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丈怀海是马祖道一座下最著名的入室弟子,出师后住江西百丈山,四方禅僧,纷至沓来,门下人才济济,如沩山、希运等,后来都成了一代宗师。
百丈禅师对禅宗的一个巨大贡献就是订立了著名的禅门清规——《百丈清规》,大力倡导“农禅”的生活。
许多佛教徒认为他这样做是犯了“戒”律,但百丈禅师不为所动,仍然以身作则,亲自带领徒弟们下地劳动,并且发誓说要“一日不作,一日不食”。
岁月不饶人,转眼间,百丈禅师到了两鬓苍苍、颤颤巍巍的风烛残年。虽然体力不支,但他仍然不听众人劝告,坚持亲自下田劳动。
有一个僧人灵机一动,想出一个“好”办法。他趁禅师入睡的时候,把他下地劳动的工具偷走藏了起来,心想这下我们师父就不用再下田了。
百丈禅师醒来后发现工具不见了,又看到徒弟们面有喜色,就知道是他们捣的鬼。虽然他也知道徒弟们这是为他好,但自己订立的规矩和坚守的信条怎么能就此打破?他说:“我没什么德行,怎么敢让别人养着我呢?”于是便以绝食抗议徒弟们的关心,“我既然发誓一日不作,一日不食,就该终生遵守。现在我没工具下地干活,违背了誓言,就只好用绝食来谢罪啦。”
徒弟们一看师父要来真格的,慌得不得了,赶紧又把工具偷偷地放了回去。
有人以为参禅,不但要摒绝尘缘,甚至工作也不必去做,认为只要打坐就可以了。其实不做工作,离开生活,那里还有禅呢?不去实践,哪里还能悟呢?
不管念佛也好,参禅也好,都不要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靠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这无疑击中了那些啃老族的痛处。父母已经给了我们一个完备的身体,就不要再榨取别人的血汗了。自己不劳动却挥霍别人的血汗,于心不安,于理不通,于情不合。
靠自己的双手去生活,远比寄托于别人要踏实的多。这个世界上有太多懒惰的人,他们不思进取,总想着一些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最终会被自己的懒惰害其一生。人们常说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只要自己勤劳,踏实,这个社会肯定会有你的一席之地不要总是去抱怨生活的困难,命运的不公,这些都只是你逃脱的借口,为什么有些人出身贫寒,最后却能功成名就,而那些出身富贵的竟落得贫困潦倒的下场。最大的原因就是自己的懒惰心,勤能补拙,即使再愚钝的人也能通过努力获得成功,只要他肯努力!
懒惰心是每个人都会有的,只要我们懂得该如何去控制它。每天清晨起床时我们总想多睡一会,这时候你就要告诫自己别人已经投入了工作学习,自己再睡就获得不到应有的奖赏和知识。这样你就会提起精神,然后去工作学习。其实,自我激励是控制懒惰心最好的方式之一。我们想偷懒的时候,就要想想我们为什么要懒惰,偷闲一会自己能得到些什么?而勤奋一点又会损失什么?这样时刻的提醒自己,告诫自己,懒惰就会一步步离你远去。
生活给于我们每个人一样的平台,谁跑得快,谁就能第一个站在台上,接受鲜花和掌声。如果你跑得慢,就只能跟在别人后面忍受冷嘲热讽!所以,跑的慢的,就要比别人更加勤奋一些,提前跑,才有可能和别人保持一样的速度。懒惰是一种习惯,勤奋也是一种习惯,既然都是习惯,我们何不勤奋一点呢,这样,时间久了,自己积淀的知识多了,那么成功之手就会向你伸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