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墩埠的聚落究竟源于何时,难以考证。据老人记忆,最早有郭、吉、赵、缪等姓居此。明代初期孟氏自董家湾迁来,《孟氏宗谱》记载,明洪武年间(1368—1398) ,孟氏五十代孙之端由山东省邹县携眷来欢墩埠定居。孟氏来后,人丁兴旺,又属亚圣后裔,孟府常来人续谱,京里赐建插花门楼,势力渐大,占有了周围十几里内的大部分土地。其后裔陆续迁居演马疃、坡石桥、曹埠等地。尔后又有魏、李等家迁居欢墩埠,人户渐多,村落也随之扩大。光绪《赣榆县志》记载:“道光年间,欢墩埠镇有田二百四十四顷十二亩七分六厘。”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商业也逐步兴起。道光年前,这里就兴起了大集。原圩内东市场有一石碑,为道光三年(1823)十一月十七重立。碑高110厘米,宽53厘米,其宽恰为一大尺(现行一市尺折合大尺六寸四) ,上书“校准白布大尺如有不依此者少一寸罚一尺”。可见,欢墩埠集市兴得很早。集市兴起,加上地处交通要道,商业日趋繁荣。
光绪初年(1875) ,镇董孟传昂发起,各姓赞同,在村四周修筑了土围。围墙周长约5000米。开东、东北、西北、西、南五门。各门楼上均安设火炮,东北门上火炮最大,口径约一市尺。围墙高约4米,上留枪眼,围外有约8米宽的壕沟,围内靠墙筑有2米多高的路,站在路上翘首可望围外。沿墙有土筑炮楼12个,因地势不同,间距不等,最远者550米,最近者200米。两炮楼间皆为弧形墙,弓曲向内,站炮楼上极易发现越墙者,易守难攻。
土围修筑好后,几次大股外地土匪路过此地,看见围门紧闭,火炮张着口,守围者站满了围墙,只好悻悻离去。本地小股土匪多与富户豪绅礼尚往来,一般不到围内。因而在围内居住比较安全。在当时的黑暗社会里,人们最怕的就是兵与匪,尤其是商人更怕土匪抢劫,便陆续迁居围中。大批商人迁居欢墩埠,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欢墩埠当时位于山东省郯城县、兰山县和江苏省赣榆县、东海县两省四县交界处,是山东临沂、费县至海州、青口,郯城、码头至青口、海头、柘汪,石榴树、苘庄湖至黑林、十字路等交通的交会点,也是鲁南内地通往沿海的咽喉。东西两条主要街道上,从早到晚,一年四季,挑担的、肩扛的、驴驮的、马背的,牛车、马车、木轮小推车,成群结队,络绎不绝。向东贩运的主要是临沂、费县、郯城、码头等地的粮、油、山果等,销往青口等地,或从青口、柘汪等海口运往青岛、上海。当时人们形容油的运量之大时说:“如果从费县至青口开一条小河,山区的油能直接流到青口。”向西贩运的主要是食盐、鱼虾和进口的日用杂货等。
因之,欢墩埠不仅成了本地区农副产品的集散地,而且成了交通运输的中转站,很多货物在此周转和加工。此时,商业兴旺,市场繁荣,各种作坊纷纷建立,服务性行业也随之兴起。群众编成顺口溜说:“南有房山、石榴村,中有沙河、欢墩埠,北有大店、十字路”。欢墩埠在民国初年已成为远近有名的集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