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我不想跟你说”
——合理引导孩子跟父母畅快沟通

缺乏和孩子有效的沟通,是当前有关家庭教育的问题中最主要的表现。孩子白天在学校上学,放学之后一个人在家做作业,和父母的沟通越来越少。看到他们做得令自己不满意的时候,父母就表现得很失望,这样反而让孩子更加叛逆。因此,学会良好的沟通,去发现孩子真正的问题,然后再去引导孩子将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

最近,儿子犯错误时会主动告诉爸爸,不像以前那样藏着掖着了。这算是一个不小的进步,爸爸暗自高兴。其实,这些变化源自父子之间一次真诚的沟通。

原来,儿子以前犯了错误,如把东西弄坏,或在学校闯了祸,总是不承认。每当这个时候,除非爸爸把他逼到墙角训斥一番后,孩子才会幽幽地承认,并且往往还会回一句:“我不想跟你说。”

爸爸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就和风细雨地追问儿子为何要隐瞒事实,为何不想跟他说。儿子起初采取沉默的态度对抗。后来经过爸爸再三启发,他竟然哭着说:“我怕你打我。”

听到儿子带有哭腔的语调以及说出的这句话,爸爸有些呆住了。他不知道从何时起自己让儿子有了这么恐惧的感觉。相信应该是自己在某件事情处理的过程中过于严厉,给儿子留下了心理阴影。

那天,爸爸独自坐在沙发上,一件一件地回忆教育儿子的点点滴滴。突然爸爸发现自己在有些方面的确是耐心不够,对年幼的儿子严厉有余,沟通交流不足!

要想让孩子敞开心扉,就要学会倾听孩子的心声。细心观察孩子的行为,如果发现有些不妥当,就要及时追问,学会诱导,给予开解和帮助。最重要的是,学会与孩子沟通交流,尤其是在他们犯错误的时候要宽严相济。

作为父母,在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时候,是否时常会发觉原本自己是在关心孩子,可最终孩子却不领情;想说点知心话,却发现孩子心不在焉……这是因为孩子在与父母沟通时是有选择性的,如果父母不随着孩子的成长来选择合适的沟通方式,那么就很难打开孩子的心扉。

孩子在接受教育时是有选择性的,并非所有正确的、应该实施的教育内容都会被他们接受。也就是说,孩子只接受乐于接受的内容和方式。父母在对孩子说话时,往往是从自己认为应该对孩子说什么的角度出发,而很少考虑怎样说孩子才愿意接受。并且,父母常常忽视了孩子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其知识储蓄量、心理特点、生活经验及社会背景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即孩子的接受度是处在一个日益发展的动态过程中。如果父母对孩子说话的内容、方式不能与孩子的变化相吻合,那么最终只能是孩子越来越不听父母的话,或父母听不懂孩子在说啥。

1.走进孩子的世界

把自己也变成孩子,走进他的世界,和他打成一片。

2.了解孩子

要和孩子密切相处,从他的语言及行为中了解他的想法、喜好和内在需要。

3.倾听孩子

在和孩子说话时,首先要仔细地把他的话听完,了解他的想法及立场。

4.体会孩子

当孩子在外面受了委屈,或是与好朋友或心爱的宠物分离时,如果父母只是一味地告诉他“没关系,坚强一点,这没什么好难过的”,会让孩子觉得父母一点都不能体会他的感受。若父母能以同情和理解的态度对待孩子,适时地给予孩子情感的慰藉,就会让孩子慢慢地敞开心扉。

5.降低要求

不要总是说一些让孩子无法理解的话,或提出一些孩子达不到的要求,否则会让他觉得压力大,总有挫败感。

6.认真回答

当孩子提出问题时,应先了解其真正意图,并针对孩子的需要回答。比如,孩子问:“妈,你要去买菜吗?”这个问题的可能意思是:“妈,我想跟你一起去买菜。”假如我们知道孩子的真正意图,就可以说:“要啊!你要不要一起去?”这样,孩子听了一定会很高兴。

7.少些命令

如“我命令你……”“我警告你……”“你最好赶快……”“你真傻”“你太让我失望了”等带有指挥、命令、警告、责备、拒绝等负面意义的话语,要尽量少说。

叛逆期小叮咛

不了解孩子的想法,对孩子的事情横加干涉,就会诱发孩子的对抗和叛逆。因此,要想化解孩子的对抗情绪,就要多跟他们沟通,了解事情原委,这样彼此间的对抗就会少一些。 uD7aA34DbMCx1ykkAal4/7Yikd/PbuJebL7zhGiIZVx4qCrNMMvswpjpTt8qNoP9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