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9. 虚情假意易骗人

人生就如天气,很难预期。当你春风得意马蹄疾的时候,也许随之而来的不是高歌猛进,而是电闪雷鸣暴雨疾。而当你做好了应对恶劣天气的心理准备后,也许一阵大风就吹散了乌云,艳阳再次普照大地。

关羽的心情也是如此起起落落。东岭关和洛阳这两关的遭遇让他对前路充满了戒心,但却没想到,在第三关沂水关却得到了如沐春风般的美好接待。

沂水关守将姓卞名喜,原系黄巾余党,兵败后归于曹操。

卞喜听说关羽连闯两关,直奔沂水而来,当即率人离关远迎。关羽一看卞喜如此殷勤热情,不由放下戒心,下马相见。宾主言欢,其乐融融。

卞喜说:“关将军名震天下,谁不敬仰?今天去投奔刘皇叔,真是大忠大义啊!”

关羽见卞喜这样说,反而有些不好意思了,说:“可惜孔秀、韩福等人不像你这般想啊,白白成了我刀下之鬼。”

没想到卞喜浑若无事,竟然说:“将军您杀得好啊。像这等不明是非、不识时务的人,杀了也是白杀。回头等我面见丞相,代为说明您是不得已才这样做的。”

关羽大喜,称谢不已,和卞喜携手而行。

卞喜为什么能如此轻易取得关羽的信任?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行为能够得到外部的认可,尤其是当这种行为在“情、理、法”其中的某个方面甚或所有方面存在争议,就连行为的主人也对此深感不安,缺少把握的时候,任何一点善意的表示,都弥足珍贵,都会被放大,以协调行为主导者内心的不适感。

关羽的心理远没有他外在行为的特立独行。孔秀、韩福虽然因阻拦他过关而被斩,但守关正是他们的基本职责。这一点基本常识,关羽当然是知道的。所以,关羽内心深处对这两人,以及对他们的上司曹操,都是怀有内疚之意的。

而卞喜竟然不以为忤,对关羽的行为高度认同。这种投其所好的办法是史上所有精通拍马溜须之徒最常应用的。千穿万穿,马屁不穿,关羽又怎能例外?

前面我们曾经说过,“第三方推崇”在提升一个人的正面形象时的突出作用。引申一下,“第三方解释”在为某些不当行为开脱、辩解的时候也有相当的作用,其功效远远大过行为主导者的自我辩白、申诉。

所以,关羽迅即从卞喜的言行中找到了内心的一致感,从而立即对其产生了信任。

卞喜早已在关前的镇国寺安排了宴席。卞喜带着关羽一行来到镇国寺,众僧鸣钟出迎。

镇国寺有僧众三十余人,寺内的长老法名普净。普净一见关羽,大吃一惊,迎上前来,问道:“将军可是关长生?”

关羽也是一惊,“长生”是他幼时之名,早已不用,这个和尚如何知晓?

普净又问道:“将军离开蒲东几年了?”

蒲东乃关羽家乡,关羽心下再无怀疑,此人必是老乡无疑。关羽说:“我离家已近二十年了。请问高僧如何晓得关羽旧事?”

关羽当初因为杀了地方上的一个豪强之徒,畏罪出逃,流落江湖,这才和刘备、张飞相交。这段往事他积压心底,平素并不提起,今天突然有一个并不相识的老僧直截了当说出他的来历,关羽心中还是有些惊诧。

普净又问:“将军可还认得贫僧吗?”

关羽摇头道:“离乡多年,真是不认识了。”

普净微微一笑,道:“贫僧家与将军家只有一河之隔。”

关羽顿悟,道:“原来是你啊!”两人相视而笑。关羽自小体貌异于常人,而经久没有大变。普净则不同,原为乡间少年,今成佛门长老,名姓样貌均已大变。所以,普净认出关羽较易,而关羽认出普净则难。

至近老乡,相隔多年,异乡相见,这种相逢之喜对于正在困境中挣扎、煎熬的关羽真是一种珍贵的心理养料。

卞喜见两人述起乡情,唯恐没完没了,泄露机密,当即喝斥普净道:“我正要请关将军赴宴,你这个僧人叽叽咕咕说个什么?”

关羽却道:“老乡见老乡,怎么能不说说旧情呢?”卞喜见关羽发话,只得任由普净请关羽入方丈室内奉茶。

方丈室内壁上挂着一把戒刀,普净以手触刀,频频目视关羽。

关羽心有所感,领会了普净之意,吩咐随从护持青龙偃月刀,在自己附近。

卞喜又来相请关羽到法堂赴宴。关羽看见帷幕之后,多人密布,心中顿知普净暗示非虚,高度警觉,直接喝问卞喜:“卞将军,你请关某人到底是好心,还是歹意?”

卞喜大惊,急道:“将军何出此言,我怎么敢对你起歹意呢?”

关羽冷笑道:“那么你在帷幕后放着这许多人干什么?”

