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2课

仅仅因为思想,一切都将不同

1 有源就有流,源远才能流长。而普遍的理念一旦离开它的源头,就以物质的形式呈现,变得具体化了;它反过来又以这种物质形式作为载体回到它的源头。被电磁所激活的无机生命,是智能自下向上朝着它的普遍源头回归的第一步。普遍能量是具有智能的,物质正是在这一不由自主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这是大自然的智能过程,是大自然为了其特殊目的而把自己的智能个体化的结果。

2 生命与意识的基础就潜藏在原子的后面,可以在普遍存在的“气”中找到它。“气”中的心智,跟血肉之躯中的心智一样自然。它可以被理解为一种超物质,没有物质形态,充斥于一切空间,把那些聚合了动力的、被称做“世界”的微粒携带在它无际无涯、悸动颤栗的胸膛里。它赋予终极精神原则以形体,联合力量与能量作为源头,人类所感知的一切现象——物质的、精神的和属灵的,都源于这些力量与能量。除了能量与运动的功能,“气”还有一些与生俱来的属性,环境合适的话,能浮现出其他现象,包括生命、心智,或者可能存在于实体中的其他任何东西。

3 那些极其微小的会变成人的物质微粒——细胞,其中就不乏心智的征兆和萌芽。我们可以推论:也许心智的元素就存在于那些在细胞中找到的化学元素之中。

4 矿物质原子彼此互相吸引,形成聚合或团块。这种彼此吸引的力量被称做“化学亲合性”。正原子总是吸引负原子,它们彼此间的磁力关系导致原子的化合。一旦没有更大的正极力量使它们分离,化合就不会终止。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子化合形成分子,因此,原子被定义为“能维持其自身特性的物质的最小粒子”。一个水分子就是一个氢原子与两个氧原子的化合(H2O)。

5 大自然在构造一棵植物的时候,与之合作的不是原子,而是胶质细胞,因为大自然构造作为实体的细胞,正如同它构造赖以形成矿物质的、作为实体的原子和分子一样。植物细胞(胶质)有力量从土壤、空气和水中汲取它生长所需要的能量。因此,它汲取矿物生命并支配它。

6 当植物物质精炼到能够接受更多普遍智力能量时,动物生命就出现了。如今,植物细胞变得如此可塑,以至于它们有了个体意识的能力,还拥有了那妙不可言的磁力。它从矿物生命和植物生命中汲取生命力,并加以支配。

7 身体是细胞的聚合,倾向于把这些细胞组织成细胞群落的精神上的磁力赋予它以生命活力,协同组成身体的细胞群,操纵身体这个有意识的实体,使之能够把自己从一个地方带到另一个地方。

8 原子与分子以及它们的能量,如今都服从于细胞的利益。每个细胞都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意识的实体,能够选择自己的食物、抵抗进攻、繁殖后代。

9 一个普通人的身体,大约有26万亿个细胞,组成大脑与脊髓的细胞大约就有20亿个。每个细胞其实都拥有其个体意识、直觉和意志,每一个联合起来的细胞群也都有其集体意识、直觉和意志,推及到每一组协同工作的细胞群也是如此,直至整个身体有一个中枢大脑,所有细胞群之间的大协作就发生于此。

10 生物起源规律证明:每种脊椎动物,跟其他动物一样,都是由一个单细胞进化而来。人这个生物体,最初也是由一个受精卵构成。母亲和父亲通过卵子和精子分别把个人特征遗传给下一代。就像身体特征的遗传一样,这种遗传渗透到了最精细的精神特征。遗传物质究竟是什么呢?这种我们随处能找到的、作为生命奇迹的物质基础的神秘物质到底是什么呢?生物学家证实,有机生命的物质基础就是遗传物质。确切地说,它是一种化合物,能独立完成各种生命过程。就其最简单的形态而言,活细胞只是一个柔软的遗传物质球,内含一个稳定的核子。一旦受精,就会进行分裂繁殖,形成一个具有多个特殊细胞的群落或群体。

