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港镇旧貌

海头在清光绪年间已成为繁华的小型城镇,民间曾有“小上海”“二青口”之称,市容整洁美观,商家鳞次栉比。中心街道从北往南、自东到西全系出檐瓦房,并有阁楼十多处。万泰的楼房系江南工匠所建,在镇上独具一格;聚和、东义茂的楼房高大,工艺讲究。繁华的“ ”型商业区内,行馆店铺相邻,字号商行并列,旅馆饭店通宵营业。

1931年以后,区公所、福懋木行和长风轮船行等处都装上长途电话,这就大大加强了对外联系与行情信息的流通,推动了商业、服务行业的发展。入夜,大商行汽灯照耀,小商店灯火辉煌,通街如同白昼。镇东的航道内,每逢潮涨,大小船只排列,桅杆如林,船行水涌,码头上下熙熙攘攘,重镇古港一片繁荣景象。

商业

朱篷口海运事业的发展,商品物资交换的日益增多,吸引外地商人纷纷来海头镇开设商行,本地的地主豪绅、船主、滩主也开始兼营商业。港口优越使海头逐渐形成集市贸易场地、商品交流中心,以至抗战前达到了最盛时期,大小商户百家,商行店铺遍布全镇。

商行

镇内大商行有15家之多,如万泰、益泰、福泰、义茂、聚胜、万胜、同泰、聚泰、乾泰、翠泰、元泰和、恒和、恒顺、义顺、义兴永等。清末民初,最大的字号是万泰,资金有30万元,营业额20万元,兼营油坊、菜园、土地、渔船海运。福泰商家兼营耕地十多顷。义茂、恒顺资金也十分雄厚。当时,大部分生产资料为地主、船主、滩主所占有,广大农民却受着剥削压榨之苦。

商店大都经营京广杂货、布匹绸缎、烟酒、糕点、糖茶、酱醋、文具纸张、喜丧用品、服装鞋帽、干鲜山货等。有的商店零售兼营批发。潮水若延到夜间,大部商店通宵营业。

渔行

全镇有恒茂、慎泰、生泰、东义茂、西恒兴、德兴永、祥和等家,销售干鲜海货。当时渔行的利润分成办法,一般是收渔户5%左右的行润,还要索取买主3%左右的小费。慎泰渔行在鱼汛期,每天销售上百担各类渔货,每担若按60元计算,就可得利三四百元。

渔行盘剥渔户,主要靠冬春淡季放“行纲”,群众曰“吃冬帐”,就是渔行先向渔户发放钱粮,然后强行低价收购渔户全年海货产品。

木行

福懋木行,行主是福建省人吴贯华,雇用本地秦明三等人经营。主要经销江西木材、福建毛竹。当时鲁东南各县都到此地购买木材。福懋木行存货量很大,各种规格的木材都有。木材、毛竹堆放在海脐村以东的下口,约占地三十亩,5米高的木材堆有十多个,木场中心还修筑了一座三层岗楼,日夜有人看守。

猪行

猪行又称腌腊行,共十余家。有海头的东义茂、恒顺、东恒兴、慎泰、王复起、聚胜、聚泰、王恒和、万泰,梁东沙的公和、仁和行。每年旧历八月十五开门,收宰大批生猪,加工腌制后向江南各地销售,次年三月底闭门。

粮行

本镇较大的粮行有义兴、北福泰、和顺三家。每个粮行都有好几个大粮囤,既批发又零售并为外商代储。经营的主要品种有:东北杂粮、盐城大米,内地的黄豆、高粱、小米等。

炭草行

有三家,三合行为最大。经营东北抚顺炭、连云港山草和山区干柴。

麻行绳行

麻行为阎洪铎所开,经销红、白麻,供打线结网使用。绳行系李传进所设,向渔户、农家出售网纲、锚缆、绳索。

药店

药店有江西的姚公益开设的德和堂、姚定智的饮和堂、刘善保的同春堂、董氏的天一生、殷德元的永生堂。这些药店都经营川广云贵等地药材及珍贵药品。德和堂历史较久,系姚公益的前辈于清光绪初年来此地经营,发财后建起楼房,始名德和堂。陆汝澄的永安堂也较有名气。

