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节
徐福故族

诗曰:

东瀛有大椿,

叶叶复枝枝。

生死不计年,

盘桓数千里。

中华各地徐氏家谱普遍认同伯益为徐姓得姓始祖,如《赣榆·徐福村徐氏宗谱》云:“先人系出伯益之后,封于徐,子孙因之。此徐氏所由始也。”《赣榆·徐班里庄徐氏宗谱》《赣榆·大港头徐氏宗谱》《赣榆·垤上东海堂徐氏宗谱》,均认同徐姓系出伯益之后。山东省郯城县《徐氏族谱》《淮(淮安)、涟(涟水)、郯(郯城)、新(新沂)徐氏宗谱》,及江西省临川、南丰、龙溪、九江的《徐氏宗谱》,浙江省慈溪市《徐氏宗谱》,无不认同伯益为徐姓得姓始祖。

伯益,亦作伯翳、柏翳,少昊帝玄孙,被称为中华第一神童,4岁时便当了夏禹(姓姒,名文命)的老师,10岁时便接父亲大业担任东夷部落的首领,并且把东夷治理得井井有条,使东夷部落成为华夏最强盛的部落,帝舜任命他为华夏部落联盟分管畜牧农垦业的主官,他管理得很出色,后来又任命他担任大禹治水的第一助手,与大禹并肩奋斗13年,终于取得治水胜利,和大禹一起得到舜帝褒奖,舜帝还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了伯益。禹生前遗嘱是将帝位传给伯益,但禹死后,禹的儿子启得到了帝位,建立了夏朝。伯益则继续居住在东夷部落的古东海之滨。启于是封伯益的儿子若木建立了徐国,其子孙则以徐为姓世代相传,伯益被中华徐氏尊为受姓始祖。

《史记·夏本纪》《秦本纪》等史籍,对伯益的历史功绩都有充分记载。伯益的功劳可概括为四个方面:其一,协助大禹治水,平息了水患,并且教授民众种植稻谷,开辟并发展了农业生产;其二,开发了山泽,教民驯养繁育鸟兽,创始了畜牧业;其三,发明了凿井技术,《经典释文》《世本》《吕氏春秋》均有“伯益作井”的记载;其四,伯益在政治上也很有建树,政治上他主张制定大政方针要有前瞻性,要顺从民意,要勤政,治国不能懈怠,要选贤任能,锄奸去邪。在处理部族矛盾方面,他主张文武相济,威抚并用,实现多部落多族群大团结。

各地徐氏宗谱还共认,天下徐姓都出自古代东海之滨的徐国,赣榆、东海、郯城、费县一带是徐姓故里和发祥地。

《百家姓解》称徐姓“系承伯益,望出东海”。东海郡,秦始皇三十四年置,郡治在郯。徐国最初的势力范围,主要为今山东费县、郯城和江苏赣榆、东海、邳州一带。

据南宋淳熙年间由蔡元定作序修订的《徐氏宗谱》记载,伯益之后及以后徐国五代国君(若木、征国、房、仁、豹),共六位徐姓始祖葬于郯城县城东六里处,名六里墩,又名豹公墩。豹公墩距今已有四千多年历史,仍保存完好,方圆百米,突兀而立。今人考证,豹公墩就是中华徐氏始祖的陵墓,已被郯城县人民政府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赣榆县与郯城县的距离不足百里,处于古代徐国的范围。

《史记·周本纪》记载,周武王灭商后,“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炎帝)之后于焦(位在今河南陕县南),黄帝之后于祝(祝其,即今赣榆),帝尧之后于蓟(今北京大兴县西南),帝舜之后于陈(今河南淮阳县),大禹之后于杞(今河南杞县)”。《史记全本新注》释“祝”:“祝即祝其,一名夹谷,在今江苏赣榆县西。”秦汉以前的古祝其为今赣榆县塔山以西夹山、徐山、黑林、班庄、欢墩一带。封“黄帝之后于祝”,表明古赣榆是黄帝后裔主要活动地区。

自伯益以后,徐国曾实行多次大迁徙,使徐姓逐渐分布于全国各地。

第一次大迁徙:

公元前11世纪即西周初年,周成王二年周公东征,诛武庚、管叔,放蔡叔,将徐国为首的商六族(徐氏、条氏、萧氏、李氏、长勺氏、尾勺氏)封给鲁国,徐国族众败走,渐次南迁至安徽泗县、江苏泗洪一带,故《括地志》(唐·萧德言等撰)云:“泗州城北三十里,古徐国,即淮夷。”《括地志》所云之徐国,即周初离鲁南迁之徐,但这里应当指出的是,徐国封鲁后,周成王仍封徐姓族首领于郯,史称郯子。

第二次大迁徙:

古徐国南迁淮、泗约一百年后,即周穆王时,以徐偃王为首领的徐国逐渐强大起来,发展成为地方五百里,陆地而朝者三十有六国,可以与周朝抗衡的东方霸主。徐偃王曾率九夷攻周,西进到黄河边上(见《礼记·檀弓》)。周穆王乃命楚伐徐,偃王“不忍斗其人,故致于败”,徐国王族眷属分南北二路撤退,北路由王子徐宗率领避居徐山(见《后汉书·东夷列传》),徐山位于今江苏邳县城东十五里处。南路由徐偃王亲自率领,南走浙江会稽。这是徐姓的第二次迁徙,浙江徐姓即肇始于此。

