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 第六节 |

国家思想

人类群体的最初阶段,群体成员是部民而不是国民。从部民发展到国民,是文明和野蛮的分水岭。部民和国民的差距体现在哪里?那就是:聚在一起组成一个部落生活的人,拥有共同风俗,这样的人称为部民;而具备国家观念、政治制度认同的人,称为国民。世界上没有不具备国家观念的人而能够组成国家的事。

国家思想是啥?一是对于个人而言要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二是对于政府而言要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三是对于外族而言要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四是对于世界而言要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

为什么对于个人而言要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人之所以强过其他生物,是因为人懂得组成群体。假使让人自顾自谋生活,相互不往来,那么,单个的人不具备飞禽那样的飞翔能力,不具备走兽那样的奔跑能力,人类早就灭绝了。所以群体对内而言,在天下太平的时候,它能够保障群体成员彼此分工、各尽所能、等价交换,因为任何人都不可能三百六十行样样精通生产制造出自己需要的每一样东西。群体对外而言,在遭受生存威胁时,它能够促成成员齐心抱团、群策群力、一致抗敌,因为面对生存威胁时,任何人都不可能单靠自己的力量就能够脱离险境。这样国家就应运而生了。由此可见,国家有它必然产生的原因,那就是:每个人都知道单靠自己的力量不可能生存,所以寻求建立能够保障彼此团结、互助、互利、互救的稳定机构。并且为了使彼此团结到永远、互助永尽力、互救永及时、互利无止境,人人都要认识到在个人利益之上,还有更重要的国家利益。每个人所思,所言,所做,都要注意从群体利益出发。这可以说是兼爱主义。但话说回来,说这是利己主义也没什么不妥。因为只有有利于群体,才能有利于个人,这是天下公例。如果不是这样,群体也就不可能形成了,而人道也差不多就废了。这是要认识到国家重要性的第一个方面。

为什么对于政府而言要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呢?要是把国家比作一家公司,政府比作公司的董事会,那么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就相当于董事会的董事长。要是把国家比作一个村庄,政府比作村庄的村委会,那么政府的最高领导人,就相当于村委会主任。大家想想:是董事会为公司而设立的呢,还是公司为董事会而设立的呢;是村委会为村庄而设立的呢,还是村庄为村委会而设立的呢?不用细想就能知道。二者性质不一样,轻重主次自然不能颠倒。所以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说的那句“我就是国家”,到现在连欧美的小孩子听了都认为是一派胡言,纷纷骂他瞎说八道。不过在我们中国人看来,似乎觉得没必要大惊小怪。要真是这样,设想一下,比如有一家公司的董事长说他就是公司,有一个村委会主任说他就是村庄,那么,公司的股东和村庄的居民能接受吗?国家不能没有政府,道理是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爱国延伸为爱政府,这是受“爱人及屋”、“爱屋及乌”观念的影响。然而要是把“乌”当成“屋”,把“屋”当成“人”,把“爱屋”等同于“爱人”,把“爱乌”等同于“爱屋”,久而久之,只知“爱乌”不知“爱屋”,只知“爱屋”不知“爱人”,那么我们不能不说他走火入魔了。所以说,具备国家思想的人,往往也爱政府;而爱政府的人,不见得都具备国家思想。政府经由全国人民同意而成立,那么政府代表国家,爱政府也就是爱国家;政府不经由全国人民同意而成立,那么政府是国家的蟊贼,改革政府才是爱国家的表现。这是要认识到国家重要性的第二个方面。

为什么对于外族而言要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呢?国家的名称,是相对外族而言需要用到的一个名词。假使世界上只有一个国家,那么也没有起国名的必要了。所以人跟他人接触才有了“自己”的观念,家跟别家相邻才有了“我家”的观念,国与他国相对才有了“我国”的观念。人类从几千万年以前,分布在各地生存繁衍,发展壮大。因为语言风俗,以及思想法制,形式不一样,内涵也不一样,所以形成了不同的国家。按照物竞天择的进化原理,人跟人必然要起竞争,国家与国家必然要生冲突。国家的名称得以确立,以区别于他国。所以真正的爱国者,即便外国的王者之师前来统治,也不俯首为臣;即便战至一兵一卒,也不会把一丝一毫权利拱手相让。因为要是没有这种精神,那么他们所组成的国家早已名存实亡。好比一户家庭,即便所住的房子是危房,随时面临拆迁,也不会把这房子拱手让给入侵者。不放弃自己的权益,自己才能够生存。这是要认识到国家重要性的第三个方面。

