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文化教育

光绪《赣榆县志》载:从明泰昌年间(1620)至科举结束(1903) ,沙河单孙、朱二姓贡生以上达25人,秀才就更多了。清代,几乎村村有私塾,如邱廷浦、孙圣才等一生教书,闻名乡里。张克勤(1853—1938) ,字铭斋,沙河镇城子村人,少年时就学于名师,三年苦读,参加县试,一举考中秀才,后参加乡试未中,便无意于功名,遂举家迁入沙河镇,为生计,终生以教书为业。张克勤诗书文俱佳,积平生所学,著有《应事俚言》上下两册,现存于赣榆区档案局。

至光绪十三年(1887) ,孙长卿等办起了第一所公学——溯沂书院。民初民国大学首届毕业生,沙河人就有四名:孙向辰、刘竹溪、刘秉昌、陶干臣。至抗日前夕,沙河已有大学毕业生15人,单逯洪朋一户就有五个大学毕业生,其中逯振琇读了法律、财经两个专业,上了八年大学。贫民出身的何正礼大学毕业后又留学美国,现在是全国著名的农牧专家。

从民初设有完全小学,虽经近40年的动乱,而沙河学校始终没有停课,连乡间的私塾也没有间断过,所以沙河在全县来说,确是文化教育较为发达地区之一。 lNYsZK063OqiNof6nNT9gsI/WLSGGdZL97ItptUEfx+tTsdXRmMss6WLA2499Gi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