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二、《仪礼》学史简述

《仪礼》,在先秦时期的称名为《礼》。这在先秦的文献中常常见到,如《左传》僖公二十七年记晋赵衰曰:“《诗》、《书》,义之府也;《礼》、《乐》,德之则也;德义,利之本也。”《庄子·天下》云:“《诗》以道志,《书》以道事,《礼》以道行,《乐》以道和,《易》以道阴阳,《春秋》以道名分。”《庄子·天运》谓:“丘治《诗》、《书》、《礼》、《乐》、《易》、《春秋》。”《商君书·农战》云:“《诗》、《书》、《礼》、《乐》,善、修、仁、廉、辩、慧。”《荀子·儒效》云:“《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其中所谓的《礼》,都是指《仪礼》而言的,所以宋人郑樵曾说:“古人造士,以《礼》、《乐》与《诗》、《书》并言之者,《仪礼》是也。古人六经,以《礼》、《乐》、《诗》、《书》、《春秋》与《易》并言者,《仪礼》是也。” 不难看出,在先秦时期,《仪礼》是非常重要的儒家典籍,与《周易》、《尚书》、《诗经》、《乐经》、《春秋》等经典一样取得了经的地位,是《礼》之本经。

西汉初年,百废待兴。继秦火之后,《仪礼》出现今、古文之别。《汉书·艺文志》云:“汉兴,鲁高堂生传《士礼》十七篇。讫孝宣世,后仓最明。戴德、戴圣、庆普皆其弟子,三家立于学官。《礼古经》者,出于鲁淹中及孔氏,学七十篇文相似,多三十九篇。” 高堂生所传十七篇乃为今文,《礼古经》五十八篇是用古文书写的。今文《仪礼》在两汉颇受重视,列于学官,设立博士,招收博士弟子,且其传授源流亦甚清晰。而《礼古经》却不曾有此厚遇,仅于王莽当国时立于学官二十馀年,其馀时间一直处于在野地位。

时至东汉,注《礼》之风渐行。大儒马融虽精通经学,但于《仪礼》却仅注《丧服》一篇。马融弟子郑玄遍注《三礼》,赢得“礼是郑学” 之美誉。郑玄遵循刘向《别录》本次序注《仪礼》,兼采今、古文,其“从今文则注内叠出古文,从古文则注内叠出今文” 。另外,郑氏在注释时善用《三礼》互证,又善于博综众家,为汉末说《礼》者所宗。郑玄《仪礼注》是目前所知最早全面笺注《仪礼》的专著,因文字精审,要言不烦,对后世《仪礼》学影响甚深,可视为《仪礼》研究的不祧之祖。另外,郑玄称《仪礼》为“曲礼” ,《周礼》为“经礼”,并将《周礼》放在《仪礼》之前,奠定了《三礼》的排序。郑玄之后,王肃“善贾、马之学,而不好郑氏” ,其作《仪礼注》十七卷,“或以今文说驳郑之古文,或以古文说驳郑之今文” ,故意与郑玄立异。因王肃依仗司马氏政治势力及姻亲关系,一时王学大盛,西晋研习《仪礼》者多宗王学。

东晋时期,因荀崧建议增立郑玄《仪礼》博士,此时郑学复兴,王学渐废。南北朝时期,“玄儒兼通之士,多治三礼,而尤好言丧服。丧服为治三礼之学所当讲求之一部份,自不待言。魏晋南北朝时丧服之学最为发达,为经学谈辩中极流行之论题” 。此时,北朝《仪礼》以徐遵明为代表,独尊郑学,且“《三礼》并出遵明之门” ;而南朝杂采郑学、王学,以崔灵恩《三礼义宗》最精。随着义疏之学兴,南北朝注《仪礼》开始重视逐字、逐句诠释经、注,注重对义理的阐发,并在解经过程中善于广搜群籍,以广注说。南北朝是《仪礼》学研究的兴盛期,著名的有北齐黄庆《仪礼章疏》、南朝陈沈文阿《丧服经传义疏》四卷、北周沈重《仪礼义》三十五卷等,多为义疏性质的作品。

