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布贴画

布艺是中国民间工艺中的一朵瑰丽的奇葩,它是以绸、绢、缎等为主要材料,以百姓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容为题材,运用变形、夸张的手法,同时融合、吸收民间美术中的制作技艺,通过剪裁、缝制、刺绣、粘贴、挑拨、缠绕、纳挽、镶嵌等技法来进行创作的一种布质手工艺。而布贴画作为传统布艺中最具代表性和艺术性的一种,因其创造出的独特的艺术效果,又使其成为传统美术中一种古老而又新颖的艺术。

布贴画,原名宫廷补绣,又称布堆画、布贴花或补花。它以布为原料,由手工剪贴而成,是基于剪纸、刺绣、民间绘画等艺术形式的一种拓展艺术。布贴画制作工艺看似简单,其实非常讲究,作品的设计要独特,构思要精巧。要以布料的不同质地、纹理和花色,表现出水墨画般的意境和绚丽,也并非易事。创作布贴画,所需工具及材料有铅笔、剪刀、胶水、复写纸、电熨斗、白纸、纺织品的边角料等。其设计原则主要是运用装饰的形式构图,以平面几何形体为依据,力求概括、简洁、单纯。对纺织品边角料的选择有棉麻、丝绸、毛织物、化纤织物、锦缎等。不同的织物质感不同,纹理光泽各异,色彩变化无穷,只要运用得当,就会产生画笔所不能代替的艺术效果。在图案的块面区分上,贴画必须先依照组成图案的块面进行色彩的块面区分,这样制作起来比较方便。图案制作时,在白纸上涂胶水,将布与相对应的图块纸粘合后用电熨斗稍加熨烫使之平整,再按色泽块面先取同种色、已裱好的布,用复写纸描下图形块,并用剪刀剪出图形。最后将剪好的各种图形布按照图案的构图进行组合,粘贴在较硬的纸或布上,并用电熨斗稍加熨烫。装框成幅时,将粘好的图案画裱粘到底板上,并配上边框,即成为一幅布贴画成品。

布贴画在似与不似之间显示出艺术效果,包含着创作者朴素的世界观和审美情趣。传承至今的赣榆布贴画,全部采用手工制作,从生活出发,就地取材,将不同纹理、不同色彩、不同面料、不同形状的优质布料,通过构图、选材、剪、贴、缝、熨、粘、钩、绣、裱、装等诸多工艺,用布料的天然纹理和花纹,以剪代笔、以布为色创作而成。或细腻如工笔,或粗犷如版画,或潇洒如水彩,或绚烂似油画,皆情趣横溢,特色鲜明,具有较高的艺术效果。

在全国各地,有关布贴画的传说并不多。在赣榆北部的绣针河畔,却流传着这样一个凄美的故事。相传秦初,绣针河还是一条无名之河,那时的河畔住着一个心灵手巧、貌如天仙的姑娘,其绣技布艺远近闻名。一日,秦始皇东巡至赣榆,见到地方官员所献布艺臻品,非常喜欢,便要将这位姑娘带回皇宫。可是,姑娘不愿攀龙附凤,更不愿抛下年迈的父母双亲离开故土,被逼无奈之下,最后投河自尽。后人为了纪念这位绣技布艺超群的姑娘,便将无名之河起名“绣针河”。

古时,赣榆有给小孩穿“百家衣”的习俗,即向乡邻收集各种颜色布料拼制童衣,取“百家保护、护佑平安”之意。历史上,赣榆民间一直流传着婚嫁以剪贴纸、布作为装饰这一习俗。明末清初,赣榆已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布贴艺术。至新中国建国后,民间艺人和学校加强了对剪贴艺术的研究,逐渐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布贴艺术。但“文革”期间,受“破四旧”的影响,各类活动被迫停止,布贴技艺逐渐失传。改革开放后,宋庄镇中心小学借鉴民间流传的布贴作品,并结合现代美术技法,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布贴画教学活动。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已形成了序列化、系统化、精微化的教学模式,并取得了一系列可贵的教学成果和荣誉。学校还先后获第十二届、第十三届全国中小学生绘画书法比赛优秀组织奖、全国首届“阳光中华杯”校园美术大赛优秀组织奖等荣誉,使古老的布贴画艺术重新焕发出光辉。

民间布贴艺术代代相传,表现出创作者对生活的理解和渴望,倾注了人们无尽的智慧,具有鲜明的艺术特色。其中不仅包含着工艺创造活动中人们的技能、知识、思想和感情,通过传统布贴艺术,人们也不难感受到其所承载的诸多相关的文化特性。作为一种古老的民间工艺美术,它折射出当地固有的风俗习尚、地理环境和审美观所赋予的光彩,又集工艺性、艺术性为一体,有着较高的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2007年,赣榆申报的“布贴画”项目列入市人民政府公布的《连云港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周家强、张敏先后被命名为连云港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 MnxBnwA+MFjObWmcypF0dJyAweZddaSZLYxnaNe/yODb/WtsbHo3aLw3Wn+0KR8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