为什么对于世界而言要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呢?宗教家谈话,动不动就谈天国,谈大同,谈天下一家人人平等。他们所提倡的“博爱主义”、“世界主义”,换了谁都承认是高尚的,仁义的。但是,我们要问,这些主义能够脱离理想状态真正在现实里头实现吗?我不敢说他们的主张在几千几万年后没有实现的可能,但是今天我们需要的是什么呢?竞争,才是文明产生的源泉!一旦没有了竞争,文明的发展立马就停滞下来。由单个人跟单个人的竞争发展到家庭跟家庭的竞争,由家庭跟家庭的竞争发展到族群跟族群的竞争,由族群跟族群的竞争发展到国家跟国家的竞争。国家,是团体的最大规模;国家跟国家的竞争,也是竞争的最高阶段。如果有人主张破除国界,先不说他的主张不可能实现,即便能实现,那么竞争取消了,文明不是也跟着断绝了吗?况且人的本性也做不到一辈子不跟别人竞争。所以说,这样一来,世界实现大同以后,用不了多久人们就必然会因为别的事而在天国中重启竞争,而那时候的竞争已经退化为部民间的竞争,不再是国民间的竞争。由此可见,世界大同的结果,简直就等同于让各国国民纷纷退化成野蛮人。当今世界上的学者,不是不承认“世界大同”是个美好的主张,但这个“美好”只能存在于构想中,不能落实到现实。所以,我们把“国家”作为团体的最大规模,而不是“世界”,是有道理的。说到博爱,可以抛开个人利益爱家庭,可以抛开家庭利益爱族群,可以抛开个人、家庭、族群利益爱国家。国家,是私爱的本位,是博爱的顶点,爱不施诸国家的人是野蛮人,爱超越了国家的人也是野蛮人。为啥?因为后者已经退化成部民而不再是国民。这是要认识到国家重要性的第四个方面。

令人痛心啊!我们中国人缺乏国家观念!底层社会的人,只关心自己和一家人的衣食住行;上层社会的人,只知道空谈义理逃避现实。那些没脊梁的软骨动物更是卖国求荣、甘为鹰犬;那些有雄心抱负的人,也仅仅满足于寻觅明主或枭雄以图“把一腔热血卖与识货的”。

从第一方面即“对于个人而言要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看,那么今天全中国眼光能超越个人利益的有几人?人潮人海,人来人往,只要能够谋得眼前哪怕针尖大的利益,即便出卖全国同胞也愿意!那些所谓的第一等人,只知道追求洁身自好,而那些热衷拉帮结派的人,正是我说的只知道结党营私的家伙。表面看,“洁身自好”和“结党营私”这两种生存方式,好像是对立的,但是奉行这两种生存方式的人在削弱国家实力、导致国家衰亡的效果上却是不分上下的。

从第二方面即“对于政府而言要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看,我们中国历来提倡做忠臣孝子,这种倡议还算过得去。然而即便如此,提倡人们忠于国家是对的,提倡人们忠于君主却是错的。为啥?忠和孝这两项品德,是成就任何人高尚人格的要件,缺了哪一项,都不配称人。假使尽忠的对象只是君主,那么对于君主本人来说,岂不是断绝了他尽忠的途径?!岂不是导致他一辈子都为自身人格不完善抱憾?!再说回来,当今美国人和法国人没有君主可供自己尽忠,岂不是一辈子也拥有不了这项品德而失去做人的资格了吗?!所以,我的看法,君主国的君主和民主国的国民,应该履行的尽忠品德,层级更高。人未成年时离了父母亲的抚养,不可能长大;成年后离了国家的卫护,不可能生存。所以,孝敬父母,忠于国家,符合知恩图报的大义,不能跟甘为一姓家奴走狗的自贱行为相提并论。然而我们中国人却只把“忠”当作仆人侍奉主人的专项要求,实在是阴阳不分!君主相对国民,更应当尽忠,为啥?国民尽忠,只是尽报效国家的义务,而君主除此之外,还承担不负国民所托的义务,怎么能说他不用履行尽忠这项品德呢?尽孝,是子女对父母的责任,但话说回来,当父母的,又何尝可以不尽孝呢。当父母的不能不尽孝,那么当君主的能够不尽忠吗?所以,宣扬尽忠的对象只是君主,我认为这种说法不能成立。

从第三方面即“对于外族而言要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看,那么我们汉人历史上所遭受的屈辱实在是我不忍心再提起的。从汉朝末期直到今天,这一千七百多年,我们汉人的领土被外族占领的时间就有三百五十八年;至于黄河以北,更是被占了七百五十九年。现列出种族和时代的表格如下:

唉!黄帝传下来的锦绣河山,屡屡被人霸占抢夺,而当时面对侵略者,胁肩谄笑、送水送饭、先头带路的正是黄帝子孙!这些败类,如果侵略者给他们个一官半职,使得他们全家发了国难财,那他们迫害起同胞来更是不遗余力。明代学者陈白沙作诗《崖山吊古》感慨:“镌功奇石张弘范,不是胡儿是汉儿!”其实帮助元朝灭亡宋朝的汉人将领张弘范仅仅是这类人中的一个,自从晋宋以来,类似他这样建立“丰功伟业”的“后起之秀”,何止千百人!陈白沙先生还是有些少见多怪了。中国人缺乏国家观念就到了这种地步!

