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不再像小孩子那样服从父母和老师,他们希望获得大人一样的权利,希望自己做决定,希望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他们跟大人的关系也会渐渐疏远。
困惑的父母一:
星期天,莉娜的舅舅来家里串门。我一边准备水果,一边吩咐莉娜去端水。可是,等了老半天,莉娜却没有反应。我定睛一看,原来莉娜正戴着耳机摇头晃脑地听音乐呢。
“跟你说话,没听见啊!去给舅舅倒杯茶!”看到女儿这个样子,我很生气,一把扯下莉娜耳朵上的耳机。我的这一举动着实吓了莉娜一跳:“你干吗呀!为什么你不去沏,要让我去!我偏不干!”说完,她将我推出她的房间,一把锁上了门。
我想训她一顿,可是家里有客人;想任由她做,又担心害了她。不知道究竟该怎么办,我很困惑。
青春期的孩子虽然需要依赖父母在经济上的支持,但他们更渴望获得自由,喜欢独立做事,想要脱离大人,恨不得挣脱父母的束缚。具体表现之一就是,不听父母的话,跟父母对着干。
困惑的父母二:
星期天,我收拾屋子的时候,无意中看到了儿子的日记:“我爸妈什么都不懂,而且还不允许我借助网络进行学习。如今网络的普及率很高,他们却总是说网络是‘毒害’,不让我上网;同学都说我脱离社会了,都瞧不起我,虽然家里有电脑,但我只能偷偷地去网吧;他们还严格控制我和同学玩耍的时间,假期也让我待在家里,说是怕我学坏……其他同学都能跟父母做朋友,而我和父母之间根本就没有‘共同语言’,无法聊到一块儿去……”
看完儿子的日记,我心里很不好受,然而儿子说的确实是事实啊!
作为成人的我们,其实只要回忆一下,都会想起自己曾经跟父母出现过的不和谐的情境,比如,父母不了解自己的想法、看不惯自己的言行举止、穿衣打扮等。其实,这就是所谓的代沟。
面对孩子,很多父母都觉得自己是长辈,能够命令孩子做事,于是习惯用命令的方式跟孩子说话,话语中免不了“一定”“应该”“绝对”“不能”等字眼。可是,大量事实告诉我们,当孩子听到这些字眼时,神经很容易变得紧张起来,随之头脑就会做出相应的抉择:“究竟是按照自己的意愿来,还是按照大人的要求去做?”如果发现自己没有选择余地,必须按照大人的要求做,他们就会抗拒甚至跟大人唱反调。因此,要想让孩子接受大人的管教方式,大人就要改变自己的说话方式,对孩子少一些命令。
用平等的方式跟孩子沟通,会给孩子传递这样一种信号:做事的时候,大人不会强迫他,他可以自己选择;大人会征求他的意见,他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事。如此,不仅可以缓解青春期孩子的焦躁,还能消除亲子之间的隔阂,极大地减少孩子唱反调的可能性。
青春期孩子都崇尚个性,喜欢流行时尚,崇尚明星偶像。这原本都是很正常的现象,如果不了解这些,父母可能就会觉得孩子张扬、浮躁。当我们用自己旧有的思考模式和教育模式去命令孩子的时候,就会引发更多的矛盾。因此,要想增进亲子关系,父母就要主动找些和孩子的共同话题。
大人和孩子之间并不是敌对的关系,只要认真观察,父母就能发现和孩子之间的共同语言。之后,从共同点切入,孩子就会对父母消除成见,放下芥蒂,继而才能与父母成为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同时,多接触孩子喜欢的东西,父母也会变得充满活力,更有利于“代沟”的消除。