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两只鸟儿

1973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某所小学某个班级,一个调皮的小男孩托马斯在课间休息时逮了一只鸟儿握在手心里,他并非恶作剧,只是对鸟儿的啁啾声和生活习惯充满了兴趣。

语言老师上课了,但小鸟的鸣叫声突然间响彻云霄。语言老师直皱眉,他径直来到鸟叫的发源地。托马斯不敢抬头,只是手心里汗涔涔的,他不知道是自己的紧张,还是调皮的鸟儿将尿洒在他的手心里。

语言老师并没有责怪他,而是重新回到了讲台前,他郑重地告诉大家:我想讲一下鸟儿的生活习性问题,鸟儿不喜欢被圈养着,它们喜欢自由飞翔,大自然才是它们的暖巢,下面,继续上课。

小男孩托马斯受宠若惊,他于下课后将那只鸟儿放回了大自然。

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中国某城市的某所学校,一名小男孩也将一只不知名的小鸟握在手心里,他也对它的鸣叫充满了兴趣。小鸟不知疲倦地在课堂上发出了怪声,惹得大家的目光锁定在小男孩的身上。语文老师怒气冲冲,显然他觉得这妨碍了自己的课堂纪律与教学质量。他走过去,毫不客气地将小男孩拽了起来,将小鸟从他的手心里抢了过来,打开窗户,小鸟好像弄疼了般啼哭着飞向了苍穹。

小男孩受了批评,他不得不抄写了近一百遍的某首唐诗,以弥补这堂课的缺憾。

2010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某大学的演讲台上,一位鸟类专家在生动地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说十分感谢当初语言老师的仁慈,没有扼杀他对鸟儿的憧憬和兴趣,兴趣是决定人初始开发的一个重要因素,我们需要沿着兴趣走而不是改变它。

同样的时间,在中国某大学的讲台上,一位语文博士也在讲他小时候的故事,他说道:语文老师将自己引入了正途,他现在已经成为一位优秀的语文博士。

他们同样都是优秀的人才,只是有些遗憾罢了,传统意识与创新习惯的不同,改变了一个人甚至一个民族的兴趣和方向。

【赏·品悟】

每个人的童年都会遇到两只鸟,一只鸟是理解,理解万岁,我们渴望被理解,并可以让希望之火呈燎原之势;另一只鸟叫传统,许多老师们、家长们,还有孩子们,一直躺在传统的囿里不可自拔,他们坚守了好些年,误了一代又一代的孩子们。童年有两只鸟,现实中有两种教育,世上有两种人。 Ei+NXy67K+v28d4T0Z6GNFbqMUljFrKRm7RR337JTQ7eYUF4o0s/u2q2DHH0S6T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