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讲究良好健康的生活和锻炼方式不断受到追捧。大众对形体美的追求也进入一个探索和实践阶段。近几年的研究发现,社会各界追求不健康的形体美,整个社会对形体美的认识陷入歪曲状态。针对这样的现实情况,对形体美的研究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首先,需要对形体美的内涵有深入的了解;其次,需要分析影响形体美的因素,纠正对形体美的认识误区,以达到重视形体美的重要意义。
形体通俗来讲就是指人的身体以及人的形状形象,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种。形体从广义上来讲,可以看作人的身体形状和一个人本身具有的体质。狭义的形体指人的身体的五种组织结构,即筋、骨、皮肤、脉、肌肉五部分。形体是人在先天遗传产生变异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表现出来的身体形态上的相对稳定的特征,它是人的表情、姿态和体型等人的外在形象的总和。
形体美是一个不断变化发展并具有丰富内涵的概念。对于形体美的研究,可以从两个维度展开。从静态维度,形体美是人体体型、体态展现出来的一种人格美。从动态维度,形体美是人体风度、气度的一种展现方式。从形体美的内涵可以分析出,形体美并不只是静态的体形和体态的美,更重要的是风度、气度的人格美。
综上所述,形体是指人体的外在表现,人体只有在四肢、躯干、头部及头部五官的合理配合下才能显示出姿态美、体态美、线条美和外部形态与内部情感的和谐统一美。形体美是指由人体体型、体态展现出来的一种人格美和人体风度、气度展现出的动态美,人体的整体指标(主要指高、矮、胖、瘦等指标)合理和人体各部位之间的比例关系恰当,形成优美和谐的外观特征。
遗传是子代从亲代那里继承下来的形态和机能上相对稳定的特征。遗传为后天的发展创造条件,提供物质基础。但后天环境对形体美的健康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
环境是指生存的条件,包括自然条件、生活条件和工作条件以及所处地域的气候、温差等等。环境因素对形体美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
心理因素对形体美也有很大的影响。人的精神状态、气质类型,决定了人的性格,而性格对于心理因素来讲,也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形体美是通过形体的表现力来实现的,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也就无法适时地展现形体美的风采。稳定的心理素质是通过平时的训练获得的。因此,练习者在塑造完美形体的同时,还应重视心理素质的训练,以期取得更好的效果。
科学的形体训练,就是根据一定的科学原理、客观标准,并根据科学的规律,选择一些适合自己实际的训练内容、手段和方法,长期、系统、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形体训练,从而达到塑造完美形体的目的。
营养是影响形体美的重要因素。一个好的形体不是天生就有的,需要经过后天的训练才能得到。如果人体没有合理充分的营养,就不能保证其正常的生长发育;人体不能及时地补充营养,也就无法补充由于训练所造成的能量消耗,形体训练得到效果也就无从谈起。一个好的形体,必须有科学合理的营养补充,只有在此基础之上的形体训练才能得到良好的效果。
社会因素包括社会体育锻炼的氛围以及社会对形体美标准的要求。由于健身房产业以及各类舞蹈课程的迅速发展,目前,社会已开始进入一个良性的锻炼阶段。但当今社会生活节奏加快,使得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锻炼时间变少。一方面,社会人士有对形体美的要求,另一方面缺少必要的锻炼时间。这一矛盾使得推动形体美标准的评价在社会推广的发展步履维艰。社会对形体美标准的评价也是影响形体美的重要因素。社会对形体美标准的评价主要集中在女性方面,譬如要求女性又瘦又高,又瘦又白等。这种评价标准只是从静态的维度理解形体美。形体美提倡的是一种健康的塑造形体,而不是扭曲的塑造形体。例如,封建时期的男性以玩赏女性的小脚为癖好,认为小脚女人是一种美。这种畸形的偏好并不是对形体美的追求,而只是对女性身体的迫害。
社会各界对于形体美的认识应能够达到一个相对统一的高度,能够更加规范地组织社会各界不同群体的人们进行形体美锻炼。
比如对于学生来讲,一天中一半以上的时间是在学校中度过,学校对学生的形体塑造具有一定的责任。学校的影响因素是指学校组织的活动和学校形体课程开设的情况。学校组织的校运会和早操等活动都有利于锻炼学生的形体。校运会能够使学生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彰显体育精神,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动机。学校应多组织能够促进学生塑造形体的活动,增强学生的体质,培养学生的体格美。另外,作为体育和美育桥梁的形体课程的开设,能够促进学生挖掘积极的心态和树立健康美的理念。在开设形体课程时,学校要保障形体课程的开设学时,积极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学生美育的发展。
