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赣榆县沙河镇西北约5千米的新沭河畔,有一个由三个自然村鼎足而立组合而成的行政村,名谓赤金村。三个自然村分别为:东赤金、西赤金与后赤金。如今,赤金村是远近闻名的花卉果木种植村,殊不知“赤金”这一不起眼的地名,却蕴藏着一段封存800多年、鲜为人知而不平凡的历史。它的前身,是南宋时期的抗金城。
南宋时期,赣榆县境为宋金争夺之地,时而属宋,时而归金,唯强者所有。金天眷元年(1138)属金后,赣榆时名为怀仁县,于大定七年(1167)改为赣榆县;宋嘉定十二年(1219)归宋后,赣榆县复名怀仁县。史载,宋占时,为御金兵南侵,在县境西南部筑土城一座,后人谓之“抗金城”,孙魁题作《抗金城记》以记之。该城距今已800余年,城址久圮,遗迹已无从辨认。
据《抗金城记》载:“治西南五十里有抗金城,相传宋魏胜所筑,以抗金人者也。城周围五里许,高六七尺,无砖石,土垒宛然,城外壕沟泥淤水浅,农人多种稻。城东北二里有拦马涧,亦宋时凿,涧形曲折。北门外有碛,土五色,亦宋时屯兵处,西北长河如龙,蜿蜒而来环抱之。西三里有土山,又名石鹿山,以上有攒石如鹿,故名。说者谓宋时分屯处也。山上烟墩、炮台遗基可辨。城南画岭如屏,多巨石。东南曲沼回环,亦宋人所凿。引水以为卫,城荒颓坏,尽为禾黍;农人耕耘,屡得折戟、古钱等物。”
此文堪称佳作,不足200字,便将抗金城之规模、布局、地形与外貌特征刻画得淋漓尽致。
《赣榆文史资料》第六辑《往事六则》记载:“1929年旧历七月下旬,许鼎馨集结大刀会等农民武装近万人包围沙河镇。这时沙河镇已有县队驻守。县队中队长王学典带队出击,同大刀会激战于沙河镇西北十里许的拦马涧,县队被劈死七八人,王学典亦被劈死。县队退败回城,固守待援。”随后,县政府致电江苏省政府求援,省政府派国民革命军陈耀汉师长率部到赣榆平乱。《赣榆文史资料》第四辑《漫话大沙河》载,“陈师长分析了形势,主张和平解决,于是双方代表到东赤金村进行谈判”,从而化干戈为玉帛。对此,《赣榆县志》《赣榆县军事志》都有类似的记载。另外,应该注意的是,该事件发生在沙河镇境内,双方却没有把谈判地点设在镇驻地,反而舍大求小,将谈判地点放在镇驻地西北约5千米的东赤金进行,可见,东赤金与拦马涧(两军交战地)相邻。因此处为事件发生现场,故选该地谈判。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因兴修水利,平整土地,其大部分已湮淤,现唯有位于赤金村东北、徐屯村村南处,有一段拦马涧遗迹仍然清晰可辨。直到今日,赤金村一带的百姓提到拦马涧,几乎是妇孺皆知。近年,当地村民在宅基地建房挖凿地基、打井时,发现有一较长地段,地表1米以下仍是沙土层(因此处属丘陵地带,地表1米以下有50厘米的石英石,当地人俗称火石),开始以此为怪,后经分析才明白,估计是历史上的拦马涧的一段,年久被沙土淤塞之故。综上所述,足以证明拦马涧应在赤金村附近。
△拦马涧
《抗金城记》载:“西三里有土山,又名石鹿山,以上有攒石如鹿,故名。”《海州直隶州志》载:“土山。《俞志》:‘治西南五十里,上有攒石如鹿,作翘首东望状’。”赤金村西邻新沭河(原大沙河)东大堤,与其隔河相望的西大堤外有一座海拔为39.8米的土山,名为小土山,山上怪石嶙峋,陡峭处峰如壁立。山东旁与新沭河西大堤相邻便是因山而名的小土山村。赤金村与小土山之间相距约1.5千米。另粗计小土山位于赣榆旧县治(今赣马镇城里村)西南25千米处。由此推断,上述两说应指的是同一座山,即现在的赤金村西,现属东海县境内的小土山,又名石鹿山。然而,需要说明的是,新沭河其旧套原为大沙河。因大沙河屡屡泛滥成灾,1949年4月,国家整治河道,实行导沭经沙工程,将沭河水引入大沙河,河道拓宽,西赤金村西部所临河堤东移,致使村西的部分住户东迁。所以小土山与赤金村距离增大。1951年大沙河改称新沭河,1953年,国家决定,赣榆、东海两县以新沭河为界,将新沭河以西,原属于赣榆县管辖的石梁河等地划归东海县,从此,小土山从赣榆县版图中消失。