从第四方面即“对于世界而言要认识到国家的重要性”看,那么中国的知识分子,动不动就讲“平天下”、“治天下”,其中比较有名的,比如董仲舒通过《繁露》,张横渠通过《西铭》,都表示国家只是个小小的东西,不值得挂在嘴上。但是我们要问,他们念念不忘的那个高于国家的大大的团体,会因为他们的玄学空论得到实惠吗?不过经过他们这类人的鼓吹,国家观念却是在人们的头脑中无从生根了。

像上面说的,我们中国人的确缺乏国家观念,危险呀!我们中国人之所以缺乏国家观念到了这步田地,我分析,有两个原因:一是,有世界观念而没有国家观念;二是,有个人观念而没有国家观念。

把国家观念变换成世界观念,也有两个原因。第一是由于地理。

欧洲地形,山河交错,水运发达,人们出入自由,形势趋向分立;中国地形,多为平原,险阻要塞,使得人们安于故土,形势趋向统一。从秦国算起,两千多年,中间仅有三国、南北朝时代的三百来年处于分裂,其他时候都是大一统局面。即便偶尔出现割据局面,也用不了多久就会合并。在我们周围,虽然居住着不少其他民族的国家,但他们的领土、人口、文明程度,都赶不上我们。虽然帕米尔高原以外有波斯、印度、希腊、罗马等文明国家,但他们跟我们没挨着、不了解,以致我们以为中国就是世界。这并不是我们妄自尊大,而是地理原因造成的。要我们认识到中国也是世界上许多国家中的一个,得需要我们周围有跟我们差不多的国家才行啊,但无奈现实并不如此。所以我们中国人的国家观念赶不上欧洲人,就在于此。

把国家观念变换成世界观念的第二个原因是理论宣传。

战国以前,大一统局面还没形成,列国并立,国家主义最盛。弊端在于,列国攻城略地,百姓死伤无算,生灵涂炭,情状之惨,一天一夜也说不完。讲人道的人面对当时那种情况,自然忧心如焚,四处宣扬稳定压倒一切,以避免百姓无端受难。比如孔子著《春秋》,主张破除国界,合成一国,靠文明统治使社会太平。又如孟子说:“社会局势怎样才能稳定下来呢?统一。”其他的先秦思想家代表,像墨子、宋、老子、关尹等,虽然各自所持的思想不同,但是谈到政治主张,却无不认为统一诸国是当务之急。因为要结束当时的战乱局面,不统一不行啊。老百姓面对列国纷争局面苦不堪言,所有才有嬴政、刘邦等枭雄接连走上历史舞台。于是这之前知识分子坐而论道的论调忽然成了统治者实行中央集权的理论工具,纷乱局面最终安定下来。统治者仍然担心统治不能稳固,于是焚烧其他异议人士的著作,禁止他们宣传各自主张,同时还断章取义各名家著作中有利自己实行中央集权统治的言论,大力宣扬,并对言论发出者进行表彰,以麻痹老百姓。这样一来,国家主义思想逐渐断绝了。可以说,国家主义思想的断绝,孔子、墨子等思想家摆脱不了干系。但是即便这样,我们也不要把责任全推到他们头上,因为以他们当时所处的环境,发出“破除国界、合并列国”的主张是可以理解的,再加上人们接受新观念又容易不念实际、趋于极端。佛家宣扬佛法,目的是普度众生,而执迷于佛法宣扬的人却忘了普度众生,这都是因为重理论轻实践导致的。所以说,后人醉心于大一统而忘了爱国,又怎能说是前辈思想家的真实心愿。

人跟人相处,无论如何都做不到不分彼此“团结如一人”,这是人的天性。于是,国界破除了,乡土、家族、家庭、个人的界限却一天天加强了。这样,“破除国界、合并列国”主张践行的结果,等于是去掉了十来个大国,却催生出成百上千、不计其数的“小国”,造成我们现在四万万人即四万万个“国家”一盘散沙的局面。——这实在也是我们中国两千年来的常态。

因为缺乏国家观念,所以认识不到政府是国民的代表,应当为国民服务,反而认为政府是天帝的代表,是代表天帝下界来管理国民的。所以政府上台、倒台,国民认为跟自己没关系。在国民看来,改朝换代是天意,我们下界小百姓不用瞎操心。

受地理交通影响,我们中国人安于故土、视野狭窄,以为中国就是世界;受理论学说影响,我们中国人醉心于大一统,坦然接受“城头变幻大王旗”。如此一来,我们中国人缺乏国家观念,又有什么好奇怪的呢?