南北朝《仪礼》学对唐代影响较大。唐初,贾公彦等撰《仪礼疏》,即是以北齐黄庆《仪礼章疏》与隋代李孟悊《仪礼注》为底本,广搜博辑,择善而从,兼增己意,成书五十卷。“贾公彦对自汉至唐《仪礼》的研究成果做了首次总结整理,堪称《仪礼》自郑《注》以后又一部集大成之作” 。唐文宗开成年间,石刻《九经》,内列《仪礼》,从此《仪礼》之名便成定称。

贾公彦之后,《仪礼》研究渐趋衰落。北宋熙宁(1068—1077)年间,因王安石废《仪礼》而独尊《礼记》,此后研习《仪礼》之人渐少。南宋朱熹不满王氏废经之举,称:“王介甫废了《仪礼》,取《礼记》,某以此知其无识!” 又称:“熙宁以来,王安石变乱旧制,废罢《仪礼》,而独存《礼记》之科。弃经任传,遗本宗末,其失已甚。” 朱熹坚持认为“《仪礼》,礼之根本,而《礼记》乃其枝叶” ,“《仪礼》是经,《礼记》是解《仪礼》” 。朱熹通解《仪礼》,将《礼记》及诸经史杂书中所载古代礼制,附在《仪礼》本经之下,兼取后儒注疏,加以诠释,取名《仪礼经传通解》。由于朱熹对贾公彦《仪礼疏》多加删改,并对《仪礼》诸篇重新排次,致使明清之际难见贾疏之原貌。

宋明时期,研习《仪礼》荦荦大者,尚有数家。张淳撰《仪礼识误》,是宋人首次对《仪礼》全文进行校勘之作。朱熹对此书有过评价:“《仪礼》人所罕读,难得善本。而郑注、贾疏之外,先儒旧说多不复见,陆氏《释文》亦甚疏略。近世永嘉张淳忠甫校定印本,又为一书以识其误,号为精密,然亦不能无舛谬。” 又说:“永嘉张忠甫所校《仪礼》甚仔细,然却于《目录》中《冠礼》玄端处便错了。但此本较他本为最胜。” 由于《仪礼识误》在校勘方面所取得的成就,清人校勘《仪礼》对此书较为看重,如全祖望云:“是经在宋,当以忠甫为功臣之首。” 实非溢美之词。宋人杨复撰《仪礼图》十七卷,以图解经,详陈《仪礼》仪节陈设之位,便于阅读。又附《仪礼旁通图》一卷于书后,按宫庙门、冕弁门、牲鼎礼器门等分类设图,学术价值不言而喻,故钱基博认为杨复于《仪礼》,“可谓用心勤挚矣” 。另外,李如圭《仪礼集释》、魏了翁《仪礼要义》、敖继公《仪礼集说》等多以宋学为主。敖继公《仪礼集说》,因作者在《序》中曾指出郑康成注“疵多而醇少,学者不察也” ,并对郑注进行删改,引发了后世儒者之非议 ,而四库馆臣却持不同意见:“盖继公于《礼》所得颇深,其不合于旧说者,不过所见不同,各自抒其心得,初非矫激以争名,故与目未睹注疏之面而随声佐斗者,有不同也。且郑注简约,又多古语,贾公彦疏尚未能一一申明。继公独逐字研求,务畅厥旨,实能有所发挥,则亦不病其异同矣。……继公所学,犹有先儒谨严之意。” 明代治《仪礼》甚荒芜,惟郝敬《仪礼节解》十七卷粗中存精,胡培翚撰《仪礼正义》多征引之。