卞喜一时失语,关羽怒道:“我以为你是好心好意请我赴宴,没想到暗藏祸心,早已埋伏下刀斧手,要取关某性命,却也没这么容易!”

卞喜见计谋泄败,急叫:“左右赶快下手!”

早已埋伏好的刀斧手纷涌而出,来杀关羽。关羽抢过随从手中大刀,抡开刀风,所向披靡。卞喜见势不妙,急忙往后院逃跑。

关羽哪里肯容,大步赶上,一刀将卞喜劈成两段。关羽急忙来看二嫂,早有卞喜部下兵士团团围住,幸好尚未下手,料是卞喜轻视二位夫人不过是女流之辈,只需集中精力对付关羽即可。

关羽挥刀,大叫:“卞喜已死,谁敢为敌?”赶散兵士,保护二嫂。

普净过来相见,关羽称谢不已:“若不是法师相救,早已被卞喜这贼害了!”为了二嫂平安,关羽不敢久留,当即向普净告辞出关。

普净说:“贫僧在此地也难容身了,我也马上收拾衣钵,往他处云游去了。咱们后会有期。”

卞喜早已得知孔秀、韩福因为阻拦关羽被杀,为什么还要和关羽为敌呢?

这也是出自“自我服务偏见”的判断误差。孔秀是自以为武艺可以匹敌关羽,韩福虽知自己武艺不及,但却自以为智谋可胜关羽。但这两人表现在外的形式都是直接和关羽对抗而死。

对卞喜来说,这两人都是死于直接和关羽硬拼 (韩福所谓的计谋,外在形式并不明显) 。所以,卞喜就作出了这样一个判断:你们打不过关羽,我承认我可能也打不过关羽。但是,你们哪里有我的智谋厉害呢?我只要假装和关某友善,事先埋下伏兵,骗他到镇国寺赴宴,酒酣面热之时,关羽必无防备,我只消唤出刀斧手,关羽必然身首异处,我自然是大功一件!

卞喜这一招,技术含量颇高。关羽实际已经钻入他的圈套,若不是巧遇普净,关羽的千里走单骑就要永远停止在沂水关了!

那么,普净为什么要冒着巨大的风险相救关羽呢?要知道,卞喜拥关自重,镇国寺正在其管辖之下,稍有不慎,不但关羽难以幸免,普净自己也是难逃一死。

普净和关羽的老乡关系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决定因素。

前面我们曾经提到过刘备通过运用“接近性”法则赢得了关羽、张飞的衷心爱戴。这里再深化说明一下。接近性可以分为先天存在和后天营造两种。刘备主动运用的“食则同器,寝则同床”属于后天营造的“接近性”。而像因为血缘、地缘等因素造成的亲友关系、同乡关系则属于先天存在,是不可选择的。

人们往往因为相互间的接近、一致而相互喜欢。普净和关羽可以说是少年玩伴,在早期就建立了亲密的关系,深厚的感情。相隔二十年后在异地相逢,曾经的记忆和感情都在这一刻重新焕发出加倍的生机。

普净知道卞喜早已布下伏兵,要暗害某人。事先他并不知道到底是何人将会遇害。迫于卞喜的淫威,普净也可能装聋作哑,毕竟事不关己,最多为了平息内心的不安,为这无辜遇害的人念上几声佛号罢了。但一旦当他得知卞喜要害的这人竟然是他的至近老乡关羽后,普净就不能无动于衷、坐观其变了。但他还是畏惧卞喜的威权,所以也不敢直言,只是委婉请关羽进入方丈叙旧,通过暗示的方式提醒关羽。如果关羽愚钝,不能理解,恐怕普净也只能苦笑无奈了。

而且,关羽杀了卞喜之后,普净也立即收拾衣钵,迅即远离,充分说明了普净内心的恐惧不安。可见,普净的这个行为,确属不易。

普净之所以对关羽援之以手,除了同乡关系之外,还有一个因素。

这就是宗教信仰。信仰对一个人的价值判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普净是佛门中人。佛教的主旨是抑恶扬善,普度众生。对普净来说,身为一寺长老,必然要让自己的行为和自己的信任相一致。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内心不会产生认知不协调,才能让其他的僧众更加信任服从自己的管理。

当然,由于身处乱世,刀兵盛行,保命是第一位的需求 (保自己的命比保别人的命更加重要) ,宗教信仰对人的约束作用大大减小。如果普净真的对卞喜的阴谋袖手旁观,尽管这对他的威望有所损害,但寺内僧众还是会对他的不作为表示理解。

总之,老乡关系带来的接近性和宗教信仰带来的一致性,这两个因素起了叠加效应,促使普净鼓起了勇气,和手握重兵的卞喜作对,揭发了卞喜的阴谋,挽救了关羽的性命。如果只存在两个因素中的一个,卞喜的阴谋也许就会成为现实。

心理感悟:当虚情假意带着面具出现,信任往往会对其一见钟情,坠入爱河。 nw+aT9hGxUPyAvqvPEHF5ruuss4svJkj9mnxajxX/51oFnWim9fotIr6A+o0Dzc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