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在中国近代史上,太炎先生是革命先驱,也是国学泰斗。他张扬国粹,坚决而激烈地反抗权威,反抗一切束缚。在文学、历史学、语言学等方面,均有成就。所著《新方言》《文始》《小学答问》,上探语源,下明流变,颇多创获。关于国学的著作颇多,约有400余万字。著述除刊入《章氏丛书》《续编》外,遗稿又刊入《章氏丛书三编》。历史学家侯外庐说过,“章太炎对于中国学术文化遗产的论述十分丰富。他是古经文学派最后一位大师”。

太炎先生一生中举办以国学为名的系统讲学活动先后有东京、北京、上海与苏州四次。其中1922年在上海的讲学,被视作拯救“国学衰微”的举动,备受上海舆论界瞩目。此次国学共十讲,讲述了国学之大概、治国学之方法,阐述了国学的派别,并对国学的前途进行了展望,他关于整理国学的态度、方法引起各方关注,《申报》对此进行了全程记录报道。

1935年9月,太炎先生以年老体弱之躯在苏州再办“章氏国学讲习会”,授课之时,听者近五百人,济济一堂,连窗外走廊等地,也挤满了人。盛况空前,可见其名声远播,影响之深。在章氏国学讲习会筹办期间,他组织了章氏星期演讲会,共讲了九期,演讲内容都是太炎先生的治学心得,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内容丰富而充实,讲解全面而系统,深入浅出而不乏真知灼见。

如今,沧海桑田,尽管当时的社会背景已经不复存在,但人们对于国学的热忱依然不减当年,又为太炎先生深厚的国学素养所折服,希望先生的学识继续滋养世人,故编撰整理太炎先生在上海和苏州的讲学记录,计十八篇,以飨读者。 ThBzIn22SUNjPQIW9j3V5BW7Rq+jS34vJuexAhjL6DDQMxLF8ydIuh6sF1elBmn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