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佛陀去一座村落化缘,在村边碰上了一位婆罗门农夫。当时已近中午,婆罗门农夫正在分送食物给五百位犁田的工人,见佛陀正托着钵远远走过来,他故意大声为难佛陀说:“佛陀,我今天努力耕田下种,才能得到食物,你也应该像我一样耕田下种,才有资格得到食物呀!”
佛陀并不生气,只是说:“我也是耕田下种来获得我的饮食呀!”
婆罗门说:“我们从没看到过你下田耕作,你说你也下田,那么你的犁在哪里?你的牛在哪里?你的牛鞭又在哪里?你播又是又是什么种子呢?你又是如何耕田的呢?”
于是,宽容慈悲的佛陀为咄咄逼人的婆罗门和围聚在旁的工人们说了一首偈:
信心为种子,苦行为时雨;
智慧为犁轭,惭愧心为辕。
正念自守护,是则善御者;
包藏身口业,如食处内藏。
真实为真乘,乐住无懈怠;
精进无废荒,安稳而速进;
直往不转还,得到无忧处。
如是耕田者,逮得甘露果;
如是耕田者,不还受诸有。
这首偈译成白话就是:
信心是我播的种子,苦行是灌溉的雨水;
智慧是我所耕的犁,惭愧心是我的车辕。
我以正念守护自身,如同驾御我的耕牛;
抑制身口意的恶业,就像我在田里除草。
我用真实做为车乘,乐住其中而不懈怠;
精进耕作而不荒废,并且安稳快速前进;
我一直前进不退转,到达了无忧的所在。
这才是真正的耕田,能耕植出甘露果实;
这才是真正的耕田,不再受轮回的痛苦。
婆罗门听完大为感动,禁不住赞叹说:“您才是世界上最会耕田的人呀!”于是盛满了最丰盛食物来供食佛陀。
在这个世界上,谁也不能完全不用依赖别人而独自存活,因此我们必须怀着宽容与感恩的心情面对人生。从前,大部分人是农夫,人们坦然地自耕自食,现在只有少部分的人是农夫,大部分人都不能亲自到田里播种和耕田了,那么我们究竟凭什么受食而不感到惭愧呢?每个人都应该耕种好自己的心田,播种信心、开发智慧、精进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无愧于天地的养育,坦然地前进!
耕好自己的心田,用自己的智慧去耕耘人生,去启发别人,从中收获成果,这样我们才不会觉得惭愧。活在这个世界上就要做出一番业绩来回报这个社会,浪费生命的人注定是一个失败的人生。我们要想获得想要的生活,就必须要付出自己的努力,让自己变得越来越强大,不要总是想着那些天上掉馅饼事情,即使有一天你有幸得到了这样的馅饼,那么你也会在痛苦中生活一辈子。每个人的生命都必须要靠自身的能力去适应这个社会,没有能力的人注定要被淘汰掉。
心智是经过磨练的,要想让自己充满智慧就必须去体验生活,这样悟出的道理才是真理,你也会变得越来越强大,内心这块荒漠就会变成绿水长青。往往很多人不理解这一点总是把希望寄托到外界的事物上,不好好去反思自己,展示自己,最后终会一事无成。有很多人生活中总是充满哀声怨气,抱怨别人,抱怨周围的环境,殊不知,这样的抱怨只是自身懦弱的一种表现。每个人生活都必须要和这个社会接触,周围的人,周围的环境都是你必须要适应的。心态好的人把所遇到的挫折当做考验,而心态不好的人把遇到的困难就会当做不幸借以逃脱。
那些成功的人永远不会去怀疑自己,也不会去抱怨什么,他们总是能怀着一颗宽容的心去工作去生活,面对别人的谩骂或是冷眼,他们当做一种激励奋力向前,面对恶劣的环境抱有一颗感恩释怀的心,总之他们的心总是显得特别强大。其实,这种心态就是自己努力锻造出来的,做该做的事,回报社会,回报家人,让生命的价值充分的展示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