐;在下十年写一书,记下来的是琐事。没有让它产生多么大价值的奢望,就是留个念想吧!黄侃先生云:“天下人之所长,非己所能有;己之所长,为天下人所不能有,如是始能有自立。”(《黄侃论学杂著》)七十年人生路,是自己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弹指一挥间,自己亲历亲为的写真本身也是一种意义!

本书的出版,得到了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王国辰社长的极大关心和关照;付梓之际,又得到中医界知名书法家、重庆市名老中医王辉武先生专门题写的书名,这里要特意谢谢他们!还要谢谢本书的编辑马勤女士,本书的文字间融入了她很多聪明智慧和辛勤劳动!


2016年10月1日 6LmqThq8OFm+iwyuVTbHykHIUHj9IJgwgdbm76Qa50F0yQDjfyinB9iDM7U9Dde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