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民俗活动

在沙河一度繁荣时期,有几项民俗活动,也是远近闻名的。

耍龙灯:这项活动规模较大,用人较多,只好采取分户负责的办法。负责耍大龙的李家代代相传,只要玩灯,他家就要演出大龙。这条龙需30多人排练一个多月。每次灯会要出3条龙、2对狮子以及荷花船、车子灯等24种灯。

1930年旧历三月三清明节,一连玩了三个晚上的龙灯,规模最大,那一次出足了24大件。四乡聚集几百套锣鼓,天刚黑,锣鼓喧天,灯火齐明,人声鼎沸,夹杂着唢呐、笛音。各村观灯者紧随本村的堂号灯。龙灯出动了,先参庙——自来寺,远看龙在上下弯腰屈背,点头摇尾。接着进街、滚桥,长十余米的巨龙在桥上翻滚、腾跃,有时昂首喷烟吐火,发出吱吱怪叫,有时俯身向下戏水,像在沐浴,技艺精湛,确属罕见。其他还有狮子滚球、花船等,情态逼真,美不胜收。那次玩灯,引来远近观众竟达10万人次之多。

放焰火:俗名放花,多在正月十五或二月二举行。沙河放花很出名。1937年二月二放了15大件,有盒子花、花伞、碓臼、铁汁花、起火篓等。起火篓最精彩:开始16个小灯发出白炽光,突然炮打四门,就有十数条火蛇钻入夜空,一条分为三条,火花满天飞舞。少顷火花熄灭,一声巨响,上下两层白炽灯齐亮。又是一阵炮打四门,接着起火飞起,2支、4支、8支、16支、32支,越来越多,越射越快,满天火龙飞舞,五光十色,组成各种图案,有时像怒放的菊花,有时又像含苞的玫瑰,再变为群龙抢珠,八仙过海,真是“火树银花不夜天”,令人目不暇接,拍手叫绝。

唱大戏(演京剧) :沙河大戏(京剧)从20年代到30年代办了两期科班:“盛”字班和“德”字班。科班属私人领办,地方公助,每期36人,道具、行头、乐器齐全。科班中对艺徒要求较严,重技术训练,学一两年后,即逐步参加演出,按科别统一排名,封建性很浓。每年除在“四月八会”演出外,经常到周围县、区演出,不卖票,由地方募捐补助。平时排练,地方上也给予一定的补助,所以这个京剧组织能维持数十年之久。

赛风筝:清明节前后,沙河街附近郊野经常有几百只风筝飘在空中,虽无专人组织领导,却在悄悄地进行比赛。就种类来说有三星、七星、蜻蜓、蝴蝶、双人、蜈蚣等。最大的是蜈蚣,半米长一节,共32节,至少要五个人才能放起来;十多斤麻线作牵绳,需一名强壮劳力才能牵住。放完牵线,风筝垂直地面约200米,用蝴蝶送信,将硬纸片、钢丝等制成的扇子大的蝴蝶,张开翅膀,卡在牵线上飞向风筝,靠近风筝后,翅膀闭合,煞是好看。有些风筝,白天响弓,夜间加灯,别有风采。参加放风筝的老幼都有。街上有风筝店,专门扎风筝卖。 g3aZZhtl7gXklHq+a6ZoE7H6YbjrSyHz49wddjOJHj8AVJjSzDu2S0IFE5FmZdQq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