11 这些细胞群不断分化,通过特定过程,发展出那些组成不同器官的生物组织。那些已经得到发展的多细胞组成的生物体,包括人以及所有高等动物,都无异于一个社会或公民群体,其内在的众多单个个体的发展方向均不同,但最初都不过是拥有共同结构的简单细胞。

12 巴特勒博士在《如何实施精神治疗》一文中指出,以细胞的形式开始,诞生了地球上的所有生命,细胞组成躯体,心智赋予它生命。在开始以及后来很长的时间里,这种赋予生命的心智被我们称做“潜意识”。但随着形态越来越复杂,并产生了感官,心智便分化出了一个附加物,形成另一部分,我们称之为“显意识”。所有生物在最初都只有一个引导者,在所有事情上它们都必须遵循这个引导者。然而,后来成为心智附加物的那种东西给生物提供了新的选择。这就形成了所谓的“自由意志”。

13 智能被赋予到每个细胞,帮助自己完成复杂的劳动,如同一个奇迹。在涉及精神化学的奇迹时,我们必须在心底牢记这个事实:细胞是人的基础。

14 众多活生生的个人组成了一个民族,众多活生生的细胞组成了我们的身体。同在一个国家,公民在田野、森林、矿山和工厂从事不同的生产;一样从事流通,有人在运输线上,有人在仓库里,也有人在商店或者是银行里;在立法院里,有人在法官席上或行政长官的职位上从事管理;有人从事保护工作,职业分别是军人、水手、医生、教师和传教士。身体构造亦然:有些细胞从事生产,譬如嘴、胃、肠、肺,给身体提供食物、水和空气;有些细胞从事供应分发和废物排除,譬如心脏、血液、淋巴、肺、肝、肾、皮肤;有些细胞从事公共管理,譬如大脑、脊髓、神经;有些细胞则忙于保护,譬如白血球、皮肤、骨头、肌肉;还有些细胞则担负着物种繁殖的功能。

15 一个国家的活力和福祉,归根结底要依赖于其公民的活力、效率与协作,身体的健康与生命力,也依赖于其无数细胞的活力、效率与协作。

16 我们已经知道,细胞为了实现特殊的功能而被聚合成系统和群组,对于身体的生命与表达,这些功能都是不可或缺的,正如器官与组织所发挥的功能。只有几个部分为着生物体的总目标,和谐共处、互相尊重、统一行动,才会有健康与效率。当因为任何原因而发生不和谐时,疾病便会接踵而至,让安逸与和谐消失得无影无踪。

17 在大脑和神经系统中,细胞根据它们需要实现的特殊功能而聚合起来共同行动。我们的视觉、味觉、嗅觉、触觉和听觉正是以这种方式发挥作用。也正是以这样的方式,我们才得以回忆过去,拥有记忆力,以及其他种种。

18 假如精神和身体的状态都很好,就在于这些不同的神经细胞群彼此之间完美配合、通力协作,情况与病态时迥异。在正常状态下,正如我们作为细胞系统一样,自我控制所有这些个体细胞和细胞群,协调合作、统一行动。

19 疾病预兆了器官的分散行动。某些系统或群组由数量巨大的微小细胞组成,一旦开始特立独行,就会变得彼此间不和谐,由此颠覆整个生物体的步调。单个器官或系统也因此放弃跟身体其他部分的同调合拍,给身体造成严重损害。疾病由此产生。

20 在任何联合中,行动的效率与和谐都取决于其中枢管理机构所具备的力量和信心;一旦维持这些的条件失败,那么,随之而来的将是冲突与混乱。

21 在《细胞智能》一文中,内尔斯·奎里清楚地表达了这样一种观点:“人的智能就是他的大脑细胞所拥有的智能。如果说人是有智力的,他依靠自己的聪明才智,结合并安排物质和力量,以完成像房屋与铁路这样的建筑。那么,当细胞指挥大自然的力量实现了我们在植物和动物中所看到的那些建筑时,为什么不能说细胞也是有智力的呢?细胞并不是在任何化学或机械的外力下被迫行动的,它根据自己的意志和判断而采取行动,是一个独立的、活生生的动物。”柏格森在他的《创造进化论》一文中从物质和生命中似乎看到了一种创造性的能量。如果我们站在远处注视一幢摩天大楼逐渐升起,我们就会说,在它的背后必定有某种创造性的能量在推动这幢建筑,而且,如果我们没有近到足以看见正在干活的建筑工人的话,我们一定会认为是某种创造性的能量催生了这幢摩天大楼,除此之外不会有别的想法。

