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三节 |
世界大战成就的霸业

一句话,美国是土豪,但不是老大。为了保证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美国曾在巴黎和会上采取退出自己倡导建立的国联这样极端的方式来施压。

除了退出国联之外,美国代表还拒绝在处置德国的《凡尔赛条约》上签字。

美国真正成为超级大国是“二战”以后的事。在战前的世界格局中,美国和日本、德国还都处于同一层面,压在它们头上的是“老帮主”英国、“副帮主”法国,外加一众传统的欧洲国家。和德国、日本一样,作为“新人”的美国在心底也有一个“抢班夺权”的梦想,而比日本和德国幸运的是,美国还有得天独厚的地利。

关于美国的崛起,我们通常听到的说法是: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使得原本聚集在欧洲的大量资本流向了美国,美国富了,西欧和日本穷了,于是乎美国就成了头号强国、世界霸主……

这个说法并没有错,但并不全面——起码这个过程中的地缘因素同样是不容视的。

我们把时间推回“一战”结束之后。事实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夕,以纸面数据来看,美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达到了世界第一。正如很多文章里所说的那样,“一战”使得美国大发了一笔战争财。截至1916年美国参战,美国的出口总额从1913年的15亿美元飙升到38亿美元,军火出口额从1914年的4000万美元骤增至1916年的12.9亿美元(在当时,正常情况下军火贸易的利润通常是100%至500%,如果你的客户要得比较急,那么你可以赚到1000%的利润)。到1917年,协约国欠美国的货款共计23亿美元,美国从债务国一举变成头号债权国。总之,一切看上去都非常美好。

但实际情况和纸面数字之间有那么一点偏差。美国虽然早已是最大的工业国,且经济总量排名世界第一,虽然在国际问题上获得了更多的发言权,但是从大框架来看,当时世界的主导依旧是西欧,英镑、法郎依旧是当时世界通行的货币。一句话,美国是土豪,但不是老大。为了保证对国际事务的影响力,美国曾在巴黎和会上采取退出自己倡导建立的国联这样极端的方式来施压;在“一战”结束几年之后,众多欧洲国家因无力偿还最终赖掉了欠美国的巨额债务,这同样是吃准了美国没法对它们怎么样。

欧洲老大欺负美国土豪的原因非常简单: 对比19世纪末,从地缘政治角度看,这个世界的变化并不是太大。 英国依旧牢牢地控制着印度的资源和埃及的苏伊士运河;中亚地区依旧由英国与苏联分别控制;非洲则被英法两国瓜分;东南亚地区,除了菲律宾是美国的之外,中南半岛有一部分属于法国,马来群岛以及马六甲海峡则属于英国和荷兰;更靠南的澳大利亚此时依旧把英国当作母国来侍奉 ;东亚地区倒是有了些改观,除了最终在中国山东没有得逞外,日本接收了德国拥有的赤道以北的南太平洋岛屿,这等于日本在夏威夷与自己本土之间多了一道地缘屏障——对美国反倒不利。

一句话,虽然老霸主英国被连年征战耗得精疲力竭,但全球关键性的战略要冲以及资源产地依旧掌握在它手里。美国远离欧洲和亚洲,没有任何地缘优势作为依托,国力再强也是有劲使不上,国富并不一定就等于国强。相反,“富”倒是极可能演变成“腐”——由于缺少战略依托,美国的资本家只能把主要精力放在国内,折腾自己人。“一战”给美国带来了超过两万个新百万富翁(以当时的币值来说就相当于现在的亿万富豪),同时也使得社会贫富差距急剧拉大,矛盾迅速累积,最终酿成了著名的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纽约市一度都能饿死人。

从上面我们可以清楚地发现一个问题——其实美国发展的主要障碍来自英、法等传统欧洲列强,而无论德、日、意,还是苏联,抛开意识形态,仅从国家角度来看,和美国更像是竞争者的关系。

了解了这一层关系,再去看美国在“二战”爆发前的外交政策就非常好理解了。作为一个新兴国家,如果你有足够的实力,又苦于在海外缺少属于自己的地盘,那么 最现实的策略就是促成各个关键区域的“多极化”。 当几方势力相互对峙、相互制衡的时候,那么你的财力以及工业能力就会成为改变它们之间力量平衡最重要的砝码。美国在当时正是这样做的。

和“二战”中美国的反法西斯形象截然不同,在战前美国其实是德、日最重要的支持者。“一战”中美国站在协约国一边,在战争结束后却开始为德国“说话”,除了退出国联之外,美国代表还拒绝在处置德国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因为根据这一和约,德国将失去13%的国土并承担天价的战争赔款。一旦如此,德国必将一蹶不振,那么西欧就会出现英、法独大的局面。

协约国和同盟国于1918年11月11日宣布停火,经过巴黎和会长达6个月的谈判后,于1919年6月28日在巴黎的凡尔赛宫签署和约,标志着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结束。

不仅在政治上,美国在经济上同样给了德国极大的支持。无论魏玛共和国时代,还是纳粹德国时代,美国都从未间断向德国提供技术、设备以及贷款。1924年到1933年,通过华尔街的国际财团流入德国的贷款总额为330亿马克。1933年到1939年,在纳粹德国的军事机构中营业的美国公司超过60家。除了赚钱之外,美国的深层战略意图便是支持德国,制衡欧洲的英、法等国。

当然,美国对德国并非绝对信任和毫无防范,也同样做了相应布局。1933年美国正式同苏联建交,之后美国对苏联的重工业给予了大量的技术援助,目的就是用苏联来牵制、制衡德国。

在东亚地区也是如此。“一战”结束不久,美国牵头,拉着英、法、日一起签订了《华盛顿海军条约》。简单说,这个条约的意思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大伙儿的海军军备竞赛要按商量好的比例来,将各个国家所容许拥有的舰艇数量、吨位都设置了上限。

之所以这么做,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避免英国被军备竞赛拖得太厉害,以至于彻底退出亚洲,那样会使占据地利的日本一家独大而获利,使美国利益受损,但也不能让英国佬继续独自享受世界老大的霸权。所以《华盛顿海军条约》给英、美、日海军舰艇设定的比例是5︰5︰3,给了年轻、多金的美国追平“老英国”的机会,压住了同样野心勃勃的日本,又让英国意识到美国和日本紧追其后的形势和压力。

在此之后,日本一直把美国当成主要的对手来看待,但并不妨碍美日之间的贸易越做越大。资源匮乏的日本正是依靠美国的贸易物资开始了称霸亚洲的军事行动。1937年,也就是“卢沟桥事变”爆发那一年,美国对日出口额超过28亿美元,其中60%是石油产品和钢材。当时日本消耗的钢铁一半来自美国,侵华战争头三年中消耗燃油的70%来自美国。

而在“二战”的后期,美国加入反法西斯阵营的用意同样很好理解:自1937年日本在亚洲开始大规模侵略以来,第二次世界大战一步步耗尽了老牌霸主英国的最后那点血,旧有地缘格局的崩溃已经成为必然,作为美国潜在竞争对手的德、日必须被消灭掉。

一个全新的时代由此展开。 wArY19IgyOjvRHdHJ0OlDjvOXys3uvycXPVUNdNxXeJsxj2loPBIINZHOM64QnSf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