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唇亡齿寒

【解释】

“唇亡齿寒”这则成语的意思是嘴唇没了,牙齿就会感到寒冷。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一方受到打击,另一方必然不得安宁。

【出处】

这个成语来源于《左传·僖公五年》:晋侯假道于虞以伐虢。宫之奇谏曰:“虢,虞之表也;虢亡,虞必从之……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故事】

春秋时期,晋国的邻近有虢、虞两个小国。晋国想举兵攻打虢国,但要打虢国,晋国大军必须经过虞国。

智荀息假途灭虢

晋献公于是用美玉和名马作礼物,送给虞国国君虞公,请求借道让晋军攻打虢国。

宫之奇劝谏虞公说:“虢国是虞国的依靠呀!虢国和虞国两国就好像嘴唇和牙齿一样,嘴唇没有了,牙齿岂能自保?一旦晋国灭掉虢国,虞国一定会跟着被灭亡。这‘唇亡齿寒’的道理,您怎么就不明白?请您千万不要借道让晋军征伐虢国。”虞公不听劝谏,答应让晋借道。

宫之奇见无法说服虞公,只得带着全家老小,逃到了曹国。

这样,晋献公在虞公的“帮助下”,轻而易举地灭掉了虢国。晋军得胜归来,借口整顿兵马,驻扎在虞国,然后发动突然袭击,一下子又灭掉了虞国。

目光短浅的虞公只能看见眼前的利益,看不出虢国的存亡与虞国有着密切的联系,最终成了晋国的俘虏。 YPdSbdtYMHBhb43WWMQ9g09/xnNkX8BFpmwwJnjsBuuaEUT6Ot1rqZnjrTizcYP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