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6年,加拿大尼亚加拉大瀑布镇的一个叫G.W.卡斯特罗的年轻人,从军队退役回到家里。不久,他就在安大略水力发电公司找到一份机械工的工作。18个月后的一天,老板找到卡斯特罗,告诉他:他将被提升为本厂重柴油机械部门的领班。
“我当时却担心起来,”卡斯特罗先生说,“原来做机械工的时候,我感到很快乐,现在我成了可怜的领班。责任就像一股无形的压力。无论白天还是晚上,在家里还是在工厂,焦虑如影随形地跟着我。
终于,我一直担心的事情发生了,当时我正走向一个砂石场。场上4部牵引机牵引着4部巨大的挖掘机。现场安静得让人感到很不正常,我很快检查了4部巨大的牵引机,它们全坏了。
连日来的担心跟突如其来的担忧相比都不值一提了。我向上司报告当时的情况时,整个头颅都要炸裂了。报告过后,我就等着天塌下来把我压死算了。
然而天并没有塌下来。我的上司满脸微笑,只说了一句话。假如我能活1000岁,我都忘不了那句话——修好它们!我的担忧、恐惧和焦虑瞬间消散了,翻转的世界恢复了原来的样子!我开始修理机器。那句神奇的话——‘修好它们’——改变了我的生活,改变了我处理工作的方法。从那一刻起,我一直在感谢那位上司,我下定决心,热心工作,不管出了任何差错,我都着手解决它,而不是无意义地担忧。”
得益于那位上司超群的常识,G.W.卡斯特罗瞬间变得成熟,一个人在必要时必须拥有行动的能力。做决定和执行决定是走向成熟的重要一环。当然,还要学会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这样我们才会在需要解决的问题上采取正确的行动。
许多人害怕承担需做决定、并执行决定的责任。他们宁愿躲避出现差错会受责怪的恐惧,也不去争取获取成功的希望。所以他们尽可能不承担需要负责任的工作,如果必须作决策,他们就把自己置于担忧、恐慌和迟疑的深渊中。对必要的行动的拖延又会在内心引起冲突和迷乱,直至身心崩溃,造成自己一直担心的后果。
要克服这种心理,就要强迫自己去做自己害怕的事。一个人在年轻时能有这样的经历是幸运的。
印第安纳州波利斯市的西奥图·泰德·斯坦坎普,应该算是一个幸运者。他是一个懂得明确行动的价值的父亲,而且他还能以令他儿子永生难忘的方式教导孩子。
事情是这样的:泰德·斯坦坎普12岁时曾被邻居一个孩子欺负,所以,他决心不再出门,这样比较保险。过了几天,作为他帮忙割草的奖励,泰德的父亲给了他一些钱要他去看电影和买冰淇淋。泰德把钱放进口袋,但没有去看电影——虽然他是那么渴望去看电影——他怕会遇见邻居的那个孩子。
“我父亲以为我是生病了,”泰德·斯坦坎普说,“我含糊地回答他的问话。第二天傍晚,我到巷子里去玩弹子。这时候,我发现我的敌人——他此时像《圣经》里被大卫王杀死的菲利斯丁巨人那样可怕——向我冲来。我吓得调过头拼命跑回我家的车库,谁知我爸爸正站在我面前。他问我究竟是怎么了,我谎称我们在捉迷藏。这时候,一个声音传进来:出来,胆小鬼。
我爸爸手中多了一根两英尺长的厚厚的汽车皮带,语气平静地对我说,如果我不敢面对那个大块头,就必须等着挨皮带。我稍一犹豫,皮带就打在我的屁股上,那种疼痛比打架时挨过的拳头厉害多了。我像炮弹被发射般窜出车库,出其不意地冲向那个家伙。第一拳打得他没有心理准备,接二连三地又是几下,他只有狼狈逃窜。后来的几天成为我童年最快乐的记忆,勇气带给我的报偿是一种享受,我重获自尊,而且我得出一个有益的结论——不要逃避现实,勇敢地面对它。一条汽车皮带和一个睿智的父亲叫我明白了一个真理。”
作出决定进而采取行动的能力是做好自我保护的要素之一。虽然多数人在大半生的时间里都循规蹈矩,但没有人能预知紧急情况的发生,所以时刻准备行动,权衡利弊。选择最有利的办法付诸实施的习性,可能会成为未来某天掌握我们自己以及以我们为支柱的人的生死关键。
艾尔·拜瑟普也经历过类似的情况,他是俄亥俄州春田镇人。拜瑟普夫妇驾车带3岁的小女儿去过圣诞节时遭遇大风雪。高速公路上挤满了车,他们想调头回去,但是风雪已将退路阻断。
“我们在焦躁中等了一小时,”拜瑟普先生回忆说,“随着黑夜的降临,天气越来越冷,风吹着雪落到我们的车上,越积越厚,我看看妻子和女儿,我知道如果我们不想办法就难以活命。
我回忆起我们曾路经不远处一幢农舍,如果回到那里就有救了。我抱着小女儿,在雪地上跋涉,那一段路好难走。雪已下得齐腰深,我们举步维艰。但我们赢了!
后来的24小时,我们连同另外33个遭受同样命运的人一起在农舍里躲避风雪。陷入困境后,如果我们不敢断然行动,必将惨死于冰冷的雪堆。”
的确,有些时候,在思考和分析的基础之上,还要来点别的,也许只有果敢、坚决的行动才是最有效的。当需要付诸行动的时候,不能犹豫。不要把时间耽搁在为自己找借口上。振作起来,投入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