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把孩子每日活动详细记录在下表中,从早上起床到晚上睡觉都要记录下来,即24小时全天候的记录,以便明确时间消耗在什么事情上。
在备注栏中写下你的感觉和判断,逐一分析和深入了解孩子这样表现的原因和行为目的,对这些原因进行整理和归类, 有些是应该父母承担的 (父母需要学习——必知的心理学知识,父母效能技巧,以及压力管理), 有些是老师要负责的 (家校合作——如何与老师沟通), 有些是孩子应该负责的 (训练孩子时间管理),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解决问题,为以后的训练奠定基础。
记录表(星期一至星期日,每日一张表格,另有一张作为总结,即平均值,共计八张):
例如,星期一记录表:
孩子为什么磨蹭?
十个孩子九个磨,磨蹭是孩子最常见的行为,一般是早上起床磨蹭、吃饭磨蹭、写作业磨蹭、晚上睡觉磨蹭,我们把这 四个容易出现磨蹭的时间段称为一日雷区 。早上起床,一叫他不动,二叫他不动,三叫他刚穿上一只袖子;吃饭时磨蹭,叫半天才慢慢腾腾地踱到饭桌边,这个不爱吃,那个不想吃,要不然就是太烫了、太凉了、太硬了、太烂了等,挑三拣四地不满意、找茬;写作业时更磨蹭,一会儿饿了要吃东西,然后就是一趟趟地小便、喝水、铅笔粗了、橡皮找不到了等,就是不写作业;晚上该睡觉时也有很多事,花样翻新,就是不上床。
家长通常是提醒他,催促他,不停地唠叨,然后就怒了,开始吼叫、惩罚、警告,亲子间战争爆发也是常有的事。要知道,6~12岁的孩子,家长说得越多,孩子听得越少。家长明明知道这些方法都无效,却一再地运用,其实都是在浪费时间,因为你根本不了解孩子为什么磨蹭。一般来说,磨蹭可以分为以下七大类。
第一个类型就是吸引注意型。如有个孩子学习特别好,每天都认真完成作业,父母也很忙,认为孩子没什么事,就各自忙着自己的事情,彼此相安无事,很少有共度时光。可是有一天,孩子偶然间玩橡皮,爸爸就过来说他“别玩了,快做作业”,然后就发现他一玩橡皮、铅笔,爸爸或者妈妈就会过来制止他,这个时候孩子就会误认为“好好学习被忽视,玩橡皮会受到关注”,因此更多地表现出类似的行为,父母也就不得不更多地“关注”他了。根据行为目的观点,孩子最喜欢的是被鼓励和肯定,其次是被批评和责罚,他最不喜欢的是被忽视。他表现良好时,你一方面认为是应该的,另一方面认为不应该打扰他“专注写作业”,客观上就是忽视他,这是孩子最不喜欢的。当他无法得到家长的鼓励和肯定时,退而求其次,用不好的行为被提醒、催促,甚至被批评和责骂,至少孩子得到了家长的精力和时间,即孩子的行为目的达到了,随着这些行为的多次重复,成为吸引注意型磨蹭。对于这类型的孩子,我们给家长的建议就是,当孩子有好的行为时就一定要鼓励和肯定他,当孩子有不好的行为时暂时忽视他、不理他。要注意:鼓励孩子时一定要具体,说细节才有效。
第二个类型是家长期望过高型。夏令营有个孩子,画画特别好,曾经获得国家级比赛的一等奖,可是他总是觉得自己画得不好,把画藏起来,不敢给大家看他的画。后来我们和家长沟通发现,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如孩子考试得了95分,家长就会立即指出那个5分是怎么丢的,多数都是粗心造成的,家长就会说孩子不认真、不细心等,毕竟得到100分的机会比较少,孩子多数时候都是被批评、指责的,孩子就会误认为自己不够好,家长不喜欢我,家长只是喜欢100分。久而久之,就造成孩子总是被笼罩在挫败感中无法自拔,自我评价极低,不自信,不相信自己能成功。对于这样的家长,我们建议你把目标分解为小目标,加入时间因素,给孩子一个进步的空间,让孩子更多地体验到努力后的成功——成就感是孩子进步的动力。
