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叛逆是孩子走向成熟的必经阶段

叛逆,是孩子从幼稚走向成熟、开始主动承担责任、逐渐形成个性、成就完整自我的过程。此时他们的大脑结构和机能已经趋于成熟,思维方式或视角已经由单一化的正向思维向逆向思维、多向思维、发散思维等方面发展。随着性别意识、性意识的逐渐强化和建立,孩子就会逐渐形成强烈的个性意识、独立意识和成人意识,叛逆也就成了一种必然。因此,叛逆的孩子需要理解和帮助,父母要用平常心去接纳他们,要在尊重、理解、关怀、鼓励的前提下使用正确的方法来跟他们做好沟通。

有个12岁的男孩个头已经很高,母亲身高只到他的肩头,父亲也开始对他仰视。他俨然是个大人,但依然是满脸的稚气。男孩变得越来越叛逆,终于有一天,父亲和他倾心交谈,问起了他不再乖巧的原因。

男孩说:“我已经长大了,不想再受你们摆布了。我需要有自己的生活,我需要寻找自我……”

父亲叹了口气:“你打算到哪里去寻找呢?”

男孩说:“只要给我一个行囊、一个指南针即可。我打算离开你们,去寻找自己的坐标。”

父亲给了男孩500美元,说:“那你去吧,我和你妈妈在家里等你的好消息。”

男孩去了离家很远的一个城市,摆脱了父母的唠叨,高兴极了。

都市的生活做什么都需要钱,500美元很快就被他花完了。看着日渐干瘪的钱包,男孩想放弃,决定回家。但一想到回家可能受到父母的嘲笑,决定先在城市待一段时间,找份工作,挣点钱。

男孩走上了找工作之路,最后被一家理发店聘用,当了学徒工。老板只提供一日三餐和住宿,没有工资。男孩不仅要给客人洗头,还要负责扫地……在岁月的磨砺中,他的脸上多了一些稳重和成熟。男孩渐渐懂得了父母的不易,夜深人静时总会想起他们。

为了不让父母担心,每次打电话时,男孩都会用欢快的语调跟他们聊天。电话那端是爸爸激动的声音和妈妈喜悦的啜泣。挂电话的时候,妈妈都会说:“如果工作不满意,就回来吧。”男孩都会被妈妈的话感动得泪流满面。

圣诞期间,男孩登上了回家的火车。在行囊中,装着他用自己的工资给父母买的两套内衣,包装得朴实而美丽。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的身心都会发生巨大变化。叛逆就像一颗等待萌生的种子,也会在孩子的体内蠢蠢欲动。他们渴望被成人认同,渴望通过叛逆的行为来向世界昭示自己已经长大了。

为了让孩子不再“叛逆”,很多父母都会找些办法来“修理”孩子。其实,孩子叛逆是好的开始,只要应对得当,孩子就能受益一生;反之,可能害了孩子。

对于少年期的叛逆,每个人都曾经历过,但当了父母后,很少有父母能真正理解孩子的感受。其实,孩子的叛逆本身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毕竟每个人的内心都存在叛逆的倾向。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叛逆也只是暂时的。经过这短暂的挣扎与痛苦,孩子才能慢慢地长大、成熟,才会真正理解父母的用心。

1.跟孩子多一些沟通和交流

如今孩子面对的压力都很大,如果无法有效缓解,就会出现叛逆行为,这是很正常的现象。父母不要着急,不要单纯地为孩子的行为而担忧,要用平静的心态多跟孩子沟通,听听他们的真实想法,引导他们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2.尊重孩子的独立意识

叛逆期孩子行为的显著特征是独立与幼稚并存,他们渴望独立,在行为上会表现得稍为幼稚。一旦自己表现出幼稚的行为或说了幼稚的话,他们也会觉得不好意思,进而会进一步想要独立。父母如果不懂得尊重孩子,不给孩子提供锻炼、思考、选择的机会,孩子就会变得更加叛逆,所以,要想让孩子少些叛逆心,父母就要尊重他们的独立意识,多给他们一些自由。

3.将孩子当作成人来看待

在父母眼里,孩子永远都是长不大的。可是,在十几岁的孩子心里,他们已经长大了,不再是小孩子了。这时候如果父母还用对待小孩子的方式来对待他们,他们就会忍无可忍,继而“反抗”。所以,父母要改变一下对待孩子的方式,不要将自己的关注点仍然放在孩子的吃穿用上,要像对待成人一样来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旦孩子从父母这里感受到了尊重和重视,他们就会比较配合。

叛逆期小叮咛

不论处于哪个年龄段,每个人的身体里都有叛逆因子。只不过在特定的叛逆期,孩子的叛逆心理更强烈,叛逆行为更令大人费解。因此,父母一定要正确认识孩子的叛逆行为,更要对孩子多一些理解。 nB4HLbZ66WIjDIP9M3eP8NjwkVKd3NinlZ+vY8WNFaXBSYqrh30p9bPD9kjP5VP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