坊店

圩内圩外有坊店20多家,亦称坊子。大都代客买卖货物,讲究信誉,服务热情周到,使客商信赖,乐付小费。因此,坊店车马盈门,经营十分得意,赚钱很多。

旅馆

海头镇在开辟轮船行和汽车站之后,旅馆随之兴起。旅馆有兴中、隆兴、高台子、东义茂四大家。其中,东义茂多数住上海客商。

饭店

海头的饭店有十几家,稍有名气的为徐、夏、许、阎、阚五家,风味不一,各有特长。夏茂斋的佳肴美味有炒双脆(用棰虾片和苔干制成)、梭式枣泥汤圆;阚中文的“咸鱼胜鲜”手艺独特。各饭店都有鸡、鸭、猪、羊卤货和鲜鱼佳肴。小吃方面,有水饺、汤圆、麻团、酥烧饼等,味美价廉,很受外地客商的欢迎。这几家饭店日夜高朋满座,各商行叫菜包办酒席不断。市面上的经济小吃饭摊,也是座客常满,席无虚设。

酒油庄

酒油庄有万泰油坊、福泰糟坊,还有恒兴酒油庄,销售量都很大。恒兴仲老板规定:买酒10公斤者,可一醉而去不另取分文,因此生意兴隆。阎洪举酒店销售量也不小,因赊欠太多,阎氏为了拒绝赊欠和提醒欠钱者还账,曾赋诗一首作为告白:“卖酒之家望人沽,欲饮无钱莫提壶,前账未清后又欠,酒坛不是洞庭湖”。

茶馆浴池

海头镇曾有三个茶馆、两处浴池。张自芳开的广泰泉茶馆和浴池始于清末民初,同时兼销龙井、雀舌、毛峰、方茶等各地名茶。浴池内有修脚、搓背、理发人员,常年营业,生意兴隆。1914年,唐明彩开设海头镇的第二个浴池,名“新新浴池”。该浴池两层楼房,上层供顾客休息吃茶观景,楼下是座铺和浴池,价格低于广泰泉的一半。两家竞争比较激烈,闹了很多笑话。当地才人阎洪举曾编出戏剧《大闹广泰泉》,由本县京剧团在青口后宫上演,一时成为人们的谈资笑料。

手工业

海头镇的手工业作坊,清末有铁匠铺两家,一家为徐氏,另一家为张氏;木匠铺两家,一家是贾家,另一家是吴家。都是祖传手艺,不仅能修造农具和生活用具,还能承包渔船维修和排造新船。

渔网结织业是海头的传统手工业,大多数妇女、姑娘都会结网。这里结织的各种渔网,用线均匀,加工细致,经久耐用,远近闻名,很受渔民欢迎。

弹棉花铺有阎、郭两家,既为商行代弹成宗棉花,又为市民旧棉翻新。

染坊有王、苏、阎等家。从染青、蓝布色,发展到用石灰漏板印花,工艺提高,受到群众欢迎。染坊本小利大,赚钱在于手艺,当时有句俗话:“七十二行,本小利大数染坊”。

银匠店

民国初年有两家银匠店:荣宝楼由魏延彬(青口人)经营,万宝楼由李万全操持。1931年前后,赵继正又开设德成楼。银器有手镯、戒指、脚镯、耳环、长寿锁子、项圈、银钗等,还有金首饰等30多个品种。造工均较精致,为当地妇女、闺秀所喜爱。随着社会的需要,银器不断更新式样。儿童帽上多用“福禄寿禧”,当中加老寿星像的银器装饰;妇女和新娘头上大都戴“福禄寿禧,长命富贵”等首饰。当地名流阎建三还为银匠店题书了“苏才郭福、姬子彭年”的新词。

渔业

海头镇渔业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朱篷口外是我国八大渔场之一的海州湾,其外海为寒暖流交汇之处,海区水浅,水温适中,垂直对流显著,又有众多淡水河流汇注入海,营养盐类丰富,适于饵料生物繁衍,单位水域生物量为0.5—3.6吨/亩,是江苏省沿海水域最富集的地区之一。海州湾不仅盛产20多种经济鱼类,而且还是江苏省唯一的对虾产卵的场所。因而,朱篷口外的对虾、白虾、羊毛虾、黄姑鱼、白姑鱼、鲳鱼、带鱼、海蜇等海产品资源十分丰富。黄鲫鱼属小型中下层鱼类,春季在此产卵,秋季又来此索饵,鱼群最为密集,产量也较高。