第三个类型就是父母包办型。父母什么都替孩子做了,替他穿衣服、喂饭,整理书包、衣物等。夏令营中的很多孩子不会剥鸡蛋皮,他们说只见过白色鸡蛋(没皮的);还有很多孩子不会吃完整的水果,不会剥橘子皮,因为在家里都是父母把水果削成小块给他们吃的;教室里有的孩子上一门课,拿出一堆书和本子,到了下午,书包空了,满桌子、满地都是他的书本,铅笔、尺子、橡皮更是经常不翼而飞,校服、水杯也是常常消失。不会系鞋带、不会系扣子的孩子更是大有人在……这些基本的生活技能应该在幼儿园阶段得到训练,而家长都替代了,无形中剥夺了孩子学习的机会,生活能力没有得到提升和锻炼,到了上学阶段,也就没有办法迁移至学习能力,而学习——听讲、写作业、考试等是家长无法替代的,表现出生活、学习都磨蹭的现象。对于这样的家长,赶紧从生活习惯开始,要给孩子自己锻炼的机会,让他多去尝试,相信孩子自己能做好,生活能力的提高有助于学习能力的提高。
第四个类型就是杂乱型。作业太多,所有作业做完之后就要睡觉了,孩子感到无望,因为写作业快意味着更多的作业,有些孩子甚至到12点都写不完作业。如何判断孩子的作业是不是太多了?周一到周五每天孩子应该有一个小时、周六日有一天的自主时间(见下面的解释)。如果违反了这个规律,孩子就会消极抵抗,表现花样翻新的磨蹭,除了以上的表现以外,还会发呆、发愣,暂时变成木头人,就像电脑死机一样(见下面的“新旧脑说”)。
第五个类型就是慢半拍型。有的人天生就是反应比较慢,这和他的神经过程有关。巴甫洛夫根据神经过程的强度、平衡性、灵活性不同,确定了四种高级神经活动类型,分别是兴奋型、活泼型、安静型、抑制型,这和希波克拉底的胆汁质、多血质、粘液质、抑郁质等气质类型相对应。前两种类型的人反应比较快,后两种类型的人都属于反应缓慢型。对于这种天生慢半拍的孩子,家长一方面要有适当的期待,另一方面要训练他的反应速度,以加强孩子的竞争意识。
第六个类型是缺乏时间观念型。这类孩子没有时间意识,没有紧迫感,放学回家先玩了再说,等到父母催促了才慢腾腾地写作业,一边写一边玩,认为时间有的是而不着急,反正有人着急,会催着他完成作业的。就像木偶一样,推一下动一下,不推不动。到了学校,由于没有父母的催促,他们也是边玩边学,常常不能按时完成学校作业,回家后还要补作业,增加了家庭作业的负担,而且养成听课效率低的习惯,随着进入中高年级,孩子的成绩大幅度降低。对于这类孩子,需要训练他们学会自我管理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计划中的任务,持之以恒,提高自制力。
第七个类型是注意力分散型。这类孩子容易被周围的事件干扰而分神。例如,有的孩子听课时,听见小鸟叫声他就走神了;正在写作业时听见门铃声,他就跑去开门了;上课时看见同学的文具掉到地上,他冲过去帮忙捡起来;家长在客厅聊天,他也能搭茬。有个三年级的小女孩考试得了84分,这些错题让她再做一遍,她都会,问她为什么考试时错了?她说自己考试时东张西望,看着老师批改卷子很好玩,就一边做题一边看着老师,结果就错了。这种现象在一、二年级比较多见,他们的目标感不强,注意力随兴趣转移,需要家长帮助他设定小的目标,明确让他做什么,最开始以10分钟为单位,然后延长至15分钟,依此类推,直至40~50分钟。这个过程也是提高孩子自制力的过程,需要在他的大脑中培养一个小警察,每当他注意力分散时,这个小警察都会提醒他“快回来,你还有事情要做呢。”
了解孩子磨蹭的原因以后,就能够合情合理地分类,不仅分清父母和孩子的责任,而且分清孩子先天和后天的影响因素:对于先天的部分要勇敢地接纳,对于后天的部分要合理地规划和改善,帮助孩子健康成长。
什么是自主时间?
