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17 知所止

明慎的人谨守这样一个座右铭:急流勇退,在形势抛弃你之前抛弃形势。即使穷途末路,也应该化成胜利而归。太阳有时也会隐藏在云彩之后,这样就看不到落日西沉了,会令我们猜忖它到底是落了还是未落。

——巴尔塔沙·葛拉西安:智慧箴言17

1863年,普鲁士宰相俾斯麦观察当时欧洲强权的势力分布,认为主要的玩家是英国、法国和奥地利。普鲁士只是松散结盟的德意志联邦之下的一个城邦,奥地利拥有联邦的主宰势力,致力于确保其他德意志城邦维持衰弱状态,各自分裂而且顺从。

俾斯麦相信普鲁士有更伟大的使命,绝非奥地利的侍从。在他就任首相不久,俾斯麦就开始实施自己统一德国的大业计划。他的第一招是向微弱不振的丹麦宣战,以收回原来属于普鲁士的领土荷尔斯坦。他清楚地了解,普鲁士独立行动的响亮号角会引起法国和英国的不安,因此他把奥地利拉进来参战,宣称是为了他们才收复什列斯威及荷尔斯坦。几个月内,在战局确定后,俾斯麦就要求将新征服的土地划归普鲁士。奥地利震怒万分,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妥协了。首先,他们同意将什列斯威给予普鲁士,一年后又将荷尔斯坦卖给了他们。全世界开始目睹奥地利逐渐衰弱,而普鲁士正在崛起。

俾斯麦的第二项行动更为大胆。1866年他说服普鲁士国王威廉退出德意志联邦,这么一来等于向奥地利宣战,皇后、皇太子以及其他德意志亲王都激烈反对这场战争。但是俾斯麦毫不畏缩,成功地发动了战争,结果普鲁士精良的军队在惨烈而短暂的“七星期战争”中击败了奥地利。国王与许多普鲁士将领都想乘胜追击,进军维也纳,尽可能多地夺取奥地利的土地,然而俾斯麦阻止了他们(现在他成了和平代言人),相反却和奥地利签署和约,允许普鲁士和其他德意志城邦完全自治。俾斯麦一手将普鲁士推上德意志的主宰地位,同时成为新组成的德意志同盟的盟主。

法国和英国一开始十分担心俾斯麦要图谋全欧洲,一旦他开始迈向征服之路,就不知道会止于何时何处。事实上也是如此,三年后俾斯麦挑起对法的战争。首先,他表面同意法国兼并比利时,然后在最后一刻改变了主意,玩了一场猫捉老鼠的游戏,俾斯麦惹恼了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新组成的德意志联邦加入对法战争。普鲁士的战争机器和盟友在几个月内摧毁了法军。

全欧洲都对由“铁血宰相”俾斯麦领导的普鲁士产生了恐惧感,担心这只怪兽下一步的行动。一年以后,俾斯麦建立了德意志帝国,普鲁士国王成为新加冕的皇帝,而俾斯麦成为亲王,但是接下来发生的事让许多人感到奇怪:俾斯麦不再煽动战争,而且当其他欧洲强权在世界各地疯狂地攫取殖民地时,他严格禁止德国加入这场争夺,他不想再为德国争夺领土,只想获得更多的保障。此后他更是终其一生致力于维护欧洲的和平,防止战祸再起。人们都认为他因岁月而改变了,却不曾知道,这就是他原来计划的最后一步。

为什么大多数人不知道何时停止攻击呢?原因很简单,他们对于自己的目标缺乏具体概念。一旦获得胜利,只会得寸进尺。然而想要维护已经取得的权力,“知所止”是最关键的因素之一。在胜利中只知一味前进的人,迟早要走向衰亡。最聪明的人常常能够为最后的结果做好计划,就像奥林匹斯山诸神一样,清晰地预见未来。他们能够看透云层,预见到万事的终局。

在政治生涯的起步阶段,俾斯麦就抱持一项目标:建立一个由普鲁士领导的独立的德国。他发动对丹麦战争,不是为了征服领土,而是要激发普鲁士人的民族热情,以统一国家;他煽动对奥地利的战争,只是为了争取普鲁士独立(这就是为什么他拒绝夺取奥地利领土的原因)。同时他挑起对法战争使得德意志诸王国在对付共同敌人的目标下团结在一起,为统一的德国打下稳固的基石。

一旦目标达成,俾斯麦就住手了。他从未让胜利冲昏头脑,也从来不会利欲熏心要求更多。他紧紧地掌控权力的缰绳,每一次将领、国王和普鲁士人民要求发动新的征战时,他都将他们拉回来。没有任何事情可以破坏他完美的创造,当然更不能让虚假的快感推动他周围的人,企图超越他精心计划出来的结局。 uea5PlWNLeJOTeLRCLFwRzFrCAfS9/bUEmxuahrv+GmCeYVmCl7GOsPqyr99OXk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