浙江舟山、嘉兴等地有徐偃王城、徐偃王庙多达数十处。《至元嘉禾志》载:徐偃王庙“在县(嘉兴)西二十里,偃王逃之会稽,王之宗族尝散居在邑者,故后世为庙以祀。”《成化四明郡志》载:“隐学山在鄞县东钱湖畔,旧名棲真,徐偃王隐学于此。”唐·林宝《元和姓纂》载:于潜县(临安)大姓徐氏,是“偃王之后,为杭州望族”。宋《嘉定赤城志》载:“徐偃王故城在黄岩县东南大唐岭(今属温岭),外城周十里,内城周五里,有洗马池,九曲池和故宫遗址。”《台州府志·古迹》载:“偃王故城古太平县(今温岭)西北三十五里,又县南有叶、鲍二将军庙,或谓即偃王将也。”《龙游县志》,也有关于“徐偃王宅”等相关遗址、遗迹的记载。(参见徐永生《再论徐国在中国历史上的位置》)

近年来浙江有十多个市县相继发现有关徐偃王的出土文物,这次慈溪发现的徐氏宗谱记有徐福东渡求仙事,岱山岙底村徐氏祠堂尊徐福为始祖,并标明徐福为东海郡赣榆人。这些都进一步印证了浙江徐姓源出东海古徐国。

第三次大迁徙:

公元前519年,吴举兵伐楚之州来(今安徽凤台县),第二年伐楚之巢(今安徽巢县东北)及钟离(今安徽凤阳县东北)。公元前514年,伍子胥与阖闾复谋攻楚,徐为楚之近邻且与楚交好,吴乃视徐为伐楚一大障碍,遂于公元前512年十二月兴兵先行灭徐,徐国国君驹王章禹出而奔楚。《左传》如是记载:“十二月,吴子执钟吾子(钟吾在今江苏新沂县南部),遂伐徐,防山以水之。己卯灭徐,徐子章禹断其发,携其夫人,以逆吴子。吴子唁而送之,使其迩臣从之,遂奔楚。楚沈尹戌帅师救徐,弗及。遂城夷,使徐子处之。”城夷即城父,在今安徽亳县东南,章禹失国后逃亡楚国,寓居楚之城夷。第二年,章禹率族人和近臣离开楚国投奔齐国,成为齐之琅琊人。

徐国从若木开国到章禹失国,历时约1600年,其间经历了两次重大的历史事变,一是周穆王时徐偃王兵败弃国南走浙江会稽,二是公元前512年章禹国灭,翌年章禹及徐国族人奔齐居琅琊,经过这两次重大事变,徐姓实现了南北大迁徙,形成了徐姓家谱普遍承认的全国徐姓南北二系,南系以浙江会稽为中心,北系以东海、琅琊郡为中心。

第四次大迁徙:

江西南城《徐氏宗谱序》载:“南州孺子公,东海郡之鼻祖也。”1987年,著名徐福研究专家罗其湘先生赴江西南城考查时,发现两处徐姓人家的宗亲牌位上书有“东海郡、昭穆祖”的字样。

徐孺子即徐稚,东汉桓帝时人,为南州(南昌)高士,躬耕而食,不应征辟,太守陈蕃不接宾客,为稚来特设一榻,去则悬之。王勃《滕王阁序》言:“人杰地灵,徐孺下陈蕃之榻。”即此谓也。

被尊为南州徐姓鼻祖的徐稚,源出何方?南州徐姓始于何时,由何处迁来?

秦方士徐福东渡求神仙药一去不返,获罪秦庭。为避秦祸,徐福族人有的被迫改姓。大约与徐福同时的徐姓第59世徐延,乃令其孙徐该潜居江西南州(南昌)避祸,从此子孙入籍江西,徐稚为徐延七世孙。江西的徐姓就是这个时候,从徐福故里——古徐国的发祥地迁去的。(参见徐大宴撰《古徐国及先祖后裔概略》)

徐姓起源于夏初,自伯益以后其子孙因以徐为姓;以后逐渐在古徐国即今郯城、赣榆一带形成望族;周初渐次南迁安徽、浙江、江西等省,全国徐姓乃分出南北二系三支,秦方士徐福即为北系一支。据三国时期徐庶修纂的号称天下第一谱的《南州徐谱》记载:从一世伯益传至58世徐仲,徐仲生有二子,长子徐长、次子徐延,徐长生徐猛(即徐福的父亲),徐猛生二子,长子徐福(谱称徐议),次子徐谘(明辅);明辅居东海传衍子孙。徐福(议)率三千童男童女东渡,“止王不来”,在日本繁育子嗣;这是北系的一系两支。另外一支,徐仲的次子徐延,即徐福的叔曾祖有百战百胜之术,为六国合纵抗秦设计者之一。秦灭六国后,徐福东渡,徐延害怕秦始皇剿杀徐福族人,乃令其孙徐该潜居江西南州,耕读传家。中华徐氏从一世祖伯益开始,传至徐福和徐谘、徐该,为徐姓第61世。 Ft0MsYjou3y34K/PcKRx8O6aQhBipptaliqR0UnNerEO+r08BlCB0ixHTfIIe+aB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