“自主”指自己做主,不受别人支配 。心理学中“自主”就是遇事有主见,能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自主时间就是孩子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只要没有干扰他人,对他人、对自己都没有危害的行为都可以做,即使发呆、发愣、躺着、幼稚行为、晃来晃去、无所事事都可以,父母无权干涉。当然,他也可以读书、看报、运动、玩游戏、看电视、打电话、上网等,只要没有违反你们的约定就可以。
如果孩子一天24小时中,除了睡眠就是在一个个目标和任务中度过的——在学校有课表和老师监督,在家里有作业和父母监督,他就一直处于紧张状态,没有机会放松,必然导致孩子不受控制地“放松”——发呆、发愣、走神、磨蹭、接下茬、捣乱、追跑打闹等,以此来缓解紧张的神经。
换句话说,自主时间就是主动留出时间让孩子的神经放松,这段时间没有目标,随心所欲,这种极大的放松对孩子至关重要,他可以得到很好的平衡,在学习和生活中起到减压和复原的作用。从大脑的工作来看也是这样,紧张(凡是有目标的事情都会造成紧张)过后需要放松,大脑神经在松弛有度间保持良好的弹性而效率最高。
中低年级的孩子周一至周五,每天至少要有1小时的自主时间;周六、周日至少有一天自主时间。高年级孩子最好有同样的自主时间,如果实在没有这么多时间,可以适当减半。
什么是新旧脑说?
大脑的结构很复杂,为了说明问题,我们把它简化为新脑和旧脑(还有脑干)。新脑负责传达喜怒哀乐等情绪,旧脑负责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和干劲等。新旧脑不能同时活动,新脑兴奋,旧脑就被抑制,仿佛被捆绑住一样。
孩子如果一天到晚不安、易怒,不信任别人,有警戒心,那么新脑便会过分地活动,以致阻碍了旧脑的发展。因此,孩子的记忆力、理解力、创造力便会减缓,效率低下在所难免。
可见,当家长不停地唠叨、催促孩子去学习,甚至用吼叫、责骂的方式逼迫孩子坐在课桌前,人在心不在,孩子的新脑不自觉地处于过分活动期,他的旧脑就像死机一样地不作为——罢工了!
这种现象得到耶克斯—多德森定律(也叫焦虑曲线)的印证。美国心理学家耶克斯和多德森研究证实,动机强度与工作效率之间不是线性关系,而是呈倒U形的线性关系。具体体现在:动机处于适宜强度时,工作效率最佳;动机强度过低时,缺乏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工作效率不可能提高;动机强度超过顶峰时,工作效率会随强度增加而不断下降,因为过强的动机会使机体处于过度焦虑和紧张的心理状态,干扰记忆、思维等心理过程的正常活动。例如,运动员一天的比赛成绩千差万别,运动技能的影响很小,主要是受心理状态的影响。所谓心理状态,就是机体的动机水平,即新脑的活动性大小。
因此,家长要作用于孩子的新脑,即帮助他们在动机水平上保持最佳状态,具体来说,就是帮助孩子早上高高兴兴去上学、晚上快快乐乐写作业,这样孩子的旧脑就会得到最大的发挥。
老师告状怎么办——如何与老师沟通(亲师沟通)?
