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塑造内心的是“基因”还是“环境”

第二点,当我们想理解人类心的问题时,必须以人为对象。近年来,非侵袭性(不让人体产生疼痛和危险)的测定方法取得了较大的进步,人们对这种测定方法的理解也有相当大程度的提高。一方面,临床心理学的解析也得益于迄今为止人文科学积累的研究成果,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收获了重要成果。问题是,当以真人为研究对象的时候,这些观点是不是真的正确,能不能得到验证?这对自然科学来说是最为重要的。事实上,以真人为对象的研究,其验证相当困难。

近来,脑科学研究者可以有更多的机会像今天一样,和临床心理学的研究者坐在一起讨论问题,也有机会向临床心理医生请教如何应对小孩的心理问题,并了解这些应对方法经过了怎样的发展等。这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而且很有意思。然而,如果要落实到一种具有一般性的处理方法上,从实证的角度来看是相当困难的。可能某种解决方法在某种情况下行得通,但要说这种方法能不能应用于所有的场合,同时在人类的身上进行验证,则并不简单。因此,我们在面对各种各样的说法时,应当慎重地检验它们的真实性。我认为,对于我们这些研究自然科学的人来说,这才是真正重要的。

要如何对待“心的问题”呢?从基本上来看,我认为可以从“姓氏”与“抚养”两个角度考虑。“姓氏”和“抚养”是让我们的心成长的两个方面。姓氏,可以归结为刚才我们所说的遗传基因的问题。很明显,基因记载了每个人的个性。截至目前,我们已经证实,基因的改变可以引起性格的变化。

另一方面,抚养,我们可以将它归结为环境因素。通过在小鼠跟猴子身上做实验,我们已经证明,不同的生长环境对脑部神经网络的形成会产生影响。而且,我们还弄清楚了哪段时期对神经网络的哪个部位的影响最大,即发育的“关键期”。以视觉系统为例,如果想要良好地处理视觉信息,左右眼的视觉非常重要。在早先的一个实验中,实验人员分别遮住了3个月大的猫和鼬的一只眼睛,结果它们脑部负责处理视觉信息的部位产生了极大的变化。做这个实验的两位科学家很有名,是诺贝尔奖得主胡贝尔和泽维尔。

最近,理化学研究所的一位研究者亨施将研究进一步深化,摸索出这种机制到底与哪种神经传达物质相关。他发现,通过给予或阻断这种传达物质,可以实现视觉信息的获得与更改。换句话说,我们已经可以通过药物改变关键期。这说明,为了从自然科学的角度让脑发育出各种功能,环境是一个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要讨论这些生物学领域的问题,就要充分理解教育等人文科学与社会科学等方面的问题——这些领域在实践与理论知识方面积累了相当多的成果。“姓氏”和“抚养”的问题也不例外,我们可以更多地从脑科学的角度发现更多问题。尤其是最近,有越来越多关于脑的书出版。从自然科学研究者的角度来看,这些书里边的一些观点非常古怪。例如“游戏脑”的说法。这一现象是不是真的存在呢?虽然一眼看上去,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命题,但我们需要站在更为缜密的角度上进行验证才行。 5GHnfMqvoQ1A0obqRjqVKgLE8nO8ZRHadAkDAgVkp7dewsA4umUGnnSs0kMue7g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