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优势五:安静

安静这个概念具有双重含义:“外在的安静”意味着没有外来刺激,“内在的安静”则是一种心灵状态。虽然这两种安静都可以在沟通中帮助内向者,可是严格说来,只有内在的安静才属于内向者的优势。尽管如此,外在的安静对内向者的重要性仍不可小觑。

内在安静与外在安静

内向者都知道,在紧张工作或是补充能量时,外在的安静对他们是有益的。例如,在需要思考或是在身心俱疲需要恢复的时候,内向者会找一个安静的空间。在内向的日本文化里,即便谈话时双方共同沉默,仍能维持良好的氛围。沟通专家建议,在某些情况下,比如闲聊时(参阅第六章)或谈判时(参阅第七章),内向者不妨刻意保持沉默,把它当作一种有力的沟通工具。外在安静的益处就在于排除了刺激,这不仅有利于消化吸收信息,也能帮助内向者获得内在的安静。内向者若无法让自己在少有刺激的环境中得到安静,便会明显感到紧张、神经紧绷、疲惫等。

沉默: 一种有力的沟通工具

外在的安静可帮助内向者获得内在的安静。

外在的安静是舒适感的来源之一。芬兰有一项与心血管疾病相关的长期研究——《芬兰青年心血管风险研究》( Cardiovascular Risk in Young Finns Study ),结果显示,对声音敏感的女性死亡率比一般人高出80%。在听觉压力与身体压力之间显然存在着某种关联性。内向者往往听觉敏感,而听觉压力高会导致脉搏与血压升高,增加中风与心肌梗死的风险。这项研究结果为内向者敲响了警钟。尽量安排较长的“声音贫乏期”,不仅能让内向者感到舒适,同时也有益健康。目前尚不清楚这样的状态对外向者是否同样有益。

安静让人自在,且有益健康

荣格早已指出,内向者对外来刺激的需要显然比外向者更少。许多内向者觉得“外在的安静”会让他们自在,无关能量的汲取。事实上,他们通过自己丰富的精神生活已获得充分的刺激,也就不容易受外界的吸引而分心。这让他们有更多空间去思考和消化感知到的事物。内向者的安静对外向者而言也是很有价值的,能激励他们留意自身的需求,三思而后行。从这个角度来看,创造外在安静的能力应被视为一项优势。

通往安静之路

安静对外向者而言也具有价值。

除了无外来刺激的外在安静外,安静还包括内在的安静,可以让人们认识自己、别人和生命。这种状态能引起脑部一些可检测到的改变。

这一点从经常沉思的人身上可以得到证实。安德鲁·纽博格(Andrew Newberg)与尤金·达基里(Eugene D’Aquili)在神经学方面的研究显示,当人处于沉思状态时,可以监测到大脑中负责幸福、内心平和以及联系自我与外界的区域活动较为活跃。与此同时,沉思者在负责攻击、逃逸或强迫行为的大脑区域投入的能量比较少。

沉思带来大脑的变化

内在的安静造就了平和、正向的世界观,也让人们更专注。

另一项重要结论对内向者也是一大福音:沉思可以增强判断刺激重要与否的能力。如此一来,大脑的总体活动减少,付出的能量因而减少,大脑的运作会变得更有效率,这也更能提高人们对重要事物的专注程度。换言之,优势三(专注)与优势五(安静)是息息相关的,越是安静,人就越是专注!

更少的能量与更高的专注度,两者并不矛盾。乔治·普洛契尼克(George Prochnik)在他关于安静的书中,用顶尖运动员的例子来解释这种看似矛盾的说法:顶尖运动员安静时的心率比普通运动员更低,却能在竞赛中取得更好的成绩,因为他们能够有目标地让身体能量迅速爆发,然后快速下降。

更少的能量,更高的专注度

专注与内在的安静,两种优势相互结合。

内在的安静与外在的安静一样,都能够让人放松。谈话的速度、停顿、共同思考等,都能在闲聊、激烈的讨论或谈判中塑造宜人的氛围,从而消除些许压力。 C4Dv+n3vqO9tM8S/P7RLaTKEnmGgn8p0Lb6e4Bx+JPI8q1269HMSEFFNYiwtWdX8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