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史诠

夏商周及春秋时期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夏商也是原始社会的史前文明与有确切文字记载的文明社会的分水岭,而春秋则是奴隶社会的末期,此时出现了封建社会制度的萌芽。夏时,赣榆地区没有明确的区划,据记载夏时赣榆应属徐州,当时称徐夷或者淮夷。 当时的徐夷属九夷之一,所谓九夷不是确指,而是泛指。据《竹书纪年》和《后汉书·东夷传》记载,夷有九种。在古代,九不是实指正好九个,而是“数量很多”的意思。也就是说,东夷族不是一个完整的、统一的部落,而是由大大小小很多个部落组成的庞大部族和部落联盟。其中,最主要的部落有风姓部落、姜姓部落、嬴姓部落、姚姓部落等。到了商代,赣榆属人方,即夷方,分布在今山东江苏北部和安徽一带。帝乙、帝辛时多次发动对夷方的战争,虽然以商的胜利而告终,但是连年的对夷方的战争致使商国国力大损。至帝辛 时,商的统治已经岌岌可危,所谓“纣克东夷而殒其身” 的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另一方面,中原对东夷的战争也导致了中原文明在东夷的迅速传播和发展。在商周时代赣榆文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

这些文明的进步可以从已经发现的商周文化遗址得到印证。这些遗址主要有:

茅墩圈商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班庄乡前集村,为一面积为1000平方米、高出地面约3米的三角形台地。遗物有商周鬲足、附加堆纹陶片、绳纹陶片、烧结红土、灰陶罐和铜剑镞、铜剑等。

茅子庵西周时代文化遗址。位于班庄乡三清阁村西北,为一台地,高出地面3—4米,面积6400平方米,南临青抗公路,东有三清河流过。遗址上原有三溥阁(现失存),地表遗物有西周、春秋时期的陶鬲足、绳纹陶罐、黑陶和豆等残片,附近曾出土铜剑、戈等,从河岸断层还可看出尚有文化层被掩埋在沙土下。

大辛庄西周文化遗址。遗址有两处:一处位于柘汪乡大辛庄村西南,一处在大辛庄村北。曾出土商周鬲足、豆柄、绳纹陶片和汉代筒瓦及绳纹陶残片等,有陶井数眼。

黑林河西村西周文化遗址。位于黑林镇河西村西北,为一椭圆形土墩,面积约3500平方米,高出地表4米。出土遗物有西周灰砂绳鬲足、规腰罐片及兽骨、鹿角、蚌壳、人头盖骨亚化石等。

赣马刘庄周代文化遗址。位于赣马镇刘庄村西,现为一突出地表约30厘米的耕地。曾出土周代绳纹鬲足、罐片等。

青铜器是商周时代最具代表性的器具,东夷人从岳石文化后期即进入了铜器时代,至商周而达鼎盛。青铜剑和戈及青铜箭镞的发现,说明当时的赣榆人不仅掌握了青铜冶炼技术,而且这里经常发生战争,从而佐证了商夷大战和徐偃王反周战争的存在及规模。

随着商纣的灭亡,人方之战后的赣榆境归周。周天子行分封制 ,境内置莒国与祝其二国。西周时黄帝之后封于祝,即祝其国,国都位于今赣榆班庄古城村。疆域包括今赣榆一部、东海一部、海州一部。莒国,子爵,《通志·氏族略》谓其为“嬴姓,少昊之后也,周武王封兹舆其 于莒,今密州莒县是也”。据《世本》记载,莒自纪公以下为己姓。莒国的历史上包括今山东莒县、高密、赣榆等地。莒国曾都于计斤和莒,这两个地方应该都不在赣榆境。今赣榆塔山境内的莒城村为莒国后期的陪都,盖因春秋后期周天子下130个封国开始相互兼并,至各国政局和疆域不稳,迁都已经是那个时候诸侯国的常态化事件。还有一种说法是今塔山莒城村是莒国初始都城,以及计斤城也在原土城今塔山镇,此为一家之言而已。

西周初期,在东夷发生了一次大规模的反周事件,徐偃王率领九夷之族讨伐周天子,这次华夷之争将赣榆也带入了战争的泥潭。战争的原因有种族间的歧视,也有对周朝少数民族政策的不满。战争的结果,以周天子的让步而告终,但是华夷之间的矛盾并未终止。

到了东周时期,列国征战,兼并行为不断。祝其国和莒国先后为强国吞并。公元前431年莒为楚国所灭,春秋末期祝其为鲁国所灭。鲁国灭祝其后,在原封地设祝其大夫,其用意是昭告天下,祝其是其封国,而非周天子的封国,其欲代周的野心或对天子的藐视傲慢等昭然若揭。其后的赣榆逐渐陷于诸侯争霸的漩涡,历史进入了战国时期。 N8f4YzWWzssOaN2Z5sxBln4M2/1vusuFPMacpI65y0AReue7HlltH1OJzpjp4qGD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