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休大师是日本著名的神僧,他圆寂后日本最负声望的神师当属珠光。珠光有一个得意弟子名叫珠报,也是一位高僧,尤其精于茶道。
珠报的住所附近有一口水井,水质清冽甘甜,非常适合泡茶。每天大清早,珠报都会去井台汲水,用以招待访客。但每一次他都会尽力避开众人,不让别人看到他汲水的过程人们觉得非常奇怪。
一天早晨,珠报出门稍晚了一些,结果在汲水回来的路上遇见了熟人。
熟人问:珠报,这么早去哪儿了?
珠报无法回避,只好搭腔:汲水去了。
等熟人离开后,珠报当场把水倒在了街旁,提着空桶而回。
人们见了更觉得珠报不可思议。直到很久以后,珠报才说破:我不想用含有杂念的水泡茶招待客人。与人搭话时,杂念就会渗入水中,用这样的水煮茶待客是对客人的不礼貌是我绝对不能接受的。后来,人们将珠报的这一观念总结为四个字:清、敬、和、寂。
清早汲水,体现了茶道的清;将掺入杂念的水倒掉,突出了茶道的敬;与途中人不可避免的结交,体现了和;自始至终平静地做完这件事,则传达了茶道的寂。
日本人的洁癖是世界闻名的,但日本人的认真也是举世敬服的。
毛主席说:“凡事就怕认真二字”,现代人则说,“细节决定成败”,珠报的做法乍看起来是小题大做,但细细揣摩也不无道理。因为修禅即是修心,在禅者看来,注意一件事情当中每一个毫厘的细节,是保证整体完善的必要态度和功课。在常人眼中,与人说说话怎么可能会影响水质呢?但珠报关心的其实并不是水质的问题,而是自己的心态。假若他对这样的细节不当一回事,那么一来二去,到水质真的遭遇浸染时,比如尘土或其他不洁的东西,他就有可能满不在乎。说到底,这是一种防微杜渐的心态,日本人就是靠着这种心态才能立于世界强国之列。这一点尤其值得过于强调“成大事者不拘小节”的同胞们借鉴和学习。
细节决定成败是我们现在社会提倡的一种理念,其实就是为了告诫人们,有时候小事情背后就隐藏着一件大事情,稍有不慎,小事就有可能变成不可收拾的大残局。人们常说“小时偷针长大偷牛”,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小时候敢偷针的孩子从小就培养出来一种偷窃的心理,所以长大后即使再大的偷窃行为他也敢于去做。一个人的成败往往决定于细小的事情,这些小的事情我们总是不把它当回事,任由它放大,当你想解决的时候它已经超出了你的能力,到时候后悔也就来不及了!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不注重细节的人注定也是一个不认真的人,这样的人也不可能成为一代枭雄。纵观历史,有哪一个伟人是疏忽大意,不注重细微事情的呢?他们有时候为了一件很小很小的事情也会付出万分的努力去做。发明大王爱迪生如果不是注重细节,他也不会在从实验中发明出灯泡,物理学家牛顿如果不是注重细节,他也不会因为一颗苹果的降落而发现万有引力。假如有一颗苹果掉在你的头上,你会怎么做?也许早就大口大口的吃起来了!
我们总说“成大事者,不拘小节”,试想想,如果一个人连小事也做不好,更何况大事呢?就像一个农民如果不看重自己犁头的锋利度,怎么可能耕作出一片硕果累累的田地呢所以,要想收获成功,就必须要先把自己身边的小事做好,注重生活中的每一个细节,这样慢慢的培养自己的行为习惯,你就会发现,原来现在做的小事都是成就大事的先决条件等你有一天功成名就的时候,就会感激自己的这种行为习惯,你也会充分明白细节决定成败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