老师告状当然是指孩子在学校发生了状况,如在学校打架、扰乱课堂秩序、做操不听指令、破坏学校财物、拿同学物品、不认真听讲、没完成作业、考试考砸了、顶嘴、强词夺理、不尊重老师等不听老师话,让老师费神、生气的事情。
一般来说,这些行为都是多次发生,老师用尽各种办法——提醒、催促、警告、批评等方法无效时,就会告诉家长,期望家长有办法让孩子的行为有所收敛和改善。殊不知,这是大错特错了!因为这些行为发生在学校里,家长不在现场,不能直接解决问题。因此,家长感受到的是无奈和无助,继而生气、发脾气,指责孩子在学校的不当表现,而对孩子的行为改善没有任何积极的作用。孩子也许因为害怕打骂而暂时减少或停止这些行为,稍后继续我行我素。
面对老师的告状,家长在保持自己情绪平静的前提下(如果自己也处于情绪状态中,请先灭“火”,“一离二吸三凉水”),应做到以下四点。
(1)接纳和理解。老师告状时通常是有情绪的,因为一定是老师用尽各种办法都无效时才求助于家长,老师也是人,也是有情绪的,有情绪就需要出口。作为家长的我们要坦然接纳,这样的理解是和老师沟通的良好基础。如果家长总是躲避老师,害怕和老师沟通,孩子就只能自己承担这些压力,不利于孩子行为改善和健康成长。毕竟孩子醒着的大部分时间和老师在一起,家长应该定期和老师沟通,彼此通力合作,让老师成为教育的合伙人,共同帮助孩子向着目标前进。
(2)感谢和道歉。无论老师说了什么,或者做了什么,都是因为老师和家长一样对孩子有期望,希望孩子表现好。老师为我们的孩子付出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所以要对老师的付出表示感谢,对孩子给老师工作造成的困难表达歉意,这才是解决问题的积极态度。
(3)请教和转换。等到老师的情绪平静以后,再向老师请教如何配合老师,共同教育孩子。可以说:“老师,你看我们家长如何做来配合学校教育?”对于老师的建议,请一分为二地对待。如果老师说要严厉批评或惩罚孩子,就像老师在学校的方法一样,请忽视这些方法,并不是对老师不尊重,而是实在无效。设想一下,老师用这样的方法在学校直接干预都没有效果,家长在家里间接干预怎么会有效呢?这时需要进行转换,即把老师的建议进行积极的转换,如老师说:“孩子上课还是说话”,面对孩子要转换为:“老师说你有进步,今天只有1节课说话,4节课都特别注意听讲。”然后针对那4节课引导和鼓励孩子:“你是怎么做到的?”对孩子进行积极暗示,当孩子关注好行为的细节时,他就会更多表现好行为。而且,孩子对老师的肯定也会发生“标签化”(老师说自己有进步,那就要用进步的行为配合这个标签),他会报以更多的好行为——多次重复后成为习惯。
(4)反馈和鼓励。和老师沟通后,在一周之内要再次主动与老师沟通,告诉老师你实施了老师的办法(当然是经过转换的,不必告诉老师你是如何做的)以后,孩子的努力和进步,注重细节的描述。 通过对老师的鼓励,来引导老师看到孩子的优点,容忍孩子的缺点——这些缺点需要时间来慢慢减少,即错误递减。 这样老师就会用积极的态度来发现孩子的进步,更注重孩子成长的过程,而不是用结果来衡量和评价孩子,老师直接给孩子积极的标签——“好孩子标签”,这让孩子的天使更强大,更有力量战胜魔鬼。
你给孩子贴标签了吗(标签化)?
将某人或某物定型化或者归入某一类,而不是将其视为一个独特的个体。例如,将某人归类为一个侍者或一个警察而非独特的个人。同理,把某个孩子归为好孩子、调皮捣蛋的孩子、磨蹭的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孩子、不爱学习的孩子等都是对孩子进行标签化。
从自我概念的形成来看,孩子在社会我阶段(三四岁到十三四岁)受到周围他人的影响最大,尤其是父母和老师,如果我们每天都说他的问题——磨蹭、注意力不集中、对学习没兴趣、这也没做好、那也不满意等,这些评语累积起来就成为各种标签,孩子就会按照这些标签来表现自己。正应了这句话:“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等到孩子过了青春期进入心理我阶段,这些标签就会向内循环,内化成为孩子自身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即性格。
因此,父母和老师给孩子贴的标签至关重要! 积极的标签促进孩子潜 能发挥,帮助孩子进步,这在皮格马利翁效应中得到印证。
什么是自我概念?生理我、社会我、心理我有何区别?
