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前东西街(现名文化街) ,因其为老县衙前方的第一条东西街,故名县前东西街。此街正中北侧有一座高出地面三四米的大土堆,称作大金山,自南唐以来,历朝数代政权的县衙都设在这里。
县衙东是关帝庙。关帝庙坐北朝南,明崇祯三年(1630)李枢建,清雍正十二年(1734)卫哲治、杨上昌、赵梦麟等重建,为春秋祭祀之所。关帝庙为两进院落。最前面是山门,进入山门后面是穿堂,三间开面。为单檐飞椽硬山式建筑。穿堂东侧是项圣祠,西侧是与祭官厅。通过穿堂再往后是大殿。大殿面阔五间,建筑高大宏伟,门前出厦走廊树立着四根明柱,为单檐飞椽悬山式建筑。史料记载,此关帝庙的建筑工艺及其规模是县内其他关帝庙所无法比拟的。1951年,关帝庙辟为城里初级小学校舍,旧大殿成为教室。1960年,赣马公社驻地从马场村迁至旧城,城里初级小学遂改为赣马公社中心小学。后该学校迁离,现为赣马镇初级中学校址。
关帝庙东有文峰塔,此塔为光绪二十七年至二十八年间(1901—1902)徐树锷为知县时在旧址上重建,董事刘魁文督修,工匠李学智承修,更名文峰。塔为砖砌,四级八面,底层每边长1.12米,西面开一圈门,以上三层相闪开四门,其他四面为素壁,内部砌八角形塔心柱,柱内砖砌阶梯,塔心柱仅高两层,以上已封堵不能再上。每层用短檐围绕,顶部为瓦顶,正中加一层矮小八角形柱,上盖钻尖顶,体形似塔刹。此塔为江苏省十三塔之一,被连云港市人民政府公布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今关帝庙旧址已为赣马初级中学校舍,文峰塔巍然矗立在该校院内,默默地见证着旧县城曾经的辉煌。
文峰塔
县衙西是城隍庙,明万历年间由知县樊兆程建。清康熙十年(1671)知县俞廷瑞、乾隆十七年(1752)知县毕宿焆皆重修。城隍庙是一座典型的明清时代建筑群。城隍是宗教偶像中护国保邦和管领亡魂之神,多以有功于当地者为该城的城隍。据传赣榆城所供的城隍爵位很高,因其曾在海洋中显圣,救过某皇帝的驾,被玉皇大帝封为“显祐伯”,所以该城隍庙与海州府的城隍庙建筑规格等同。城隍庙坐北朝南,其建筑分为三个部分:以四进殿堂为主体,东西两跨院配有白衣庵、三皇庙和龙王庙。沿中轴线进入山门即为一座双叠顶殿阁式戏楼。戏楼坐北朝南,高13米,宽19米,飞檐斗拱,兽吻警铃;台口四根红抱柱,上挂一幅蓝底金字楹联:“莲花镜里集万卷,大千天地一高台。”横额是:“醒世文章”。相传楹联出自一位高僧之手笔。整个舞台90平方米;后台12间屋,纵深3米,可供演员扮戏和住宿。戏楼前的露天广场可容纳千余人,如遇有达官贵人光临,临时搭起罩棚特厅,百姓不得靠近。戏楼初建之时常邀徽班演出。第一进是五间的大厅,单檐飞椽悬山式建筑,是供前来祭祀的人员休息之所在。二进、三进、四进分别是大殿、二殿和后殿。各殿两侧有东、西两庑。三座大殿门前均有明柱支撑的出厦走廊,面阔五间,均为单檐飞椽悬山式建筑。大殿内泥塑的城隍坐像头戴王冠,身穿蟒袍,十分威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每年清明节,城隍庙里的城隍老爷都要出坛。所谓出坛,就是外出巡察。城隍老爷的佛像有两种:一种是坐坛,在大殿里固定不移动的;一种是行坛,是可以流动的,以备清明节用轿抬上街巡察之用。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城隍老爷出坛,仪式相当隆重。城隍临出坛的前几天,庙里的主持和尚就带领众人在大殿前左右两侧整齐地摆上10多米长的木架,插上跟真枪真刀一模一样的模型,同时准备半朝銮驾(古代皇帝出朝是满朝銮驾,而城隍老爷出坛只能用半朝銮驾)。
城隍老爷出坛的那天早晨,行坛佛像被请上轿内,由八人抬着沿着城内各街进行巡视。巡游的队伍浩浩荡荡,轿子在前呼后拥中行进,轿前有数十人扛着红底黄字的“肃静”“回避”牌子随着人流移动,前面锣鼓开道,鼓乐喧天,气氛肃然。沿街两旁看热闹的群众人头攒动、摩肩接踵。
与城隍庙隔街相望的便是明代光禄寺正卿裴天祐故居旧址(今已为民居)。裴天祐,字顺之,号鹤洲,赣榆区城里人。明嘉靖二十一年(1542)中举,二十九年中进士,官御史、山东巡抚、光禄寺正卿等。著《拙逸亭稿》,校张峰《海州志》。隆庆三年(1569)赣榆知县张瓒贪酷,天祐作《鬻儿行》讥之。殁祀乡贤祠。
与关帝庙隔街相望的有现代著名教育心理学家朱智贤旧居。朱智贤,字伯愚,赣马镇城里人,生前曾任人民出版社副总编、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学术委员及中国科学院心理学会常务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