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戒狎侮

人类原本就是平等的,然而有的人妄自尊大瞧不起别人,于是就产生了狎侮,即侮辱嘲弄别人的行为。例如宋代的王曾和杨亿两个人都是皇帝的侍从官。杨亿爱谈笑戏谑,他的同事朋友没有不被他玩笑戏弄的。等到与王曾交谈时,杨亿却说:“我不敢跟他开玩笑。”难道说除了王曾之外,其余的人他都瞧不起吗?人都有相同的情绪感受。但有的人却把让他人不快乐当成自己的快乐,于是就侮辱戏弄别人。例如唐代的李凤命人披着虎皮假扮成老虎,把他的参军陆英俊几乎吓死,李凤则大笑,并以此为乐事,这就是狎侮。因为一时的轻率疏忽做出狎侮的行为,以致违背人人平等的原则,丧失同情的真意,狎侮的行为怎么能不戒除呢?

在古代,经常有因为侮辱戏弄别人而闯祸的人。比如三国时期的许攸,凭借着战功而骄纵傲慢。曾经在众人聚集而坐的时候,喊曹操的乳名说:“阿瞒,如果没有我,你是拿不下冀州的。”曹操笑着说:“你说的是。”但内心十分不快,最终找了个理由把许攸给杀了。又比如,唐代的严武因为自家与杜甫家是世交,对杜甫很好,亲自到杜甫家中拜访。杜甫去见严武,有时连头巾也不戴,而且杜甫的性格狭隘急躁,有一次甚至喝醉了登上严武的座位,瞪着眼睛看着严武说:“严挺之居然有你这样的儿子。”严武怀恨在心。有一天,严武想要杀杜甫,幸好旁边的人告诉了严武的母亲,他母亲赶来解救,严武才罢休。曹操、严武都因为不能忍受侮辱嘲弄而杀人,他们固然残暴;但是许攸、杜甫难道不是咎由自取吗?

历史上还有因为嘲弄侮辱别人而引发国家战争的。春秋时期,晋国的郤克与鲁国的臧孙许同时出访齐国,齐顷公的母亲萧同侄子①登上一块跳板偷偷地看来访的使者,只见使者一个是跛子,一个则瞎了一只眼睛。于是,齐顷公让本国的跛子官员来迎接跛的使者,让本国瞎了一只眼睛去迎接瞎了一只眼的使者。萧同侄子见此情形便笑了起来,被使者听到。结果这两位大夫回国后,就一同率领军队和齐国在鞍这个地方大战,最后齐军大败。侮辱嘲弄别人引起的祸端就这样厉害。

那些嘲弄侮辱了别人而没有遭到任何恶报的人,当然也是有的。例如,唐代有一个叫高固的人,很长一段时间都处在闲散的位置上,没有担任过要职,因而多次被同僚嘲笑看不起,等到高固被任命为邠宁节度使时,那些以前取笑过他的人都很害怕。高固却不计前嫌。宋代的孙文懿是眉州人,年少时家境贫寒,想进京去参加科举考试,于是自己到县衙去开推荐信。县尉李昭言嘲笑他说:“像你这样的进京赶考的人有几个呀?”最后孙文懿以第三名的成绩金榜题名,之后被任命到审官院做官。李昭言因为调任前去拜见孙文懿,心里十分害怕,以为孙文懿会记恨自己以前嘲笑过他的话。谁料孙文懿却特意派李昭言担任眉州知州一职。诸如此类,被嘲弄的人诚然大度,但那些嘲弄侮辱了别人的人因担心被报复也早已恐惧难当了!既然这样,又何必乐于去嘲弄侮辱别人呢?

所以,无论是从理论上来讲,还是从实际经验上来看,嘲弄侮辱别人的行为必须戒除,这个道理是显而易见的。

选自《华工学校讲义·德育篇》蔡元培 BH6niLufFwAm1Yh5bdWhPmjtGy90G68diviLowayAozGv/oouL+/T3j+vbIW25/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