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钓到鱼,你就得知道鱼想吃什么!
每到夏天我都要去河边钓鱼,而且每次都收获颇丰,朋友就经常问我:“你有什么钓鱼的诀窍么?”
我回答:“像鱼一样思考啰!”
的确,你必须像鱼一样思考,才能知道鱼在想什么,它喜欢吃什么,需要什么。鱼喜欢吃的是又肥又嫩的蚯蚓,而不是你喜欢吃的奶酪、三明治或酥香炸鸡。
所以,每次我去钓鱼的时候,肯定不是带着我爱吃的草莓和牛奶,而是尽量找那种特别肥嫩的蚯蚓,舍不得好鱼饵咋能钓到鱼呢?
人就是鱼。要想钓到人,你就得知道他喜欢什么,他需要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要,每个人都只在乎自己的需要。每个人都对自己的需要感兴趣,对别人的需要不感冒。那么,如果你想钓人的话,就不能从自己的欲望出发,那样不仅得不到所渴望的东西,还会受到更多的打击!你必须满足别人的需要,这样你自己的需要才能得到满足。除此之外,别无他法。
当你了解到别人感兴趣的东西时,你就知道“钓鱼”该用什么“鱼饵”了。
比如你希望儿子不要喝酒,打骂是绝对没有用的,大道理更是没有用,年轻人最反感的不就是大道理吗?你只需要让他知道,喝酒会使他失去今年夏天旅行的机会,或者导致他不能赢得足球比赛。如果他真在乎这些的话,自然也就戒酒了。
有一次,爱默生家里的一只牛犊跑了出来,必须赶回牛棚里去。然而他却大事聪明、小事糊涂,一心只想将那头倔强的牛往牛棚里赶,却不知道牛的脾气……于是他找来儿子一个在前面拉,一个在后面推,那只牛就恼火了,硬是和这个老头抬起了杠。爱默生累得满身大汗,也无济于事。
恰好他家里的一个女仆看到了这个好笑的场面。她一言不发,径直抓了一把青草放到牛嘴旁边,那只小牛也不用人牵,自己就跟着女仆进圈了。爱默生看完一脸惊讶,十分激动,当晚就在日记里写道:“我喜欢聪明能干的人。”
记住,如果你打算明天让某个人去做什么事情,开口之前不妨先问问自己:“他最需要什么?”如果你还不是很清楚,就最好了解之后再开口。鱼需要鱼饵,牛需要青草,人就需要其他东西。
一位学员曾给我讲述他的亲身经历:
在小儿子马克上幼儿园的一天早上,小马克又哭又闹,死活都不肯去。如果用以前对付大儿子的办法,他只需要发发火,大声命令即可。可是现在他不想这么做,因为这样做只会让儿子讨厌学校。
马克对什么东西感兴趣呢?他想了半天,于是打电话询问马克的老师,从老师的话里,他得知马克特别喜欢各种小游戏。这让他灵机一动,想了个绝妙的主意。
他叫来妻子和大儿子,三人一起做小布偶游戏,并让布偶人做出各种各样的表情姿态,十分有趣。小儿子马克看了一会就忍不住了,要求参加游戏。但他却说:“不行,你得先去幼儿园学习制作布娃娃和表演。”马克听了,果然第二天很早就爬起来,嚷着要去幼儿园了。要是一味强迫的话,会收到如此好的教育效果吗?
你要分析别人的心理,并激发隐藏在他内心的强烈渴求与需要。遇到小孩就考虑小孩的需要,遇到银行家自然就要考虑银行家的需要。
我有一个学员在纽约一家银行工作,她现在已经是一个孩子的母亲,大家都知道纽约的空气质量不是很好,考虑到孩子的健康,她想搬到另一座城市去。她很聪明,利用在我这里学到的原则,给那座城市的12家银行写了求职信。信的内容是这样写的:
敬启者:
本人在银行已经工作10年。我曾在纽约银行的一个信托公司就职。现在已经被提升为分部经理,对银行各部门的业务了如指掌,包括同各储户的关系、信用、贷款以及行政作为一家迅速发展的银行,相信您应该会对我感兴趣。
近期我将会搬到这个城市住,深信能够对贵银行的发展有所帮助。我将会在四月三号左右抵达此城。如果有机会使我加入贵行发展的话,我将不胜荣幸。
顺颂商祺!
某某
这位夫人能否得到银行的答复呢?也许你怎么都想不到,12家银行中就有11家回信跟她约谈!
其中究竟隐藏着什么玄机呢?因为她站在银行的立场上思考问题,而她恰好能满足银行的需要,这样便同时钓到了11条“大鱼”。自始始终,她并没有谈自己要什么,这就是她的聪明之处。
可见,只有投其所好,才有回报。正如一位心理学家说:“行动实际上出自我们的欲望——我想故我做,无论是在商业上,家庭里,还是学校中,或者说是在政界,如果你想给别人提建议,或者要他们做什么事,首先就必须把握对方最迫切的需求。只有大家都有利可图的时候,合作才会成功!”
如果能做到这一点,你就可以如鱼得水,否则你就寸步难行,做不成任何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