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落不堪的校舍,七零八落的蓑草,校长会拿着教鞭煞有介事地走过每一座学堂,然后不管班主任的解释和劝说,教鞭轻而易举地落在某位同学的头上。我们所有人敢怒不敢言地紧绷着脸,将原来调皮的眼神掩藏在内心最深处,害怕校长的脾气会像原子弹一样突然爆发。
这便是我小学课堂的学习环境。
那时候,我们这一代还不会反抗,学堂难找,老师也难找,校长便成了最高权威。他会选择性地将自己的亲戚朋友安排到较好一点的学堂,其余的像我这样的男孩女孩,便成了替罪羊般的散落在各个阴暗的角落里。
直到有一天,一位高个子的大男生走进我们的教室里,他说他叫蓝天,一个让人浮想联翩的名字,他刚从高小毕业,教我们语文。由于我们班差得要命,没有人敢管,所以,校长将班主任的重任安排在他的头上,他便从容上任了。
头一天,校长便到我们班巡视。照例,教鞭被握在手中。蓝老师在台上讲课时,下面传来清脆的一声响,教鞭落在一位浪荡公子的头上。本来是大家习以为常的一种处罚方式,但蓝老师的眼中却藏满了怒火,第一次,我们感受到另一种魔力。他来到校长面前,极有绅士风度地对校长说道:校长同志,我正在上课,请您暂时不要干涉我们,给我一段时间,我会逐步规范我的学生。
校长的尊严第一次受到了严重的挑衅,他怒不可遏地与蓝老师理论着,像一只喝了酒的狂猫。
事后许多天,校长与教导处主任又一次光临我们班,他们坐在最后面,要听蓝老师的课,眼神中明显有报复的痕迹,让我们感到火山爆发前的危险。
蓝老师讲的课井井有条,我们发誓要为蓝老师争到面子,所以,整堂课上,我们师生之间配合得无懈可击。下课后,我们看到校长急匆匆地离开了教室。
又过了将近一个月的光景,蓝老师在讲完一节课后突然对大家说:同学们,有谁能告诉我鸟儿最喜欢什么样的环境吗?同学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有的说是树林,有的说是山峰,有的说是大海……
蓝老师满脸的凝重,他郑重地与我们说道:鸟儿最喜欢优美的环境,在这种环境里,它们能够自由快乐地成长。还有另外一个问题,如果鸟儿生存在一种恶劣的环境下,那么,他们应该怎么做?
学生们好像有些明白蓝老师的意思,他接着说道:作为一名老师,我是绝不该鼓动学生去做出一些有损于学校和领导的事情的,但我要问大家,这样的环境,是对你们负责吗?是对你们的未来负责吗?是对整个教育界负责吗?同学们,如果一只鸟儿生存在一种恶劣的环境下,它能够选择的方式有两种:一是继续停留下去,直到自己被污染地面目全非,毫无斗志;一是离开这里,寻找更适合自己飞翔的一片天空。
最后,他只告诉大家一句话:是鸟儿都想飞。
然后他掩起课本,脸颊上淌满了晶莹的泪,那是他给我们上的最后一堂课,第二天,我们得知,他已悄然离开学校。
当年,我们班里45名学生,在蓝老师讲话的影响下,转校的有23名,其中包括我。当时,我们也许不知道对与错,更分不清是与非,但那句警醒的箴言深深地教育了我们:是鸟儿都想飞,我们不想让浑浊的教鞭影响我们一生。
30年后的一天,小学同学联谊会,我们邀请已经儿孙满堂的蓝老师过来参加。当时的学生来了一大半,说起当年的事情来,我们感慨不已。我们当年离校的那些学生当中,有的成了老板,有的当了官,有的成了企业的高层,我们对蓝老师当时的判断力赞叹不已。
蓝老师语重心长地说道:我始终相信,我当时的做法虽然有悖于我的职责,但我无愧于师德、良心。
离开那儿,不再被传统的习惯所左右,离开那儿,我们谁不渴望光辉灿烂的明天,是鸟儿都想飞,是船儿都想扯起昂扬的帆。
环境会影响理想和未来。环境生存质量的高低决定人的梦想和前进方向。许多时候,我们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奋斗,结果却仍然是一败涂地,我们只会怪罪于自己的能力或者命运不济。其实,阻挡我们前行的只是遮住了眼的迷雾,染满了肩的污泥,沾满了苔藓的脚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