从“自我”概念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从出生到三四岁是生理我阶段,个体主要是对自己躯体的认识;三四岁到十三四岁,处于社会我的阶段,开始处于自我的中心,能够了解自己的期待,并根据社会的期待(主要是身边人对自己的看法)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从青春期到成年大约十年的时间是心理我阶段,形成自己独特的世界观和人生观。
什么是魔鬼与天使(行为的两面性)?
每个孩子内心都住着天使和魔鬼,他们一直在斗争 :天使想学习,魔鬼想玩耍,就像两个小人在拔河一样,谁胜了,孩子就表现谁。当天使胜出时,孩子就表现良好的行为;当魔鬼胜出时,孩子就表现不当行为。这也可以用孩子行为的两面性来解释。例如,一个男孩把家里玻璃打碎了,父母很生气,对他责罚有加。后来了解到孩子当时看到父母吵架,爸爸要动手打妈妈,情急之下,他用砖头砸碎了玻璃,他是为了保护妈妈。
打碎玻璃这个行为,一面是淘气(魔鬼)——引起父母生气,一面是保护妈妈(天使)——父母非常感动。如果家长能多看孩子的优点,就是帮助天使,孩子更多表现天使面,直至天使变得强大而打败魔鬼;如果家长看到缺点多些,就是帮助魔鬼,天使难以胜出。
我们都知道, 谁拥有问题,谁才能解决问题。即孩子的问题只有他自己才能解决,我们只能从旁辅助和影响而已。换句话说,就是孩子的魔鬼只有他自己的天使才有可能打败。魔鬼生来很强大,天使生来很弱小,后者更需要鼓励和支持。
什么是错误递减(试误说)?
心理学家桑代克做过很多动物实验,其中饿猫逃出“问题箱”是他的经典实验之一。他把饿猫放入箱子,一开始,饿猫只是无目的地乱咬、乱撞,后来偶然碰上脚踏板,饿猫打开箱门,逃出箱子,得到鱼。接着第二次,桑代克再把饿猫关在箱子中,如此多次重复,最后,猫一进入箱中即能打开箱门。 他认为学习的过程是一种渐进的尝试错误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错误的反应逐渐减少,而正确的反应最终形成,这就是“试误说”——错误递减的过程。
孩子正确行为的形成也遵循尝试错误、错误递减的规律,只要孩子的错误越来越少就是进步,就是学习。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期望应该符合这个规律, 不要期望孩子的错误行为立即消失,要给予孩子犯错和改正的机会。 例如,今天的作业错了5道题,下周错了4道题;今天犯规3次,下周犯规2次;这周忘记作业3次,下周忘记2次;期中考试90分,期末考试91分;期末考试85分,但是上次计算题错了,这次全对……
总之, 评判孩子的标准是人为的,教育者的智慧在于看到孩子尝试错误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以及错误递减的项目,并用语言表达出来,让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增强对自我的评价,这才是孩子进步的内在动力。
什么是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叫罗森塔尔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提出。他们考查某校,随意从每班抽3名学生共18人写在一张表格上,交给校长,极为认真地说:“这18名学生经过科学测定全都是智商型人才。”事过半年,他们又来到该校,发现这18名学生的确超过一般,长进很大,再后来这18人全都在不同的岗位上干出了非凡的成绩。这一效应就是期望心理中的共鸣现象。
皮格马利翁效应告诉我们,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因此,对一个人传递积极的期望,就会使他进步得更快,发展得更好。反之,向一个人传递消极的期望则会使人自暴自弃,放弃努力。
皮格马利翁效应在学校教育中表现得非常明显。受老师喜爱或关注的学生,一段时间内学习成绩或其他方面都有很大进步,而受老师漠视甚至歧视的学生就有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一些优秀的老师也在不知不觉中运用期待效应来帮助后进学生。同理, 家长对孩子的积极暗示和积极期待对孩子的进步作用也非同小可。
晚餐时孩子为什么无精打采?