22 细胞其实就是一种动物,是高度组织化和专门化的动物。就以一种被称为“阿米巴”的单细胞动物为例,它没有组织器官可以制造淀粉,遇到紧急情况时,总是携带一种建筑材料给自己裹上一层盔甲以保命。还有一些细胞则携带一种被称做“色素胞”的组织,借助日光从泥土、空气和水里的天然物质中制造养分。从这些事实里,我们可以知道:细胞属于一种高度组织化、专门化的个体,以生命的观点来看,生命物质和力的原理都一样,一块石头从山上滚下跟一辆汽车在平坦的公路上移动也一样。一个是在地心引力下被迫运动,一个则是依靠引导它的智能在运动。生命(像植物和动物)的建筑,建造的物质取自泥土、空气和水,正如人类所建造的建筑(像铁路和摩天大楼)一样,这个事实让我们清楚地看到,细胞也是一种有智力的生命。

23 如果说细胞也像人一样经历过社会组织与进化的过程,那么,它其实就是像人一样有智力的生命。你是否想过:当身体表面有损伤或被擦伤时会发生什么呢?白细胞或者所谓的白血球就会成千上万地牺牲自己,以保住身体,这是必需的。它们在身体中完全自由地生活。不跟随血液随波逐流(除非是在忙乱中被带到某个地方),而是作为独立生命到处走动,留心仔细不出错。一旦发生擦伤或割破身体表皮的事情,它们立刻就会得到信息,前赴后继赶赴现场,指挥修复工作,如有必要,它们还会改变自己的职业,以承担不同的工作,为把组织凝固在一起而制造结缔组织。几乎在每一个裂口上(无论是擦破的还是被割开的),都有不计其数的白血球在修复和愈合伤口的工作中英勇献身。一本生理学的教科书曾简明扼要地提及这种情形:“当表皮受伤时,白细胞会在表皮上形成新的组织,同时,上皮细胞则从伤口边缘开始蔓延,停止生长,直到完成愈合。”

24 原来,身体中并不存在什么特殊中心进行智力活动。每个细胞几乎都相当于一个智力中心,不论它在什么地方,也不论我们在哪里找到它,它都清楚自己的职责。在细胞这个国度里的每个公民,都是一个独立的智力存在,全体细胞公民为了全民福祉共同工作。个体可以为大家的普遍福祉而牺牲性命,这样的结果,我们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无法找到,也不可能以任何其他方式来获得,更不可能以代价更小的个人牺牲来获得,它对于社会生存是必不可少的。个体可以为了共同利益而作出牺牲,这样的原则被普遍认定,无可撼动,是属于大家的共同责任,赋予给每一个个体,在这种默认下,它们置自己的个人安危于一旁,尽心履行属于自己的工作职责。

爱迪生先生说:

我相信,我们的身体是由无数个生命单位组成的。我们的身体,本身并不是生命体或某个生命单位。我们用轮船“毛里塔尼亚”号做个例子吧。

毛里塔尼亚号本身并不是个有生命的东西,船上的人才是活的。比方说,如果它在岸边沉没了,人都逃走了,当人们离开这艘船的时候,只不过意味着“生命单位”离开了船。同样,一个人并不因为他的身体被埋葬了就死掉了,而只是生命的本原,换句话说,就是“生命单位”,离开了他的身体。

属于生命的每一样东西依然活着,不可能被消灭。属于生命的每一样东西依然服从于动物生命的规律。我们有无数的细胞,正是这些细胞中的栖息者,那些其自身已经超出了显微镜所能看见的范围的栖息者,赋予了我们的身体以生命。

