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序言

你其实并不孤单

这本书可谓内容独特,它所涉及的是全球被忽视的50%的人群,也就是内向者群体。

我与本书作者西尔维亚·洛肯结识于一次由德国演讲家协会举办的职业训练活动中。在为期三天、吵吵嚷嚷的活动结束后,我与西尔维亚在出口处巧遇。当时的我除了受到过度“信息刺激”以外,也深受众多外向者的影响,早已精疲力竭,能量近乎归零。西尔维亚很快便看出我的困境,经她三言两语的点拨,我当下便体悟到:在这个广阔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外向世界里,我其实并不孤单!

我当然早就晓得自己是内向的,诸如温和、静谧与内在的力量等,都是我经常接触的。然而,我的整体行为受内向性格的影响究竟有多深,我倒是从来都没想过。内向者的思考与行为方式不同于其他性格的人。尽管他们坚毅、智慧且默默地完成各种工作,但外向者总是低估了这群人。

在我们的文化里,自我提升类书籍(以美国作家领军)几乎都是针对本就能成功推销自己的外向者量身定做。正如西尔维亚·洛肯所言,外向者很擅长毛遂自荐,他们不但口若悬河,更是自我公关的高手。对于内向者而言,阅读那样的书籍就好比老鹰向鸭子学游泳,恐怕永远也学不会。老鹰或许可以在空中称王,前提是它必须提醒自己:飞行才是自己的优势!同样的,在汗牛充栋的沟通类书籍里,真能对内向者有所帮助的内容恐怕寥寥无几,例如那些关于“倾听的必要性”的冗长篇章,他们就完全不需要。事实上,内向者是很好的倾听者,他们真正困惑的是,为何别人不能好好听他们说话?

本书正是从内向者的角度出发,提供了许多能有效发挥他们优势的建议。例如,在谈判中,内向者其实手握不少好牌,可惜的是,他们自己并不晓得何时、怎样打出这些牌。又如,当身处吵闹的会议中时,内向者该如何杀出一条血路?领导阶层或团队领袖该如何照顾到内向者的需求?如何让头脑风暴之类的方法也能适合内向者参与,让团队从每个参与者的思考中加倍获益?

这本书并非只是为全球半数内向者所写,同时也是为了内向者的同事、伴侣、父母及领导所写,让他们明白该如何与内向者相处,为何他总是跟自己想得不一样,为何他需要更多时间考虑,不喜欢畅所欲言,有强烈的独处需求?

西尔维亚·洛肯的书登上了各大畅销书排行榜的首位,对于一本低调的书来说,这将是个高调的好兆头!

芙勒·萨库拉·沃斯博士(Dr.Fleur Sakura Wöss)
教练,作家 D1n4peOP/XlL6m4GUwuaUec84MmzncXZP0lEDkohRyGaOYtZAV1/v6CS4eruaYlH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