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修德

人和禽兽的区别,在于人有德性。做该做的事情叫做德,这是所有德性的发源地,德性也使我们把遵守道德作为乐趣。体力、智力都是遵守道德的资本,但是如果没有德性来引导,就会像有精兵而无良将率领一样,刚强的体力反而帮助了强横与暴戾,卓越的才智可能助长了奸恶,这是多么可惜啊!

德性的基本内容,概括来讲就是:遵循良知。一举一动,都遵循良知的指引,而不挟带一丝一毫私心,那么基本上就不会有大过失,从而可以称之为有德性的人了。下面略讲一下德性的主要内容:

德性之中,最能普及在行为上的品质是信义。所谓信义,就是实事求是,不因为生死利害的关系而违背正义。社会上的各种事情,都是由信义建立起来的。如果一个国家的国民缺乏信义,这个国家的道德风尚就荡然无存了。孔子说:“说话忠诚老实,行为忠厚严肃,这样即使到了偏远地区也能行得通。”这是说信义是值得崇尚的。一个人如果能以信义来与人交往,丝毫没有自私自利的想法,内心一片赤诚,那么即便是暴戾的人,也不敢对其忤逆冒犯。反之,不讲公理道义,专好以欺诈来对待别人,即便是温厚忠实的人,也多半不会对这种人讲客气。西方有谚语说:“正直是最高的谋略。”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世界上有一些笼络人心的伪君子只能一时间行得通,等到一朝败露,人们都会鄙视他们。

想要跻身信义的境界,就要不说假话,不违背约定。年轻人爱好新奇,常常违背事实的真相,编造虚假的言论,希望引起惊奇关注。久而久之,即便不是玩笑闲谈的时候,也会不自觉地说假话,于是他的话也不再有人相信。他的话半真半假,对错难辨,还是不相信得好。因此,说假话的习惯不能不戒除。

说话时有违虚假不实的内容,这叫妄语;话说了之后未能履行的就是爽约。这两种情况都是丧失信用的行为。约定了却不能履行,那对于约定的对方来说,就必定会浪费时间,延误时机,而遭受连累。如果这样的事情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人们便会相互告诫不要再和这样的人一起做事。如此一来,虽然他们还生活在人类社会中,但是会很寂寞无聊,这和一个人生活在沙漠里有什么分别?这真是自讨苦吃啊!社会上也有一部分人本来无心爽约,但是因为意外情况迫使自己不得不失约。例如,与朋友相约外出游玩,然而亲人突发疾病,这时两件事情的轻重缓急不用说就很清楚,如果舍弃亲人生病这件紧急的大事,而拘泥于朋友间游玩的小小信约,反而是违背了道德,实在不可以抛弃大道德而遵守小约定。但是事后,若不是仓促忙碌得没有一丝空闲,就应当联系朋友,告诉对方缘故,这样虽然没有履行约定,也不算过错。有的人已经与人约定好,但不久又发现那件事不合理,因而不能履行,也应当提前解除约定才好。这类爽约的过错,是因为起初约定的时候不谨慎。因此,在一开始确立约定时,一定要明确双方约定的事情是否合乎事理,并且要估量自身能力,然后再作出约定。《中庸》上说:“说话时要顾虑到能否遵行,做事时要顾虑到是否与说过的话一致。”说的便是这个道理。

言语是心灵的声音,然而人在社会上,实在不能随心谈论,无所顾忌。如果不管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和什么人对话,只是按自己的意愿喋喋不休,就不免要招人厌恶。或者炫耀自己的长处,揭发别人的短处,从自身来说是丧失德行,从别人的角度而言则会招人怨恨。甚至于揭发别人的隐私,传扬他人的过错,使对方听到这些话时无地自容,就会导致话一出口随即招来祸患,此类事情屡见不鲜。人们又何苦为了逞一时的痛快,而自找罪受呢?

在人际交往中,没有比恭俭更重要的原则。恭俭就是不放肆、不过度的意思。生活中一些素不和睦的人际关系,通常都源于一时的不满,应酬的时候,常常会有人因为傲慢的态度、轻薄的言辞语气,而激发怨恨嫌隙。

这些人未必是有意要去侮辱别人,而是他平时养成的不恭谨谦逊的习惯导致了这样的结果。想要纠正自己的缺点,必须遵循恭俭的原则,服侍尊长,交往朋友,这些不需要再多说。而对于初次相见的人更要注意。即便那个人犯的过错显著,如果他不接受直言相劝,也不适合对他意气用事,要等到对方心平气和时再委婉劝导他,以真心诚意来打动他,这样还不听从改正的人是很少的。否则,就会是傲慢自大,那么君子会认为不能与这个人对话,而小人就会以为对方是在鄙视自己,因而积怨,少有不借事挑衅的,因此不能不谨慎。

没有看到那些服侍父母的人吗?和颜悦色地早晚侍奉,即便衣食简单,一餐不吃两道肉食,不同时穿两件丝质衣服,父母也都很高兴;如果他们神色不快,面容不和婉,即便是锦衣玉食,也不能令父母高兴。交际的法则也是这样,如果容貌辞令不缺失恭俭的本旨,那么其他方面即便简单,别人也不会生气介意,否则即便场面十分铺张,也没有效果。

一个人名声地位越高,就越容易产生不恭俭的心态,而一旦因此得罪别人,祸患也就越严重。所以,恭俭是能使人保全名声富贵的方法。

恭俭和卑躬屈膝不一样。卑躬屈膝的可鄙,恭俭的值得崇尚,两者恰好相反。因为独立自主的意念,是人生无时无刻不能缺少的。委屈意志违背道义来迎合别人,随声附和,曲意逢迎取悦于人,这些都是卑躬屈膝的行为,而不是恭俭。谦逊是恭俭的一个方面,然而若关系到人格,无论如何不能屈从于他人。应该礼让就礼让,应该坚守就坚守,就是恭俭所应当有的做法。

礼仪是恭俭的外在表现。然而,恭俭所讲求的礼仪则不仅限于举止言语的方面,关键在于要让赤诚的意念充满着内心,德行的光芒发扬于外表,这些是无法伪装的。而且礼仪和一国风俗会随时代而变化,用意虽然一样,但礼仪的具体表现可能会大有不同,这也是不能不知晓的。

恭俭的关键在于能容人。人的思想观念各不相同,如果因为与自己观点不同就排斥别人,便不是社会交际的原则了。而且人非圣人,谁能无过?有了过错却不改,就会成为罪恶。逆耳的话,尤其应当平心静气地省察,这也是恭俭的表现。

选自《中学修身教科书》蔡元培 1VlDGs+Pt10/yqTPHJEjAbrfK8ORZT0JRclZh6liut1VY6j8X+rhcKASBafMwk0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