海头镇的渔业生产始于元末。传说王传祥的祖先于元朝末年来海头定居之始,就用柴帘作粘网捕鱼维持生活,逐步学用网船,尔后又有些外地渔民来此以捕捞为生,定居落户。据阎姓宗谱记载,“祖在宋代住胶州经营渔盐,元末明初迁至赣榆,英一支住城,阙一支住朱篷口”。这阙一支在胶州就经营渔业,来海头后不会不打鱼的,这可以说明海头镇渔业生产最晚亦始于元末了。

清末民初,是海头镇渔业的兴盛时期。本口渔船大小已是百艘,其中黄花船10艘左右(20吨以上)。春汛期间,外地在朱篷口的渔船多达200余艘。

海头镇的渔船作业有近海远洋之分。大船在清明节前都去吕泗渔场捕黄花鱼,一个月左右满载归来,接着换上响团、摇网,继续出海捕鳓鱼、带鱼,一般的船都能捕鳓鱼5000至1万条(0.5公斤以上)。小船近海捕捞,早出晚归,也就是上潮出下潮回。从拉虾网开始捕捞,谷雨前后打杂鱼、大蟹、狗腿子、红娘鱼、对虾;随即捕白姑鱼、黄姑鱼、黄鱼、带鱼、勾鱼,梭鱼;小满过后,捕鳓鱼、鲳鱼、马鲛鱼。亦有部分船只还专去车牛山南捕驾吉鱼。

海头镇海产上市量:每日鱼货一般可达300担,虾、蟹等也有100担左右。每年春季是渔市特别兴盛的时期,外地大批商贩都来此地贩货跑鲜。100多米长的渔市大街早晚两市,卖海鲜的摊子摆满大街两旁。购买鱼虾的人摩肩接踵,热闹非常。这样的繁荣景象到抗战前夕还是有增无减。

海头镇的海产品得到一些地区人民的欢迎。沂蒙山区群众最喜欢朱篷口加工的咸白鳓鱼、棰对虾片、酒糟鱼等,这是这里的名牌海产品加工食品,风味独特,远近闻名。县志记载:赣榆海产品——鲻鱼子、虾米,在1916年荣获北京展览会三等奖,据老人讲系海头镇渔民制作选送。

盐业

兴庄,是赣榆县最早的盐业基地,又是盐业生产管理的枢纽,曾有“淮盐之乡”的美称。传说:海州湾沿海土著人,在很早的年代就开始“煮海为盐”。有文献记载的兴庄产盐始于明代。当时煮盐用的锅,叫“ ”。中 一口煎盐五分,下 一口煎盐三分。生产设备简陋,用原始的生产方法,产量极低。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生产不断发展,从以“煮海为盐”进步到利用阳光晒盐。灶民们以海水制卤,然后放入砖甃的池或泥土铺的滩里蒸晒,生产方式改变,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这样的旧式盐池和铺池的青砖,在兴庄、匡口等村还能找到。

明代中叶,兴庄的盐业已初具规模。《明宦职志》载,“明嘉靖二年巡盐御史许翔风奏革于临洪场北,设兴庄场盐课司,凡五场”。《淮北盐务局纪要》(国民党盐务机关编)亦载:明代中叶增设兴庄场,革荡凡三百十顷六十七亩五分,田凡一百七顷六十二亩八分。盐课司大使住兴庄管理盐务。

清雍正六年(1728)赣榆县有兴庄、唐生口(现在黄沙盐场以北一带)、柘汪三疃,共有盐田1543亩,产盐43989引(百斤为担,四担为引,计8797.8吨)。

民国年间,兴庄设涛青盐场稽核总所,所长费文尧有吉普专车,职员100余人。所内有中国银行办事处、化验所、放盐分处等,还有电话总机一部。电话南达板浦,北通秦沙、涛雒等地。1931年改滩放为坨放,设坨委会。所址在兴庄东边,瓦房100多间,有一个盐警大队常驻这里。大门设有岗哨,戒备森严。

国民党统治期间,盐民一般劳力每年平均生产原盐300担左右,盐民交1担上等盐,仅得盐金1元,可还得同滩主六四分成。对于广大盐民来说,租不起滩子,就得为滩主卖命糊口,当雇工。因此,盐业生产水平虽然不断提高,但盐民依旧受着统治阶级压榨和残酷剥削,生活还是十分贫苦的。