又比如社会工作者,可以在闲暇的时间了解形体训练的方式和方法。例如,各不同单位的工会组织可以成立专项训练,定期组织一些比赛活动;社区可以针对老年群体搞一些专项训练和比赛等等。社会工作者也可以参加形体训练的专业课程,或根据自己的需要参加形体训练活动,增加身体的柔韧性。各个阶段的社会人士可以通过相关产业提供的关于形体训练的产品,充分了解形体美与形体训练,社会各界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发各个年龄阶段的课程,使每个人都能够参与,从而进一步推进社会形体美塑造的步伐,使其积极健康地向前发展。
社会上存在一种这样的观念误区:形体美的塑造就是体型的塑造,形体美的塑造针对的人群只是爱美人士。这样的观念是失之偏颇的。形体美的塑造不仅是体型外在美的塑造,更是心灵内在美的塑造。对形体的外在美的要求只是形体美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应该是内在美的要求。每个人都有对美的追求,形体美是对健康、协调、骨骼匀称、强壮体魄的追求。另一些对形体美的误区是形体美是天生的,没有必要对形体进行塑造。这种天生论是对形体美的一种误导。遗传只是影响形体美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唯一的一个方面。遗传只能遗传健康,美的形体还是需要后天不断地努力。先天论用一种静态的观点看待形体美,而没有用一种动态的综合的观点看待形体美。还有另一些误区:只是以胖瘦作为形体美的标准。不正常的消瘦是一种病态的不健康,而形体美是一种适中的曲线美。过分追求消瘦的形体美,是一种扭曲的病态。综上,在日常生活中,大众对形体美的理解有一些误区,作为专业人士有责任宣扬正确的健康的形体美观念,促进人们对形体美有新的领悟。
现有的社会观念对形体美的训练的解读是指:形体美的训练就是做一些有氧运动,譬如舞蹈、健美操、瑜伽、芭蕾等。这种训练能够起到培养高雅气质的作用。但是这种单一的训练并没有针对具体的个人情况进行训练。对于一些偏胖的人士首先不是培养其优雅气质,首先应该是塑造合理的体型,进行必要的燃脂运动。燃脂运动并不一定都是有氧运动,还要配合肌肉进行有氧和无氧运动相结合。塑造形体美很重要的一点是针对个人具体情况设置不同的运动,综合各项运动塑造形体美。另外,在学校里,学校课程的设置也会影响学生塑造形体美。我国的形体训练课程开设较晚,和国外相比,我国的形体训练教学并没有形成完整的体系,在形体课程设置上,一些学校以最基本的体育训练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学。这种不了解形体课意义,随意设置课程的方式是不可取的。形体课的课程设置要有别于体育训练,突出形体课的特点和作用,为增强学生健康的体魄和提高肌肉的协调性打下良好的基础。
形体美的训练并不是只针对女性,对男性同样有一定的作用。形体训练能使骨骼关节匀称发展,纠正骨骼的歪曲发展,促进血液循环,调节大脑的神经系统,加快消除疲劳等。这些训练的作用并不只针对女性,男性同样需要骨骼和肌肉的强健发展。最近几年,呼声比较高的是将男生培养成“真正男子汉”。要想培养真正的男子汉,首先需要将男生塑造得在体格体魄上像男子汉。另外,形体美的训练能够增强男生的意志、培养健全的人格。这种对男性也有帮助的训练方法,应该得到男性的重新认可和接纳。
从形体美的内涵中可以看出,形体美不仅是指体格强壮,而且显示出形体美是一种人格美。形体美是一种美感教育,其内在的精神是培养完整的人格。偏胖者进行必要的燃脂运动,塑造健康的体格,其实也是一种意志力的培养。另外,分析学生的不良生活习惯影响学生的体型等问题,是一种积极主动地分析解决问题的态度。同时,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也是一种养成教育。渗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的形体美,是一种健康生活方式、完美人格的展现。形体美的训练过程中,主要是对“站姿”“坐姿”“手势”的训练,这种能够促进个人精神焕发的训练是有利于培养健康的心理素质的。
形体美是一种美的教育,在美育中,心灵美是美育的最终目的。形体美是一种动态综合的概念,但它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心灵美的发展。外表的体格美只是形体美的一个维度,另一个维度就是心灵的美。培养学生意志力,锻造学生品格,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等,都有助于形成健康的心灵。
我国古人认为理想的形体美应是“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即不高不低,不胖不瘦。形体美首先要求体形的匀称和谐,即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之间比例对称合度,协调适中。人体形态的协调优美,主要体现为骨骼发育正常,身体各部分匀称,如躯体左右对称,四肢长短均衡,具体有一定的标准指数,即身长、体重、坐高的比例,颈围、胸围、腰围、臀围和腿围等的大小。如这些围度和长度的指数符合黄金分割规律,这样的身体形态被认为是美的。
体质健康,健康至美。在形体美中,健是美的基础,美是健的升华和结晶。健能造就强劲的筋骨,发达的肌肉,红润的肤色,充分显示出人的自然美,尤其是形体美。健是人的生命活力、青春朝气的象征,使人的形体“生气灌注”,充分表现出人的动态美。健是各民族形体审美意识的最高追求,古希腊人就认为只有健康、强壮的身体,才是最美的。因此,体质健康是人的形体美的必要条件,是塑造美的基础,形体美是健康美最基础、最本质的表现。形体美可以带来身体的健康与强壮,带来充沛精力、勃勃生机,因此形体美有利于促进人的健康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