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峨山禅师是白隐禅师的得意门生,不仅禅法了得,而且善于随机应变。
时光流逝,峨山禅师日渐老迈。但他每日都坚持做些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有一天,他在庭院里整理自己的被单,累得气喘吁吁,一个信徒看到了,就走上前问:“您不是大名鼎鼎的峨山禅师吗?您德高望重,年纪又这么大了,还有那么多的弟子,这些杂事还用您亲自动手吗?”
峨山禅师微笑着反问道:“我年纪是大了,但老年人不做些杂事,还能做什么呢?”
信徒说:“老年人可以修行、打坐呀!那样可要轻松多了。”
峨山禅师露出不满的神色,反问道:“你以为只有念经打坐才叫修行吗?那佛祖当年为弟子穿针、为弟子煎药又算什么呢?做杂事也是修行啊!”
普通人对禅的认识的最大误区之一,就是把做事与修行分开,其实,黄粟禅师开田、种菜,沩山禅师合酱、采茶,石霜禅师磨麦、筛米,临济禅师栽松、锄地,雪峰禅师砍柴担水,还有仰山的牧牛、洞山的果园等等,都在在说明,禅在生活中,生活才是禅。老有所乐固然值得提倡,但老有所为也不可或缺。放平心态,平视自己,你也能从生活中发现快乐和满足,顿悟修行的真谛。
艺术来源于生活却高于生活,每一件伟大的艺术作品背景都是从生活中所汲取的,没用人能脱离开生活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同样的,一个人只要在生活中实践,磨练,才有可能获得感悟,继而去创作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如果一个人背离了生活,只专注于理论,不去实践,那么他永远都是在纸上谈兵,一旦被某事困住,就想象不到解脱的办法。要想让自己更加成熟,更加有经验,那么第一步就是要去体验生活,生活中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知识,只要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生活随处都可以学到知识。
不要把自己抬得过高!总有些人觉得自己有一些成就,就懒于做一些很小的事情,比如吃饭会让别人订,喝茶会让别人倒,房间会让别人收拾,甚至上厕所都有人帮着拿手纸这样人的即使有再多的财富和在高的地位,又能怎样呢?他们的生活真的有意义吗?生命的意义在于能从生活中感悟到什么,施舍了什么,而不是从生活中索取到什么!很多的成功人士凡事必须亲力亲为,有时候他们会种些花草,养些牲畜,他们当然不是为了钱,而是为了一种生活态度,他们想体验什么才生活,这样他们才知道自己还活着,而不是一具行尸走肉!
只要用心,生活中随处是快乐,是美景,平视着去看别人,和别人交谈,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技巧,这样的人往往能获得很多朋友,也容易获得别人的帮助,以至于成就自己的事业!所以,不要抱怨生活,因为一切的成功和财富都来源于生活,只要你用心去发现,随处都可以修行自己的心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