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至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历史的活化石”。在赣榆,民间剪纸同样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剪纸艺人王维良回忆,其外祖父吴宗兴曾说,在有木刻之前,赣榆民间“烧尧纸”(烧香还愿、祭祀)所用的道具(剪纸神像)系剪、刻纸而成,在出现木刻之后,“烧尧纸”所用的道具转为木刻。剪纸艺术长期、广泛地流传于赣榆民间,20世纪“扎山尖”“扎匾”曾广为流行,大量使用了剪纸作品。至今,民间仍流传着“绣花样”,结婚时剪贴“窗花”“盆花”,过年时张贴剪纸“福”字、“过门签”,以及祭祀活动中使用剪纸“纸扎”的习俗,这都彰显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强大生命力。
剪纸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种民俗文化的符号,采用托物寄意或赋予吉祥的手法,用自然事物中那些能够唤起人们情感共鸣和联想的美好形象,来寄托人们的美好愿望。剪纸成为四时节令、婚丧寿宴、宗教礼仪、生男育女、居家劳动中的一项必不可少的艺术活动,广泛应用于生活的各个角落,起着沟通宗族血缘、表达群体感情和愿望的作用。某种动植物或自然现象,被尊为氏族的图腾加以崇祀。图腾的意象,体现了生存和繁衍这个人类及一切生物最基本的群体意识和基本主题,还有驱鬼、避邪、招魂的用意。
作为民俗符号的剪纸作品中,还有一些固定的具有深刻的民俗意味的图形样式,如寿字、万字、动物花草等,都表现了人民渴望幸福生活、嫉恶向善的朴素思想情感。传统剪纸在形式上也是突出饱满充盈的感觉,同样体现了人们希冀团团圆圆、殷实美满的民族情感。
剪纸的原料、工具极其简单,一般只用一张薄薄的纸,一把小剪刀,但剪出的作品却花样百出,讲究的是“千刀不断、万刀不乱”的绝技与风味,或古拙,或雅致,都是中华民族的艺术瑰宝。工具材料的原始性,独特的表现力,以及创造者的群体性和生活实用的广泛性,决定了它的特殊价值。
赣榆剪纸手法多样,可分为剪纸、刻纸和撕纸;刻纸又分为凿刀簇花刻纸、蜡版刻纸、修刀割纸。剪纸表现形式主要有单色剪纸、团花剪纸、斗彩剪纸、填堂彩剪纸。刻纸的表现形式,在传统的单色刻纸、多色刻纸上,又探索发展出长卷刻纸、分层刻纸、套系刻纸、写实多层立体刻纸等,使赣榆刻纸的表现形式更加丰富多样,也使赣榆刻纸作品色彩对比更加强烈。在艺术创作上,伴随着民间剪纸艺人对传统技艺的挖掘和传承,久已失传的“斗彩剪纸”“填堂彩剪纸”技艺得以重现。赣榆剪纸在继承传统剪纸技法的基础上,兼融南北,博采众长;又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或剪或刻,或剪刻并用;作品或古拙纯朴,或华丽秀美,或淡墨含香,或浓彩增辉。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较高的艺术性,也形成了造型美观、工艺精湛、精巧雅致、风格特异的艺术特色,成为广受社会各界欢迎的艺术精品。一大批优秀作品还在省、市乃至全国剪纸大赛或工艺美术展赛中获奖,使赣榆古老的剪纸艺术重新焕发出灿烂光辉。
赣榆剪纸代代相传,表现出一代代赣榆人对生活的理解和渴望,倾注了人们无尽的智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也折射出本地固有的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和审美观所赋予的光彩,至今仍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近年来,墩尚镇罗阳中心小学、城南高级中学等多所学校先后开设了剪纸教学课程,引导学生开展剪纸创作活动。李伟编写的《刻纸艺术》校本课程教材,还在江苏省中小学校本课程教材评比中荣获了二等奖。2007年,赣榆申报的“剪纸”项目列入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连云港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王维良、李伟先后被命名为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