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2.1 物理层关键技术

IEEE 802.11n中涉及的物理层关键技术包括MIMO、SDM、MIMO-OFDM、FEC、Short Guard Interval、40MHz绑定技术、MCS、MRC等,下面进行详细介绍。

1. MIMO

MIMO是IEEE 802.11n物理层的核心,指的是一个系统采用多个天线进行无线信号的收发。右上图为MIMO的架构示意图。它是当今无线最热门的技术,无论是4G、IEEE 802.16e WIMAX,还是IEEE 802.11n,都把MIMO列入射频的关键技术。

MIMO主要有如下的典型应用,包括:

(1)提高吞吐。通过增加多通道,并发传传递数据,可以成倍提高系统吞吐。

(2)提高无线链路的健壮性和改善接收端的SNR。通过多条通道,无线信号通过多条路径从发射端到达接收端多个接收天线。由于经过多条路径传播,多条路径不会同时出现严重衰竭,采用某种算法把这些多个信号进行综合计算,可以改善接收端的SNR。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是同一条数据在多个路径上传递了多份,并不能够提高吞吐。

2. SDM

当基于MIMO同时传递多条独立信道(spatial streams),下图为通过MIMO传递多条信道的示意图,信道X1、X2进行传递时,将成倍地提高系统的吞吐。

MIMO系统支持信道的数量取决于发送天线和接收天线的最小值。如发送天线数量为3,而接收天线数量为2,则支持的信道为2。MIMO/SDM系统一般用“发射天线数量×接收天线数量”表示。如上图为2×2 MIMO/SDM系统。显然,增加天线可以提高MIMO支持的信道数。但是综合成本、实际效果等多方面因素,目前业界的WLAN AP都普遍采用3×3的模式。

MIMO/SDM是在发射端和接收端之间,通过存在的多条路径(通道)来同时传播多条流。一直以来,无线技术(如OFMD)总是企图克服多径效应的影响,而MIMO恰恰是在利用多径来传输数据,下图为MIMO利用多路径传输数据示意图。

3. MIMO-OFDM

在室内等典型应用环境下,由于多径效应的影响,信号在接收端很容易发生符号间干扰(ISI),从而导致丢包率增高。OFDM调制技术是将一个物理信道划分为多个子载体(sub-carrier),将高速率的信道调制成多个较低速率的子信道,通过这些子载体进行通信,从而减少ISI机会,提高物理层吞吐。

OFDM在IEEE 802.11a/g时代已经成熟使用,到了IEEE 802.11n时代,它将MIMO支持的子载体从52个提高到56个。需要注意的是,无论IEEE 802.11a/g,还是IEEE 802.11n,它们都使用了4个子载体作为pilot子载体,而这些子载体并不用于数据的传递。所以IEEE 802.11n MIMO将物理速率从传统的54Mb/s提高到58.5Mb/s(即54×52/48)。

4. FEC(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按照无线通信的基本原理,为了使信息适合在无线信道这样不可靠的媒介中传递,发射端将把信息进行编码并携带冗余信息,以提高系统的纠错能力,使接收端能够恢复原始信息。IEEE 802.11n所采用的QAM-64编码机制可以将编码率(有效信息和整个编码的比率)从3/4提高到5/6。所以,对于一条信道,在MIMO-OFDM基础之上,物理速率从58.5Mb/s提高到65Mb/s(即58.5×5/6÷3/4)。右图为改变数据排序示意图,改变数据的摆列方式由原先的圆形数据改为方形数据,这样使得空间利用更加合理。

5. Short Guard Interval(GI)

由于多径效应的影响,信息符号(Information Symbol)将通过多条路径传递,可能会发生彼此碰撞,导致ISI干扰。为此,IEEE 802.11a/g标准要求在发送信息符号时,必须保证在信息符号之间存在800 ns的时间间隔,这个间隔被称为Guard Interval(GI)。IEEE 802.11n仍然使用默认的800 ns GI。当多径效应不是很严重时,用户可以将该间隔配置为400,对于一条信道,可以将吞吐提高近10%,即从65Mb/s提高到72.2Mb/s。对于多径效应较明显的环境,不建议使用Short Guard Interval(GI)。

6. 40MHz绑定技术

这个技术最为直观:对于无线技术,提高所用频谱的宽度,可以最为直接地提高吞吐。就好比是宽松的河道,水流通过率自然提高。传统IEEE 802.11a/g使用的频宽是20MHz,而IEEE 802.11n支持将相邻两个频宽绑定为40MHz来使用,所以可以最直接地提高吞吐。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条信道,并不仅仅是将吞吐从72.2 Mb/s提高到144.4(即72.2×2)Mb/s。对于20MHz频宽,为了减少相邻信道的干扰,在其两侧预留了一小部分的带宽边界,通过40MHz绑定技术,这些预留的带宽也可以用来通信,可以将子载体从104(52×2)提高到108Mb/s。按照72.2×2×108/104进行计算,所得到的吞吐能力达到了150Mb/s。

7. MCS(Modulation Coding Scheme)

在IEEE 802.11a/b/g时代,配置AP工作的速率非常简单,只要指定特定radio类型(802.11a/b/g)所使用的速率集,速率范围从1Mb/s到54Mb/s,一共有12种可能的物理速率,见下表。

表 配置AP工作速率表

到了IEEE 802.11n时代,由于物理速率依赖于调制方法、编码率、信道数量、是否40MHz绑定等多个因素。这些影响吞吐的因素组合在一起,将产生非常多的物理速率供选择使用。比如基于Short GI,40MHz绑定等技术,在4条信道的条件下,物理速率可以达到600Mb/s(即4×150)。为此,IEEE 802.11n提出了MCS的概念。MCS可以理解为这些影响速率因素的完整组合,每种组合用整数来唯一标示。对于AP、MCS普遍支持的范围为0~15。

8. MRC(Maximal-Ratio Combining)

MRC和吞吐提高没有任何关系,它的目的是改善接收端的信号质量。基本原理是:对于来自发射端的同一个信号,由于在接收端使用多天线接收,那么这个信号将经过多条路径(多个天线)被接收端所接收。多个路径质量同时差的概率非常小,一般总有一条路径的信号较好。那么在接收端可以使用某种算法,对各条接收路径上的信号进行加权汇总(显然,信号最好的路径分配最高的权重),实现接收端的信号改善。当多条路径上信号都不太好时,仍然通过MRC技术获得较好的接收信号。 fB6gk6plzoB2kjRjr+gFpQwoKkD0Drx57EtUSXg7OwkW2RqSq7RChpxsxLPnCtcN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