抗战开始,国民党盐务稽核所、盐警队、税警团相继撤走。兴庄盐务及盐坨,由兴庄的王芝宇、王恒勤和李巷的梁作民代管。连云港为日军侵占后,赣榆处于无政府状态。广大盐民自动发起分盐运动,把堆积如山的盐坨扒开,抢运到各自家中。这可以说是盐民的一次革命壮举,在赣榆盐业史上写下了光辉篇章。

1939年赣榆县东南半壁沦陷,兴庄盐务由日伪来掌管,实行统一贸易,税收加重。盐民生产一担盐只能得几毛钱,加上盐业生产效率日趋下降,盐民收入减少,生活更加悲惨。有的弃妻卖子,有的全家流落他乡,有的为维持生活卖点私盐,被日伪军查到轻则打伤,重则丧命。

抗日战争胜利后,民主政府在兴庄设盐务管理所,积极支持盐业生产,广大盐民奋发图强,不断改进生产方式,盐业大幅度增产。

教育

海头镇的商业繁荣,促进了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早在科举时代,这里就是人才济济之地。有明嘉靖锦衣卫校尉阎鳌,有清康熙戊午科武举阎兆祉,还有同治九年(1870)庚午科寿榜举人相曰符,光绪年间的岁贡阎荣仁(字桂馨)、监生阎腾鹄(曾任安徽潜山县丞,后调任歙县正堂)、冯景文(曾任安徽宁县长枫巡检)等。

民国初年,海头镇当时在世的秀才有:阎坤仁、阎善仁、阎洪鳌、阎统仪、王道生、殷九龄、殷鹤龄、殷如卿、张贡甫、张自修、张永忠(南朱皋)、褚培斋(南朱皋)、梁际昌(李巷)、秦启泰(兴庄)、王星南(兴庄)、王恒选(兴庄)等。

民国初年的大学生有:梁舜传(字佩虞,上海某函授大学毕业,早期在上海戴季陶的《民权报》报社工作,1929年任唐山县长)、王连生(毕业于南开大学)。

光绪三十一年(1905) ,清政府明令废止科举,改设学务公所,尔后改设劝学所。但海头一带仍继续着学塾教育,设馆授课,群众谓之私塾。学生的启蒙书是《三字经》《百家姓》《农用杂字》《千字文》等。女学生则重点读《女儿经》。当时海头、兴庄、南朱皋、北朱皋等村镇共有私塾20多处,仅海头镇就有塾师阎泗仁、阎善仁、阎思熙、阎统仪、阎振东、王世成、贾邦彦、贾邦奎、殷相名、张自洲、张鼎元、梁际昌等人。

在废科举、兴学校新潮流的推动下,海头镇也创建了两所学堂:一所设在天后圣母庙右厢房,一所设在兴庄文昌阁。

1914年,海头镇建立六合市第一国民学校,学董王学俊、阎效仁,学务委员王锦堂。1927年4月20日联军溃败北去,经过海头时,学校停办。次年秋,小学重新建立,正式称为海头小学。设一、二、三、五年级共四个班,全校有学生100多名,其中女学生1名(名叫冯贞)。次年五年级班升六年级,因中途退学的较多,毕业时只剩下17名学生。

国民党统治时期,海头完小为第六区第一小学。校长是刘适之(青口人) ,有教师15人,多是省立第八师范毕业生。教室18间,桌凳齐全;办公室、阅览室共6间。课程设:数、理、化、国文、音乐、美术、体育、书法等。有风琴、挂图、乒乓球、篮球等教具和体育器材。全校学生200人左右,每年高小毕业生约30人。

六合市第二国民学校设于兴庄,1917年创办。首任校长是王连生(字家三,兴庄人,毕业于南开大学) ,有教师十多人,皆系省立第八师范毕业生。教学设备比较齐全,有挂图,能做实验,有风琴,还有50对哑铃、50支标枪和篮、排、网、足、铅、乒乓球等。

1931年,兴庄小学划为海头完小第二部。1934年,兴庄盐务稽核总所所长费文尧捐款600元,县长温晋城资助400元,兴小新建3间两层教学楼一座,砖瓦房12间,共六个教学班。在校学生40%为稽核所职员的子弟。

海头、兴庄两所完小,由于师资水平较高,教学规范,教具先进,教学质量全县闻名,所以也为社会造就了一批人才。

(根据《赣榆文史资料》第四辑《海州湾的古港重镇——海头》改编) hXZVHr/p8WVm0uyl78O/bd577J90mj6698vG77WgVC2yzoLMQM7xMGNA9dpMkdT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