清代乃《仪礼》学研究全盛期。清初,《仪礼》学研究就开始兴盛起来了,张尔岐、毛奇龄、徐乾学、李光坡、姚际恒、方苞等均留下了《仪礼》学研究专著。其中,张尔岐于清代《仪礼》学研究有奠基之功,其既关注《仪礼》经文之校勘,又对郑注进行句读,撰有《仪礼郑注句读》十七卷。《四库总目》对该书评价较高,认为“尔岐兹编,于学者可谓有功矣” ,不失为公允之论。顾炎武对张尔岐其人其书颇为称扬,他与汪琬书云:“济阳张君稷若名尔岐者,作《仪礼郑注句读》一书,根本先儒,立言简当,以其人不求闻达,故无当世之名,而其书实似可传,使朱子见之,必不仅谢监岳之称许也。” 徐乾学《读礼通考》一百二十卷,仿朱熹《仪礼经传通解》而作。是书统括历代之丧礼,兼采众说,包罗宏富,于古今丧礼之研究贡献尤大。方苞《仪礼析疑》十七卷,辨析《仪礼》经文之可疑者,良多可取。顾炎武虽无《仪礼》研究之专书,但其于清初《仪礼》校勘之功不可忽视,“清人校勘《仪礼》,以顾炎武为嚆矢,肇端于顾氏以唐开成石经校明北监本十三经”,“顾炎武为石经之功臣,亦为《仪礼》之功臣。清人校《仪礼》,于起步时即能高出前人一筹,皆因顾氏睿识”。 此外,方苞《仪礼析疑》、姚际恒《仪礼通论》均承宋明疑经思想,析疑辨伪,良多可取。

乾隆元年立三礼馆,官修《三礼义疏》,《仪礼义疏》便为其一。《仪礼义疏》成于乾嘉汉学兴盛之前夕,偏重以宋学解经,注重经说,但于经文之正定却有所疏忽。是书虽为官修,但因思想保守,且“其时《仪礼》之学方兴,专门家奇缺”,纂修者“亦力不从心” ,以至于《仪礼义疏》“虽是历代帝王经学系列的收官之作,却是一个并不完美的尾声”

乾嘉年间,汉学中兴,涌现出一大批研究《仪礼》的学者,如戴震、吴廷华、惠栋、刘台拱、褚寅亮、程瑶田、金榜、任大椿、阮元、段玉裁、孔广森、胡承珙、卢文弨等,诸家研治《仪礼》,不离汉诂。吴廷华撰《仪礼章句》对《仪礼》经文进行分章析句,意在分清《仪礼》经文之节次,辨析其句读。褚寅亮《仪礼管见》精研郑注,针对敖继公《仪礼集说》妄改郑注而时有驳斥。程瑶田《丧服文足征记》十卷,专言丧服,足征丧服经传与注之异同,阐释其义,较为详明。卢文弨《仪礼注疏详校》十七卷,对旧本文字脱误等多有厘定,对经、注、疏文字之异同多加详校、考订。胡匡衷《仪礼释官》九卷,详考《仪礼》十七篇所见周代诸侯之官,以《周礼》、《仪礼》、《左传》、《国语》等书与《仪礼》相互参证,梳理《仪礼》设官分职之义,补注、疏所未及。凌廷堪仿杜预《春秋释例》而作《礼经释例》十三卷,分通例、饮食之例、宾客之例、射例、变例、祭例、器服之例、杂例八类。该书释例周密明晰,便于读者理解《仪礼》本经。胡承珙《仪礼古今文疏义》十七卷,专门勾稽《仪礼》十七篇今、古文字异同之处,发凡起例,审定声义。作者博稽群书相互参证,务存折衷。张惠言《仪礼图》专门以图解的方式解释《仪礼》。该书在继承宋人杨复《仪礼图》的基础上有所创新,表现为对经文章节内容的划分,认识更全面、更周密。该书六卷,以宫室图、衣服图单列一卷而总挈大纲,统领全文。其馀五卷,按郑氏《仪礼》十七篇之仪节随事列图,便于读者理解经文。

嘉道以降,理学中兴,汉学式微。此时《仪礼》学研究较为复杂,有主古文经学,有主今文经学,也有持“汉宋兼采”之论的,且《仪礼》学研究成果不断,出现了胡培翚、邵懿辰、曹元弼、廖平、皮锡瑞等《仪礼》学研究名家,其中以胡培翚最知名。胡培翚绍承家学,其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广征博引,兼收并蓄,时下断语,兼增己意,成《仪礼正义》四十卷,其精博实过贾疏,是古代《仪礼》学研究最后一部集大成形式的作品,位于古代《仪礼》学研究之巅峰,给《仪礼》学研究留下了一个完美的尾声。 /ViA0pIrgCGrwpnxUdTaT9kny4Ww1LzNSgsxz3XAzQRZiHDkW8HPUM8Xr0lz7dA/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