△小土山
光绪《赣榆县志》载:“抗金城,县西南五十里,宋筑,以备金,久废。”众所周知,沙河镇位于县境西南。据此可知,抗金城定在沙河镇境内,又赤金村在沙河镇西北不远处,赤金村无疑应在其范围内,同时,已证实该村附近有拦马涧,又村西大约1.5千米处有土山。因此推测,抗金城旧址在赤金村。
另外,笔者查阅了沙河镇《天锡堂孙氏宗谱》,得知《抗金城记》的作者孙魁题,字品三,清增广生例封征仕郎,系赣榆县沙河镇西赤金村人。因其村位处抗金城遗址,城址遗迹随时可见,作者平时注意考察研究,悉熟于心,故作文阐述抗金城时不啻如数家珍。
宋人在赤金村筑城,完全是军事战略的需要。《嘉庆海州直隶州志》载:“大沙河镇,距城五十里,枕冈带河,居民数千家,商贾所聚。”在南宋时期,沙河镇东部是艾塘湖(青口以南、墩尚以北的一片大湖泊),南部是大沙河,西部和北部是一片高低起伏的丘陵地带。赤金村正位于沙河镇西北的最高处,西临大沙河,河西有土山(石鹿山)。村东北是摩天岭(明显隆起的高地),村北是山东去海州之咽喉。赤金村有大沙河作为天然屏障,有土山便于屯兵,依山傍河,地势险要,乃军事之要地。且该处地面多砂石,积石为碛,地表1米以下地层全是坚硬的岩石,最宜筑城挖壕。在此地布防,易守难攻,所以宋军选此筑城,开挖拦马涧、护城河,又分兵屯于山上,与城形成掎角之势,互为救援,阻拦山东金兵南下。可谓进可击山东之金兵,守能保海州之无虞。
传说此城是魏胜率军所建。宋史记载,魏胜是宋之勇将,足智多谋,善于骑射。宋绍兴三十一年(1161),金兵南侵,他矢志抗金,自率兵三百,北渡淮水,一路势如破竹,占涟水,取海州,自权知州事,派人谕朐山、怀仁、沭阳、东海诸县,免租税、释罪囚、开仓库、济贫民、犒战士,各地望风归顺。他在海州,自兼都统制,操练军旅,兵强马壮,镇守海州三年,即宋绍兴三十一年至三十三年。在此期间,金国曾多次派重兵围攻海州城,都被其率守城军民击败,确保州城不受侵犯。魏胜精于谋略,善于用兵,为保海州,选赣榆大沙河畔的赤金村。
世事多变,沧海桑田。想当年,“大刀魏胜”正值壮年,英姿勃发,横刀立马,方其率兵北上,渡淮河,破涟水,取海州,攻沂州,驰骋于苏鲁之间,威震金兵,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曾一度辉煌的抗金城,也随着历史的变迁,早已灰飞烟灭。正是: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然而,抗金城与赤金村却结下了不解之缘。《赣榆地名录》载:“传说南宋高宗时,此处建一‘抗金城’,金破城后改为‘赤金’,约明末成村,仍叫‘赤金’,清初分村,便以方位命名。”即居东者为东赤金,居西者为西赤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东赤金又分化出后赤金村,在东、西两赤金村南,三赤金村呈“品”字形排列而又基本相连。
地名是历史的活化石,抗金城虽然早已湮灭,但它所包含的一段颇具传奇色彩的历史信息,却永远地保存在赤金村的地名中,世代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