但话说回来,有世界观念而没有国家观念,不过是一时的认识错误。时代变化了,这种认识错误自然会矫正。出于地理交通引起的认识错误,如今随着交通发达,国与国之间形同比邻而居,过去那种闭关状态已经打破,这样一来,因为国家之间的竞争在所难免,所以国家观念自然会越来越强。由于理论学说引起的认识错误,如今随着西方新思想的输入,必然导致变通、利民的思想兴盛,这样一来,就自然明白,无论采取王道还是霸道,都难以促成大一统局面,国家观念也势必会越来越强。然而最难让人接受国家观念的阻碍,还是我们中国人心底的自私自利观念。

那些爱惜羽毛、洁身自好的人,认为关心国事、厕身政界无异自找麻烦,所以能躲就躲。而那些出于个人飞黄腾达目的而进入政府机关的人,却“有奶便是娘”,对能够提拔自己的上级大表忠心,并甘为后者的家奴走狗。这种货色,只要看到有利可图,有权可掌,便像苍蝇围住大便一样,削尖了脑袋往里钻。并且他们还自己发明一种道德即“识时务者为俊杰”以丑为美自欺欺人。要不是他们这种王八蛋道德,那么两千年来跟我们中国交往的虽然没有什么文明大国,但四周围的小国也是国啊,所以,说他们是因为没看到同等级别的其他国家出现以致缺乏国家观念,谁信?正因为他们所奉行的王八蛋道德,才导致刘渊、石勒等外族入侵者进攻华夏时,接二连三有汉族败类为侵略者先头带路、迫害同胞,甚至冲锋陷阵。嵇康的儿子嵇绍本来跟他爹一样都是魏国人,并且嵇康还是死在灭亡魏国的晋国人手里,但是嵇绍却腆着脸侍奉杀他爹、灭他国、不共戴天仇恨翻倍的敌国——晋国,并且后来还以身卫护晋惠帝落得个乱箭穿身下场。他当时以为他是在践行尽忠的道德,后世的一些睁眼说瞎话的史学家也谬誉他的死体现了尽忠的美德。我很是惋惜极其完美、极其高尚的尽忠美德,就被这帮杂碎糟蹋了!这帮杂碎这么做没其他原因,就是因为一门心思为自身的利益钻营、钻营、钻营!他们的人生信条是,只要有人能给他们荣华富贵,他们给对方磕头、舔×都行!至于对方施舍给他们的荣华富贵是骗来的、偷来的、抢来的……他们都认为跟自己没关系。像这类缺乏国家观念的中国人,全不是因为受地理交通和理论学说的影响。地理交通和理论学说无论怎么变,这些人的奴隶根性都深入骨髓。唉,对这样的人,我们能怎么办呢。没听说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家家户户门头高挂顺民旗吗?联名给侵略者送德政伞的有成千上百人!痛心啊!说到这里,我连生气的力气都没有了,我只感到心碎,感到浑身发冷!尽忠尽忠,向权势尽忠!向利益尽忠!想要预知将来,不妨看看过往。将来世界上哪个地方成为权势和利益的中心,哪个地方就成为四万万“忠臣”尽忠的中心,只是不知道那个时候中国在哪里!

算啦,我不想多说啦。我不敢指望广大同胞能把头脑中的利己观念全部清除,我只是希望同胞们扩充利己观念,巩固利己观念,研究明白怎么做之后才能使自己真正获得利益,研究明白怎么做之后才能保证自己的利益永不丧失。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势必人人都具备国家观念才行。同胞们,不要以为国土面积大就靠得住,全盛时期的罗马帝国国土面积不比我们小,如今罗马帝国在哪里?不要以为人口多就靠得住,印度人口两亿多,如今却是英国的殖民地!不要以为文明漫长就靠得住,过去希腊的雅典,当它是独立国时,文明天下第一,等到它被外族征服,文明逐渐萎靡不振最终消亡;而我们汉人在被蒙古人统治时代,知识分子都被要求学习蒙古文(《廿二史札记》记述得很详细),文学几乎中断。所以说,只有国家才靠得住。国家好比我们的父母,没有父母当依靠,孤孤单单,谁可怜我们?势必一有个三长两短,便一命呜呼。想过来想过去,这个结果都让我不寒而栗。 cUh6LVrTSNFQIHlc4whqZUEVV70gC5lwhnOW2DT6cmPhui4c2Rn8kveJZZpj1g0z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