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坐在办公桌前,以刚刚毕业时的不可一世面对着这一帮无可救药的学生。我在卷子上拼命发泄着对世事的无奈和对学生的怨怼。他们的考试成绩简直一塌糊涂,愧对我的谆谆教导与含辛茹苦。我将他们挨个叫到办公室里,像过堂一样地数落他们,鞭策他们,我坚信,用高压政策也可以改变一个学生的一生,因为我就是在这样的高压政策下捱过来的。
学生们个个低着头,在我的高压政策面前,他们选择了沉默,我则像个封建式的家长,一边训斥他们,一边陈述自己的学习论点,然后将卷子摆在他们面前,恨不得让他们磕头谢罪。
课堂上,我依然坚持自己既定的方针不变,我告诉他们,如果谁再考不好,再让我的脸面无光,我就让他们品尝一下什么叫作爱的代价。
同年级四个班,我担任的角色是最差班的班主任。我上任时信誓旦旦,在校长面前呈现了一场经典传奇式的述职报告,全场给了我经久不息的掌声。校长拍着我的肩膀告诉我:只要可以改变这种现实,你,一定会成为全校的骄傲。
才半个月时间,我便被他们的愚蠢吓怕了,一道简单的试题在他们的眼里,简直成了高深莫测的“奥数”。在无可奈何花落去时,我采取了高压政策,留他们在班里上夜自习,我相信我的政策不会有任何问题,只有督促才有可能出成绩。令人欣喜的是,家长们没有一个来兴师问罪的,这更加使得我的嚣张政策变本加厉。
我习惯对学生采取考试的方式,因为实战才能提高学生的能力,让他们痛点,流点血,他们才能够体会到学业的艰辛。我采取的方式别具一格,凡是对的试题,我统统置之不理,这是他们应该做的,错的试题,我会以一个清楚的叉号作警醒。
因此,每次试卷发下去以后,叉号会占据卷子的满版,这不仅仅是一种愤怒,更是我才气不得施展的抱怨。
那天上课,所有学生们缄默不言,我挨个批评,好让他们顿悟。
一个小女生,身体颤抖地站在我的面前,我试图引导她不要紧张,但她就是无法控制,我扭过头去刚想离开时,却听到了她像蚊子一样的声音:
老师,叉号打错了吧,究竟哪道题错了?
我必须以严正的态度纠正她的错误行为,我站在她的面前,指着自己打的叉号解释着:
这道题错了,就这儿,你看不出来吗?
可是,你的叉号打到另外一道题上了。
她的声音虽然静默地如天籁,却突然间触动了我忘乎所以的心灵。我仔细地端详着每一张卷子,每一道错题,毫无肯定,全是否定,毫无尊重,全是亵渎。
人生有时候就是在一念之间成熟的,我捧着卷子,颤抖着双手,不知道如何形容自己尴尬的心情。在自己的眼里,所有学生都一无是处。我仔细检查时,甚至发现自己改错了题,将他们正确的答案打上了叉号。
在以后的生涯里,我学会了因地制宜,我不再因为自己的一时动怒去否定他们的优点,埋没他们的才华;在卷子上,我学会了打对号,打得大一点,错误的试题,我打的叉号尽可能不超出错误的范围。我还是会发脾气,但通常会选择尊重,孩子们心境纯洁,我为何要一直让天空狂风暴雨!
在这个学校,我坚持了两年时间,那些孩子在小学毕业时,已经攀升到整个年级的中上游水平。
你送给孩子一束阳光,他们就会让知识的力量光芒万丈,让潜能的宝藏山高水长。
我们面对孩子时,总是寄希望于拔苗助长,我们总是无限制地放大孩子的弱点,而让自己高高在上。其实,这种错误的观念,会使的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厌倦。每个老师们,都应该学会当一名学生,每个家长们,都应该设身处地当一回孩子,想孩子之所想,站在孩子的角度考虑问题。这样,就可以收获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