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得好成绩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帮孩子在改善原因上下功夫,而不是直接要求成绩好这样的结果。
爸爸妈妈:
今天用这张信纸将信息传递给你们。
从小你们都说我很乖,其实我一点也不乖,那只是你们在外人面前的掩饰。从小我的成绩就一般,你们总要求我成绩好些,但是我对学习几乎提不起什么兴趣。成绩好的时候你们就说“好,不错”这类的话,感觉像放在了心上,实际上却放在一边,成绩差的时候你们就说“下次努力”等,看似没放在心上,实则像烙印一般印在我的心里。我只想问:成绩有那么重要吗?既然重要,为什么不记好的成绩呢?
我现在很痛苦,我想通过自己的勤奋和努力,把成绩搞上去,可每次考试我都大失所望。说实话,我越来越觉得周围的同学比我强很多,也许我并不像想象中的那样聪明。现在一到考前我的精神就特别紧张,面对着考卷,大脑时常是一片空白,什么也记不起来了。有时还有恶心、想吐的感觉,之所以跟你们说这些,只是想让你们知道,不是我不想考好,而是我真不知道如何才能考好,所以希望你们不要再那样对我了!
你们的儿子
如果不是孩子写出来,孩子内心的感受我们也无从得知。这个孩子不肯接受别人对他“很乖”的评价,认为自己一点都不乖,认为这只是父母为了面子在外人面前虚假地夸他们的孩子“乖”,让自己很难堪。
这孩子成绩不太好,对学习也没有一点兴趣,甚至最后出现了考试焦虑的症状。其实这正是需要父母鼓励帮助的时候,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孩子甘心做成绩差的学生。他需要有人帮助他探讨学习方法,提高学习的兴趣,父母却总要求孩子的成绩好些,无形中又增加了学习的压力,对学习的情绪体验更加糟糕。取得好成绩是有原因的,我们要帮孩子在改善原因上下功夫,而不是直接要求好成绩这样的结果。这是舍本逐末的做法,效果自然不会好。
在孩子成绩优秀的时候鼓励不够,孩子感到父母并没有放在心上。进步的成就感难以在孩子内心建立起来,他的内心会有这样的疑惑:“考好了又怎么样呢?”但是考不好的时候,孩子又感到父母像“烙印”一般刻在心里。所以这个孩子就在信中呐喊:“成绩有那么重要吗?既然重要,为什么不记好的成绩呢?”让人感觉到这个家庭只有责罚没有奖赏,已经让孩子很痛苦很无奈了。
这样的感受,很容易让人失去做事的积极性,难怪孩子对学习一点兴趣都没有。
父母啊,请在孩子做出成绩时及时鼓励;做得不理想时帮孩子疗伤,寻求提升的方法。任何时候都要记得,你的评价对孩子很重要!
孩子现在表现得最明显的就是面对考试的焦虑情绪;影响孩子考试焦虑的因素很多,既有自身的,也有外部的。
(1)遗传素质。现代遗传学和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的特点决定着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酶系统和生物化学变化)的特点,而这些特点又决定着大脑皮层的分析与综合的特点,从而制约着个体心理活动的进行和发展。由于每个孩子受父母遗传基因的影响而在神经类型的强弱上有所不同,所以每个孩子对刺激产生的紧张程度有所区别。神经系统比较脆弱的孩子对刺激环境极易产生紧张反应,而神经系统较强的孩子即便对较强的刺激,也许只产生微弱的反应。
(2)认知评价能力。考试能否引起孩子的焦虑,以及焦虑的程度如何,与孩子的认知评价能力有直接关系。认知评价能力包括孩子对刺激情境的认识程度,与自身的利害关系及自身对应付刺激情境能力的估计。一个孩子如果把高考看作是决定自己前途、命运的唯一出路,并且对自己应付高考的能力估计过低,其考试焦虑感必然过高。如果一个孩子只将高考看作一种升学就业的途径之一,并对自己的能力有一个客观的评价,其焦虑感便不会很高。
(3)知识准备。一般来说,平时学习刻苦努力、基本功扎实、复习全面、准备充分的孩子,自然会信心十足,考场上也会情绪稳定,精神饱满,自控力强。否则,便可能会焦虑。
影响孩子考试焦虑感的外部因素主要有家庭、学校和社会。现在的父母对孩子的期望水平普遍过高,对孩子的要求也很高,容易使孩子因达不到父母的要求而对学习和考试产生厌烦和焦虑情绪。另外,一些学校为了片面追求升学率,每天一小考,几天一大考,一味地重分数、排名次,使一些孩子终日陷于考试焦虑的苦恼之中。此外,由于社会竞争的压力,孩子们拥挤在升高中、考大学的羊肠小道上,这也使他们在参加重要的考试时会产生严重的精神压力。
孩子考试时产生焦虑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信心不足,对自己的评价过于消极。通过自信心训练可使考试焦虑的孩子表达正常的情感和自信,扭转消极的自我意识,以此来削弱考试焦虑。它分为以下两大步骤。
(1)帮助孩子学会察觉消极的自我意识。考试焦虑严重的孩子往往对自己的消极自我意识习以为常。所以,父母必须让孩子学会留心自己考前细微的生理变化。这时,孩子要做的是静下心来,把这些朦胧的担忧写在纸上,逐条记好,使自己能清楚地了解到自己到底有哪些消极的自我评价。
(2)让孩子学会改变消极的自我意识。例如,让孩子写下这样一句话:“就要考试了,我到底有没有能力考好?”面对这种担忧,孩子应该理智分析。如果孩子一直认真学习,掌握的知识足够,以往不那么重要的考试也考得不错,那么,只要好好复习,为什么不能考好?
放松训练是一种非常有效的心理疗法,它通过交替收缩或放松自己的肌肉群,细心体验每块肌肉的紧张松弛,最终使整个身体肌肉都放松,彻底缓解紧张的状态。
系统脱敏法是通过人的肌肉放松逐步消除考试焦虑。假定孩子已经掌握了放松训练法,在放松状态下想象焦虑情景,想象结束后检查肌肉状态,如果发现紧张立刻重新放松。就这样交替紧张和放松。
如果孩子把考试视为关乎终身前途的决定性因素,或对个人能力的估计低于考试难度的估计,就会产生考试焦虑。与之相反的孩子,则不会产生考试焦虑或焦虑程度较轻。所以在考试之前,父母和孩子都需要调整认知,不必过分强调考试的重要性,以平常心对待考试是最好的措施。
考试前期,孩子自身知识经验储备的多寡对其顺利完成考试任务有较重要影响。如果知识经验不足,产生焦虑情绪的可能性就大。只要知识储备足够,一般来说考试焦虑的程度都不会很严重,所谓艺高人胆大就是这个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