中国的习惯是早餐匆匆忙忙,午餐各自在学校、单位解决,只有晚餐一家人才能坐在一起,从容吃饭,所以这应该是亲子快乐时光。但是,很多父母也在这个时间开始教育孩子,内容包括学习、生活等方方面面,原本愉快的交流瞬间变成父母对孩子的批评。原本兴高采烈的孩子也瞬间变得无精打采了,默默地低着头,快速把饭菜填入口中,仿佛完成任务一般。
父母这样做,不仅不利于孩子的消化吸收,而且给孩子示范一心二用、不专注,更导致亲子关系紧张。所以, 请让孩子吃饭时专注吃饭,玩耍时专注玩耍,他才能学习时专注学习,这些专注的能力是共通的。
为什么总要催促很多次,孩子才开始写作业?
想想看,孩子做什么事情是从来不用催促的?当然是玩了。玩和学习的区别在于前者是兴趣导向的——魔鬼驱使,后者需要自制力——天使驱动。只有当天使胜出,孩子才会自动、自觉地写作业。
家长的多次催促,也只能把孩子的身体放到书桌前,至于孩子的心,还不知在哪里呢。所以他会写作业时总是不专心,老是有事,花样翻新,一会儿喝水,一会儿小便,一会儿又说痒痒要挠挠,要不然就是走神发呆。孩子练琴时老是动来动去的,说他就不高兴,生气、发脾气,明明他错了,就是不承认,再说还哭了。
这都是因为孩子的身心不合一,因此无法专注,效率也非常低。
为什么孩子遇到困难就逃避?他就不能努力克服吗?
畏难情绪即恐惧困难的一种心理状态。具体表现是,遇到“困难”采取退缩、躲避、迂回的态度,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没有解决“困难”的信心,不采取积极主动的行为解决问题,甚至无意识地夸大困难。
儿童阶段的畏难情绪主要表现在学习生活上。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原因有几点:惰性——孩子不愿付出努力和劳动,而是采取躲避、绕道的方式回避困难;缺乏自信和勇气,害怕失败;缺乏成功后的自豪感,甚至从未体验过战胜困难后的喜悦。
因此,当孩子遇到困难时,家长要停止唠叨和抱怨,帮助他分解困难,鼓励孩子勇于接受挑战,一个困难、一个困难地解决,引导孩子通过努力从失败走向成功, 重视孩子每一个微不足道的成功经历,真诚分享孩子战胜困难后的喜悦,提高孩子战胜困难的自豪感。 这是一个尝试错误的过程,一旦形成了固定的思维模式,习惯就成为自然了。
我为什么生气了?我能不生气吗?
面对孩子的各种不当行为,家长常常会生气,我们常常说:“都是你不听话,我才生气的。”我们生气真的是因为孩子的行为吗?
例如,前面提到的孩子打碎玻璃,开始时父母认为他淘气捣乱,所以生气发脾气、责罚他;后来知道他是因为要保护妈妈才这样做的,家长感动而不是生气。这样看来,导致父母生气的不是孩子的行为,而是父母对孩子行为的想法或解释,即父母的期望或价值观。
因此, 当他人的行为没有达到我的期望时,我就生气了 。我生气,不是因为孩子,而是因为我自己的想法,那么生气的权利在我自己手中,而不是由孩子掌控, 我们自己才是情绪的主人,我们能够自己决定是否生气,我们有选择生气与否的自由和权利。
常言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我们的期望和想法一时难以彻底改变,生气在所难免,生气后我们可以选择沟通而不是发脾气。我们首先要知道生气的责任人是自己,生气说明需要沟通;其次要学会灭“火”口诀—— “一离二吸三凉水” ;第三要等到自己平静后再去和孩子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