换一种方式说吧,我相信,我所说的这些生命单位,为了造出一个人,而把它们自己数百万数百万地组合在一起。我们太过轻率地得出这样的假设:我们每一个人本身都是一个单位。因为这一点(我深信这是错的),所以我们假定:这个单位就是人(这是我们能看到的),并忽视了真正的生命单位的存在。而真正的生命单位是我们看不见的,哪怕通过高倍显微镜。

今天,没有人能为“生命”的开始和结束设定界线。即使在晶体的构造中,我们也能看到明确有序的工作流程。某些分解总会形成一种特殊的没有变异的结晶。在矿物与植物中发挥作用的这些生命实体,并非不可能在我们所谓的“动物”世界里一样发挥作用。

25 由此,我们应该已经对化学家们的实验室,以及他们的交流体系多少有几分认识了。

26 那么,他们的产品究竟如何呢?这是一个很现实的时代,甚至可以说是一个商业主义时代。一旦化学家们生产出的产品不具备任何价值,无法产生经济效益,对于我们来说,根本就不值一提。值得庆幸的是,在这个例子中化学家们所生产出的商品是人类迄今为止所有的商品中经济价值最高的。

27 这是一种全世界都梦寐以求的东西,在任何地方和任何时间都能实现;绝非一笔呆滞资产,恰恰相反,它的价值举世认可。

28 它就是思想。统辖整个世界,统辖每个政府、每家银行、每项产业、每个人以及每样东西。一切都因为思想而变得大为不同。人,因为思考问题而走到现在;人与人之间、民族与民族之间,之所以不同,说到底,也是因为他们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如此而已。

29 那么,思想到底是什么呢?它是每个思想个体所拥有的化学实验室的产品,是盛开的繁花,是复合的智能,是之前所有思考过程的结果,是饱满的硕果,包含着个体奉献的所有果实中最好的结晶。

30 没有任何一种物质,也不会有人愿意为了世界上最名贵的黄金而放弃自己的思想。因为思想的价值无可企及。它不是物质的,属于精神范畴。

31 这就说明了思想具有令人叹为观止的价值的真正原因。思想是精神活动,也是精神所拥有的唯一活动。精神,是宇宙的创造性法则,因为,部分与整体的差别只在程度上,种类与品质上是一样的,所以,思想必定也是创造性的。

32 如同其他自然现象一样,振动是思想赖以保存的普遍原理。每一个想法导致振动,以这种形式一个接一个地扩张并减弱,好比一颗石头扔进水池所激起的波浪一般。来自其他想法的振动波有时会阻遏它,或者在逐渐虚弱中消失。

33 神经系统就是人体中思想的联络器官。脑脊髓神经系统是显意识心智的电话系统,是从大脑到每个身体部位(尤其是终端)的非常完善的线路系统,好比一个情报局。

34 交感神经系统则是潜意识心智的系统。其功能是:充当摆轮的角色,维持身体的平衡,防止脑脊髓神经系统过头或不足的行为。它直接受情绪的影响,恐惧、愤怒、嫉妒或憎恨,诸如此类的情绪很容易让身体的自动调节功能运转失调,从而颠覆一些身体功能,比如:消化、血液循环、一般营养供给等等。

35 以上所提及的恐惧、愤怒、憎恨等负面情绪会引起“神经质”以及身体不适、健康状况不佳等令人不快的体验。

36 因此,要充分发挥交感神经系统的功能,以此来维护身体正常、健康的运转状态,补偿由于自然耗损(包括情绪和身体)所带来的损耗。所以,我们的情绪状态如何至关重要:正面情绪富有建设性,而负面情绪则带有破坏性。那么,你还愿意为了一些小事而耿耿于怀、斤斤计较吗?那对我们的身体、我们的生活、我们的工作不但于事无补,还会带来负面效果。 MIYKlADhszO1xAkpnSn0f74OcEKYFA2TblJRDgJR0p7k2kgSp4d8MgmfAiaUGGS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